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伊朗纪念伊斯兰革命四十周年的活动达到高潮,全国数百万人参加纪念活动,高喊反对美国和以色列的口号;伊朗政界和军界领导人也纷纷发声,向美国展示强硬态度。

美国总统特朗普也没有沉默,他用自己最擅长的武器——推特,对伊朗伊斯兰革命进行了攻击,指那是伊朗“失败的四十年”。

不过,细看伊斯兰革命以来的伊朗以及国际社会对伊朗的态度,人们也可以看出,特朗普的政策,正在促使伊朗强硬派得势,伊朗外交或许更富有攻击性。

庆祝伊斯兰革命四十周年的伊朗民众 (图/theguardian.com)

【伊朗革命】

由宗教领袖霍梅尼领导的1979年的伊朗伊斯兰革命,是令人震惊和深思的重要历史事件。

被革命推翻的巴列维王朝,是巴列维家族经过父子两代经营,于1925年至1979年统治伊朗的一个君主立宪制政权。

在冷战时期,巴列维王朝依靠西方的帮助,巩固了自己的政权,并在冷战对抗的环境下,将自己打造成西方不可或缺的地区盟友。

巴列维王朝也进行了一些经济和社会该给,使得伊朗在一段时期内成为中东不可忽视的经济和军事大国(当然,伊朗今天也是)。

不过,巴列维国王的改革让宗教保守人士感到担心,他的专断和奢靡作风又让知识分子感到不满。

但即便如此,有研究者认为当时的伊朗还是缺乏导致革命的常规因素。在1978年伊朗出现大规模游行示威时,美国中情局(CIA)也判断不会出现推翻王朝的革命。

但是,迅速蔓延的罢工和游行迫使国王在1979年1月出国“长期度假”。两星期后,时年76岁的宗教领袖霍梅尼结束15年的流亡生涯回国后,受到数百万人的欢迎。随后游击队和叛军击败终于王室的军队,巴列维王朝终结。经全国公投,当年4月份,伊朗成为伊斯兰共和国,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

回看整个过程,人们发现,这是一次以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主导的革命,是伊朗宗教人士反对西方价值和生活方式的革命,这在现代史上比较罕见。这次革命也是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的巨大成功。

【推特攻击】

革命成功后的伊朗,自然是反对美国的主要力量。伊朗至今也不承认以色列存在的合法性。

美国和以色列历届政府也都把伊朗当成一个严重问题对待。特朗普更是主张把伊朗当成中东“首恶”对待。

在2月11日的纪念活动中,伊朗总统鲁哈尼当众称特朗普是“蠢货”,人群则以“美国去死吧”的呼声回应。

特朗普呢?他用自己最拿手的武器推特对伊朗发起了进攻。

当天,特朗普发了一则推特,内容是“40年的腐败,40年的压迫,40年的恐怖。伊朗政权制造的只是‘失败的40年’。饱受压制的人民应该有更光明的未来。”

有意思的是,特朗普不仅用英文发了这则推特,还用伊朗官方语言波斯语发了这则推特。

主张对伊朗强硬、甚至不惜动武的特朗普的国安顾问约翰·博尔顿也应和老板,发了推特,称伊朗这40年是“失败的40年”,并说伊朗政权应该改变政策,否则伊朗人民将会决定他们国家的方向,“美国将支持伊朗人民”。

在言语上互相攻击,针锋相对,特朗普政府和伊朗政权都没有丝毫退让的迹象。

特朗普和鲁哈尼 (图/cnn.com)

【成败得失】

在这个针锋相对中,曾经外界视为比较温和的伊朗总统鲁哈尼,这次反美态度非常坚决。

这正是曾经令国际社会非常担心的一点——即由于美国政府的政策,温和的改革派,在伊朗国内遭受批评和质疑,不得不转而强硬以生存。

实际上,在过去四十年中,“反抗外部势力”是保守派争取合法性和巩固地位一个重要理由。

还在伊斯兰革命成功的最初阶段,伊朗政权曾有几年“形势危急”,但很快就在1979年10月和1980年先后发生美国人质危机、萨达姆的伊拉克入侵伊朗等事件,让伊朗人“同仇敌忾”,政权也得到巩固。

1997年,伊朗温和派人物哈塔米当选总统,向西方释放出和解信号。但由于“9·11”之后,美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发动战争,从东西两面威胁到伊朗的安全。小布什还把伊朗政权定为“邪恶轴心”。哈塔米的和解政策在伊朗国内渐渐收到批评,伊朗和西方的和解也就停止。

强硬派的艾哈迈德内贾德担任两届总统后,温和派的鲁哈尼在2013年总统选举中获胜,外界再次对伊朗走向温和与改革燃起希望。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伊朗才能与安理会五大国以及德国和欧盟达成核协议。

但特朗普上台后,美国翻脸退出核协议。本来伊朗的保守派对伊核协议就很不满,美国退出后保守派就更有攻击鲁哈尼的理由。

这种情况下,鲁哈尼政府也不得不再次做出强硬姿态,对美国进行反击,否则在国内恐怕会更加被动。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伊朗和美国闹得这个地步,实际上和特朗普的政策选择有很大关系,或者说,是美国保守派选择的结果。

本文为腾讯独家合作内容,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