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SELF格致論道講壇"公衆號(ID:SELFtalks)

楊國偉 中科院力學所研究員 973項目首席科學家

以下內容爲楊國偉在SELF講壇演講實錄片段:

從技術方面來說,我們想把列車變得更智能,把現在的AI技術都加進去。上面這些車國外給我們的時間都很長了,當時AI還沒發展到這個程度,我們現在要把這些車都變成智能化的。2007年的時候,法國的車跑了世界上最高的速度——574公里每小時,當時請了全世界所有的記者到場,大家都講法國技術最好,能跑這麼快。實際上,我們也做了這個車,至少能跑500公里每小時,準備在北京到天津的徐州到棗莊一帶來試驗的,最後因爲鐵道部改成了鐵路總公司等原因,這個車實際上沒跑成。另外,我們還圍繞珠三角小範圍地改造了160公里/小時的城際列車。這樣,上述車型我們在技術上就已經都具備了。

因爲所有列車的原型都是在世界上各個國家平臺上研製出來的,就存在很大的問題。第一,配件不統一,高鐵需要維修,換配件換不了,那不行啊;第二,開高鐵不像開汽車,你開這個車那個車都能開,高鐵司機會開這個車,換個車可能就不會開了。

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叫“互聯互通、滿足用戶的需求”,要變成中國的標準——原來是世界各個國家的標準,我們要把它變成中國標準。這些中國標準的列車,我們開始把它叫做“中國標準動車組”,然後中國鐵路總公司總經理(相當於原來的鐵道部部長)把這個車改成“復興號”,我們熟悉的“復興號”就是這麼來的。

那我們現在做什麼呢?響應“一帶一路”,研究400公里的動車組。爲什麼研究這個車,這個車有什麼好處呢?主要是滿足“互聯互通”。

因爲各個國家鐵軌之間的距離是不一樣的,大小也不一樣,比如我們的一輛車從北京一直跑到歐洲,不同國家的鐵軌都不一樣,除非都去換輪子。所以這個400公里動車組要求車底下有轉向架,它在不同寬度的軌道上,都能夠一直開過去,不用換輪子。

這種高速列車最高速度大概能跑多少?目前這種輪軌技術我估計運行的話,大概最多就到400公里。這也是隨着技術發展的,60年代車最高能跑200公里,後來能跑300公里,現在根據我的判斷,大概是能夠運行最高速度400公里。

另外,我們現在正在研製600公里磁浮列車。我們這麼大的國家,這個技術是一定要掌握的。爲什麼呢?因爲日本研究了很長的磁浮列車,最高速度跑到603公里,他們宣稱2017年要全部建完從東京到大阪的磁浮列車,運行速度550公里。我們這麼大國家,未來應該有600公里的磁浮列車。

現在大家通過都是通過網絡購物,再通過順豐快遞送上門,這就需要研製高速貨運列車,讓我們買的東西能儘快送到我們手裏。

這些都是我們現在正在做的事情。

SELF講壇全稱“SELF格致論道”講壇,是中國科學院全力推出的公益講壇,由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和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聯合主辦。SELF是 Science, Education, Life, Future的縮寫,旨在以“格物致知”的精神探討科技、教育、生活、未來的發展,嘗試打破過去純粹以“知識傳播”爲主的科普形式,專注于思想的傳播,力圖從思想的源頭上促進公衆參與科學的積極性。關注微信公衆號SELFtalks獲取更多信息。

本文出品自“SELF格致論道講壇”公衆號(SELFtalks),轉載請註明公衆號出處,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