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


不要一上來就想著怎麼去用雜誌和網站來開拓思維!因為互聯網目前本質上來說不是一個知識友好的地方,在這個地方說話的人不會怎麼考慮到要去幫你開拓思維,這裡總是充斥著各種流量為王、嘩眾取寵、道貌岸然和無端的激情。

並不是互聯網和雜誌沒有有深刻思想的地方,而是作為一個學生來說,在沒有形成系統的、清晰和牢固的三觀之下,很難自行區分到底在網路雜誌上把持話語權的這些人哪些是什麼目的。一個不小心,你學了一個錯誤的東西都會渾然不知。

網路也好,雜誌也好,更像是一個消費品。你能保證自己在使用這種消費品的時候,不會看著看著就去刷抖音微博朋友圈?

如果真的要打開視野,請試著按照下面的順序:

一,先學歷史

推薦斯塔夫里阿諾斯的《全球通史》,比較適合入門。讀歷史最培養一個人「眼界」和「視野」最好的做法。「以史為鑒,可以知得失」。這不僅僅只是因為歷史是對前人經驗的一種歸納總結,當代社會一切錯綜複雜的社會問題和矛盾最終都會進入歷史這個學科之中,你學歷史就是在學習過去社會的現狀。而歷史學科本身獨特的「後人優勢」又可以幫助你清晰地看見一個階段社會的關鍵所在。

因此,這種目的下的歷史學習,最重要的是培養思維能力和通史感,最不重要的是年代事件順序、批判立場和考據。你不需要知道年代事件順序因為你並不需要向別人展示你的歷史知識(譬如應試),你不需要鑽營於批判並站立場因為這會把歷史變成政治,你不需要去考據歷史事件的真偽因為那不是你的責任義務。上述任何一種學習方法都會毀掉你對歷史學習的興趣,而你所需要從歷史裡獲得的和它們有完全無法帶給你。你需要嘗試去做的,是試著理解每一個歷史事件(包括歷史人物)發生的前因後果背景影響,看到它和時間前後與空間左右其它事件的聯繫性,不斷汲取直到形成一個網路一般牢固的印象,你就會形成一種歷史中的「通感」。它就是歷史帶給你的看待問題的方法,一種視野,一種高度。

二,學邏輯

邏輯的作用不是為了讓你和誰辯論,也不是為了要建立什麼樣的理論體系。至少在打開視野這個問題上,邏輯最重要的作用是令人冷靜,避免陷入偏激和狹隘。絕大部分人都是說話不講邏輯的,因為講邏輯比不講邏輯要難。而擁有邏輯的人看沒有邏輯的人,高下立現。相對於沒有邏輯被立場和觀點所左右的人來說,你的視野也就開闊了。

此外,邏輯另一個重要的作用是保持你的自知。求助於邏輯,從而走出自己的舒適區,持續不斷地發現自己做的不足之處,才能保持一種持續進步不斷汲取新知識的狀態。這個時代本身是在非速前進的,如果你不能保持持續前進的能力,你的視野也會受限。

三,交流

只有在這個階段,更廣闊的閱讀,雜誌、媒體或許才是有必要的。因為到這個階段,你應該已經有了自己的三觀,自己對於很多現實問題社會現狀的清晰的看法,有了嚴謹的邏輯幫你排除那些網路上嘩眾取寵無意義的冗餘信息,你有了自己的「critical thinking」。除了媒體,現實中的社交和討論也是很有必要的,因為現實中的社交討論最不具體功利目的性,你不需要擔心媒體是不是在試圖掩蓋或者引導。你現實里的朋友通常都會直接坦誠地告訴你他們對於某些事情的看法,很多時候這意味著新的切入點、視角和思路,是走出狹隘自我的不可缺少的補充。

希望對題主有所幫助。


不列顛百科全書一套,有掃描版

維基百科,百度百科各一個

知乎一個花瓣網一個網易雲音樂,蝦米各一個

如此,可以半開,

若想全開,就靠自己平時積累了

好好學習,在其位,某其政。

希望你不會在工作的時候提問怎樣提高學習能力……


在校學生怎麼打開視野,開拓思維?

1.思維首先需要開啟,而後才能訓練與開拓,絕大部分人是思維並未開啟,也就無法開拓與訓練;

2.思維是思想的活動,思維的內容即思想,思想的通俗說法叫主見。先看看自己是否有主見?是否有思想?如果各種群體活動僅僅是跟隨無看法無主見,人云亦云,就是思維未開啟,無思想狀態;

3.開啟思維拓展視野的具體方法是上自媒體,比如微信微博知乎等,關注有思想的人,看他們的觀點與推薦文章,那些文章與觀點會促使你思考從而思維開啟,視野開闊之路打開。我的「想法」欄文章供參考。


多讀書,多看報,少吃零食,多睡覺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