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早在四年多前,小绵羊五只脚(后简称小绵羊)还在现在师大路117巷的时候,我就已经是他们家的常客了。当年,小绵羊以随餐附赠的焦糖烤布丁在美食板打出知名度,而让我有机会前去尝试,一试之后就成为常客。

  之后,因为许多的因素,小绵羊曾经停业过,后来在浦城街重生,再搬到现址。从一间义大利面店变成市场义面摊,真令人不胜唏嘘。市场义面摊,这间店仍有许多值得推荐的好地方。所以,才会有这篇文章的产生。

【主文】

  既然叫做市场义面摊,自然的,用餐环境不会太好。只在店门口有一张小桌子,仅能容纳四个座位。据老板的说法,他认为在这边是以做外带为主,就只好对想内用的客人就只能说声抱歉了!


  我前往用餐的时间大约在下午一点,老板正在店内忙著做甜点。见我们来,才开始处理我们的餐点。店内的提供的商品如下图所示:



  我们分别点了「鸡柳磨菇面」与「海鲜义大利面」。「鸡柳磨菇面」是以浓郁的白酱加上玉米笋、小黄瓜片、红萝卜丝与香嫩的鸡柳条组合而成。小绵羊给的料十分大方,如上图所示,满满的鸡柳条,软嫩且完全不干涩,加上黄、绿、红三色蔬菜,营养满分。



  有别于常见的红酱底,小绵羊的「海鲜义大利面」是以白酱为底,配上如上图所示的淡菜、蛤蜊、花枝圈与三只鲜虾,真不敢相信用料如此大方的义大利面,竟然只要九十元就可以吃到了。

  面的硬度是一般常吃义大利面的人所能接受的硬度,不若Va Bene般的弹牙,但绝不会出现像义面坊那种软烂不堪的胖面。酱汁收干的部分,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后发现,是因为装盘后加入了太多的橄榄油,而令人有面没收干的感觉,若希望收干一点,可以向老板反应。

  小绵羊的义大利面不像一般的义大利面店,食材是向固定厂商进货,小绵羊义大利面的食材是老板每天早上骑著他的小VINO亲自到水源市场选购,根据季节与当天市场的进货而选购食料,因此,在不同的时候会吃到不同材料的义大利面,例如会有玉米笋变成黄椒或芦笋之类的情况。

  有些人会认小绵羊所贩售的无法称之为义大利面。就我吃义大利面的经验,确实没有看过义大利面加入了这么高比例的蔬菜。但是吃过这样的组合后,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之处,反而别有一番新意,让味道口感上显得更为清甜爽口,比起高级的义大利面也不显得逊色。

  小绵羊义大利面的味道不若Va Bene般正统、细致与稳定,但这样随性、粗旷的风格,也别有一番滋味。当然,品质不稳定一直是他们家的大问题,有的时候,老板不小心手滑了,味道自然也就变咸或是变油了。但大部分的时候,去吃小绵羊总是能够带著满满的幸福回家。


  甜点的话,小绵羊最出名的就是焦糖烤布丁与提拉米苏。不过啊,他们家布丁的品质也是有一点点不稳定,每次的浓度、口感、甜度都有著非常细微的差异。虽然有上述的缺点,但说真的,吃习惯他们家的焦糖烤布丁,嘴巴都被养坏了,外面一般店家一百元以内的布丁类甜点都让我觉得不堪一击。



  相较之下,提拉米苏就稳定得多了,我最喜欢提拉米苏最下层的特制手指饼干,那种酥中带脆再加上泡过咖啡酒的微软口感,混合著Mascarpone起司与法国进口巧克力磨成的巧克力粉,由上往下垂直地挖起一口,三种不同层次的口感、味道在同个时间点刺激著味蕾,幸福感满分。

  其实,原本想写出像过去一样的「食记」,但写到这里的时候,我放弃了。对于这间店,有著很多的回忆与情感,实在没办法一如过去地用那样的标准来为小绵羊做出评分。我仍然将小绵羊五只脚这间店,推荐给喜欢高C/P比值且能接受偶尔小出槌的人。

【延伸阅读】
CALLIE的食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