如題,不是說個人的單一性或獨特性。

而是覺得思想方面有些想法是別人無法想像出來的。

是因為見識太少才會出現這樣的「假象」嗎?


你的思想我不知道,所以我並不好評判,但我能看出來你是一個渴望不凡,天生驕傲,追求思考的人,一個追求思考的人所想的自然是大眾所不會想到的也不會去想的,但你自覺淺薄這種擔憂只有通過讀書,瞭解他人的思想再與自己對比才能解決,才能知道自己是真的與眾不同,抑或是井底之蛙

不論什麼樣的思想都需要合適合理的認知以及一些行動將它充起來,當思考與行動不同步時,你對於自身的不同,感覺就越明顯。


謝邀!思想來自於大腦對外界認知及本源信息,大腦本是物質組成的,(物質都會攜帶歷史信息)環境認知的不同和本源信息組成的差異是想法不同的根源。這不是假象,是顯示物種多樣性或特異性的一種外顯。


經歷和對方的經歷不同,對一件事的瞭解度不同,性格不同會影響分析能力和結果的方向,然後綜合分析出來的結果也就不同。每個人的知識面都是不同的,瞭解的多了就會好的。


你說你的思想和別人不一樣,這就有很大問題,你覺得你的思想是獨一無二的嗎,如果你覺得是,那我只能說一聲抱歉!

人的思想其實是有大致分類的,比如什麼唯心唯物亂七八糟的,分類很多,但與60億人類相比,不及九牛一毛,因此,與你思想一致的人會有很多很多,只是你不認識他們而已,為什麼不認識,只有一個原因,你瞭解的不夠多。

也就是你說的「假象」。

我想這個解釋對你來說應該是一種解脫,你覺得你和別人不一樣,是因為你還沒有找到和你志同道合的圈子而已。

你只是和某些人不一樣而已,換句話說,就是你和另外一些人一樣,充其量,你只能說我和大多數人不一樣,或者說我和絕大多數人不一樣,但餘下的部分羣體數量在60億這個基數之下也是十分可觀的。100個人裡面有一個和你的思想一樣,那全球就有6000萬個和你志同道合之人。


每個人認知都是有侷限性的,所以說你想到的東西可能有的人就想不到,或者難以理解,同樣別人有些想法,你可能也不太理解,這很正常,這就是活著的樂趣咯。想像大家想法都一樣,你面對的就是長得不一樣的自己,活著還有什麼意思


謝邀

簡而言之,沒錯,你的見識就是比他們強。但是,你也有你的軟肋,他們也會有他們的長處。這並不是假想。


不一樣才產生美,不能合理的處理這個關係,孤獨很容易就成了寂寞


不是覺得自己和別人不一樣,而是每個人本來就不一樣。

謝邀。

你如果總有別人想像不到的思想,那恭喜你了。

至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事,那就只有繼續研究探討了,目前人類還沒有滿意的答案。


中國的標準式答案的教育害了你呀!

如果個人思想一樣那就遭了

制定一樣只是為了方便交流,就像貨幣一樣,一樣只是某種交流的媒介,所以,你需要轉換。


因為你本來就不一樣!


不一樣,來自兩個方面

1.身體結構

貓和狗的思想不可能一樣的。人與人的身體雖然差不多,但還是有差異。大腦有差異,視覺聽覺等都有細微差異。

2.思維定式的灌輸與形成

這是主要的。

出生以來,乃至胎教期,被環境、周圍的社羣灌輸的思維模式。開始是一個小小的思維方式差別,對某些東西更喜歡一點點,幾年後就成為思維能力和內容的天壤之別。

有時候我甚至會覺得,自己的某一段情緒是自己小時候看到的長輩情緒的縮影,我本人有點像被附體的感覺似的,人是被自己的經歷塑造的,真是不可思議。


獨一無二,是人由來已久的歸宿。海德格爾和薩特都在強調這種異化。人所見的自我是曾經所是的自我,是脫離了自我的目光和自由。

本有的領會在存在中湧現出來。借著常人這個涵蓋了自己也涵蓋了別人的稱謂。常人並非是具體什麼人,但包括所有人,這種從眾就是在常人中看到了自己應該是的樣子。別人都在穿碎花裙--我也要緊跟潮流,別人的孩子都上補習班--我也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當有了自己是其所不是的概念後,人把自己拋向本真獨特的一面,就是常人的對面。

這種本有的領會就是「我和別人不一樣」的本質。


每個人從身體屬性到基因,從思想到認知,沒有絕對的相同。有句話說: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這是人的特異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