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攀岩》是一部长达97分钟的纪录片。由温州籍华人金国威与妻子伊丽莎白·柴·瓦瑞莉共同执导,讲述亚历克斯·霍诺尔德徒手爬上伊尔酋长岩之巅的纪录片。此片已在2018年9月8日在美国上映。重点是此片获得第2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长片。

很真实!很震憾!很佩服!

徒手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下什么叫做徒手?就是没有绳索,没有安全带,没有防护设备,靠的只有自己的四肢,缓慢攀登。

伊尔酋长岩

接著,我再看一下这个伊尔酋长岩,它被人称为是「攀岩宇宙中心「,高达3000英尺(900余米),以3米高一层算近300多层高楼,而且岩坡度近乎90度。看到这个高度,阿华只能叫一声:我的天!

900米,在地上,如果我们走路才5分钱,如果跑,最快也许才2到3分钟吧!可是要攀登一座山要多长时间呢?答案在文章末尾。

亚历克斯·雷诺尔德

影片的主角是亚历克斯·雷诺尔德(Alex J.Honnold),出生地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生日是1987年8月17日,现年31岁左右。

影片中,亚历克斯成功登顶之后的一次演讲中。

有观众这样问他:「你认为攀岩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亚历克斯:「我想总的方面是负面的。」

也许,这是亚历克斯胜利者的后话吧!那在登顶之前,亚历克斯的心理感受是什么情况?还有他当时是怎么想的呢?

我们往下看。

镜头转到了亚历克斯的日常生活。

阿华是一个小吃货,因此一直有个猜想,亚历克斯能一口气攀登如此高的山峰,肯定消耗不少热量,那他每一天肯定是吃了不少肉吧!然而,我错了。

牛油果片

亚历克斯在三四年前就已经开始只吃蔬菜,只见他先倒少许橄榄油在锅里,接著放入切好的牛油果片,然后再加一些菜叶,最后放罐装的辣椒和鸡蛋。煮好后,端著锅就开餐了。

亚历克斯在学校的一次演讲时,有人问他为何想到成立基金会?

亚历克斯答:确实有从自己的收入里面抽出一部分的资金来成立基金会,以资助贫穷地区,还有向环保非营利组织捐款。

阿华感觉到这是亚历克斯满满的善心。

其实,在压力克斯的攀岩之前,他是有脚踝扭伤及腰间损伤的。然而勇者无惧。

下面我们看一下导演金国威是如何评价亚历克斯的:

「我认为,他所做的一切都顺了他的思想。他不会像很多人那样受到情感的影响。」

这里阿华要插一句,人非圣贤,不可能不受到情绪的影响,只是有的人的应激点很低,或者说他们能有办法降低情绪或情感的影响。

亚历克斯:「看,我也不想摔死,但我还是很满意的。挑战自我,做一些好事情。当你面对死亡的时候,这种感觉会更加强烈。你不能犯错误。你追求完美,免费的独唱会是你所能得到的。」

亚历克斯:「这是关于一名战士。这并不重要。这是你的道路,你将会追求卓越。你面对你的恐惧,因为你的目标需要它。那是该死的勇士精神。我认为自由的自我意识是非常接近于战士文化的。你把百分之百的注意力放在你的生活上,因为你的生活依赖于它。」

从这两段亚历克斯的独白中,我们可以看出亚历克斯心里对这项运动再一次表白了它是消极的真实感受。然而,亚历克斯敢于用性命去进行这项运动原因是什么?亚纪克斯也很直白的说了就是为了金钱。

父亲带著接受这项运动

阿华从亚历克斯的独白中深深地感受到了他是那样子的爱这项运动,但是又不得不爱的哪种情怀。我们可以从他小时候便被父亲带著接受这项运动,到父亲过世后,又以这项运动为谋生手段。亚历克斯已经付出了这么多,他舍不得这项运动

阿华已经感受到亚历克斯对攀岩的爱,那是发自骨髓的。

继续往下看。

2017年春天,具体的时间影片中没有说。第一次计划攀登伊尔酋长岩,亚历克斯在大约凌晨4点就到了山角,天还很黑,只能用头顶灯照明,亚历克斯爬了十多分钟,感觉非常不好,只好放弃。为何要凌晨4点攀岩?因为要考虑到太阳的照射度,在阳光不强的时候是最好的时机。还好,亚历克斯明白自己的感觉选择了放弃,要不然就没有他第二次的攀项成功的机会了。同时也说明了,他非常了解自己的感受,以及自己的状态是好还是坏,来决定是否适合做。

或许,亚历克斯感觉到自己真的有什么心愿未了的事情吧!于是,他与女朋友萨尼购买了一栋别墅,家里又填了电器及家具。

从萨尼的口中,阿华感觉到他们可能很快就会有孩子了,会不会萨尼已经怀孕了呢?这一方面只是阿华的猜测。

但是,在古代,士兵出征没有后顾之忧,就要有两点,有妻子的要能安居,还有自己已经有后了。这就是人性,无论他是哪国人。

金国威

有趣的是我们的导演金国威没有看出这一点,

因为,当金国威看到亚历克斯与女朋友买房与布置家电的时候,认为亚历克斯是要放弃攀登了。他直接询问亚历克斯是不是要我们撤离不摄影了。

亚历克斯想都没有想反对这个想法,解释说,我要准备。

于是,亚历克斯多次攀登上伊尔酋长岩,当然是用绳索的形式,找出难点,划出标志,熟悉了整个攀岩过程。

在亚历克斯已经去徒手攀登上伊尔酋长岩,第二次的时候,亚历克斯的女朋友被采访时说的话,让人心里很震憾。

「如果他死了,怎么办!」萨尼说。

这里道出萨尼是无比的担忧。还有她无法阻亚历克斯,而内心是无奈的。

萨尼

正如她后来所说的,「我无法理解亚历克斯的疯狂行为。」但是她更清楚只有放手让亚历克斯去完成攀岩,才能不辜负所有人的众望,所有的苦只有自己心里清楚。

最终,在2017年6月3日,亚力克斯徒手攀登伊尔酋长岩,只是用了3小时56分。

最后,阿华以一首诗结束本篇文章。

问生命意义何在,何曾不知是不好。

爱已胜过本身命,再高山峰不言惧。


谢邀。

这次极限攀岩行动对于人类来说,无论是攀登过程还算是拍摄过程都是人对自然的一次伟大挑战!

《徒手攀岩》,第91届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记录了亚历克斯在没有绳索、安全带及其它防护设备,只凭四肢,一口气爬上高3000英尺(900余米)的「攀岩宇宙中心」伊尔酋长岩之巅。

这部纪录片导演和摄像是一对华裔喜爱攀岩的夫妻,这部记录片的获奖,也让徒手攀岩这项极限运动走进了普通观众的视线。

影片的主角亚历克斯·霍诺德是一个攀岩的天才。从小接触并喜欢上攀岩,19岁从伯克利退学专业从事攀岩运动。它这次攀登的酋长岩是美国加州优胜美地国家公园最著名的景点之一,

这条路线对于一般的攀岩选手是三到五天的多日传统攀,并且要用吊帐挂在上面睡几个晚上,不过亚历克斯本次竟然只用时3小时56分就完成了攀登。

这部纪录片的剧情很简单,就是前期的准备和攀登的过程。观看影片最大的感受是心始终悬在嗓子,手心里都是冷汗。整个纪录片就是向观众传达了,徒手攀岩到底是怎样一种运动,它到底有多难,多不容易完成。主角有几次失误的镜头,这也真实的告诉观众这次行动随时都有失败的可能。

这部影片拍摄的难度可想而知,拍摄者同样需要攀岩,还要同时完成拍摄。拍摄者要先从岩壁另一边走上山顶,然后使用辅助设备下降到提前设置好的保护点待机,十几人分布在岩壁的关键部分,等待亚历克斯到达该部分拍摄。

最后爬上顶的瞬间让人有种热泪盈眶的感觉,一个人要有多么疯狂,才在大自然面前显得不渺小。要怎样藐视地心引力,才有资格象征至高的勇气。主角最后出现和大家互动,还打趣说这说不定是你们最后一次看到我了。

这确实是一部真实,精彩,又令人刺激、心跳的纪录片,真心感谢导演和所有团队的共同努力,我们才有幸见证这次征服自然的人类壮举。


看完这部100分钟的纪录片,感慨万端。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我们未必都去从事冒险的事业,但人生态度却是相通的。敢于百折不挠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不管是美国梦还是中国梦,才是有意义的人生。让艾利克斯·霍诺德的话成为你的座右铭:「生命之意义在于奋勇争先。至于个中原因,倒不见得多么重要。这就是你的人生道路,你要好好走下去。」「我这么开心是因为我没向任何一样东西妥协,即使它们曾经对我无比重要。这感觉很棒!」


《徒手攀岩》这部纪录片,真实地记录了一位攀岩者的经历,而通过这位攀岩者的冒险经历也会更加激励观众要有不断进取的精神,在每个人的一生当中都有很多高峰需要攀登征服,例如:高考、工作中的压力等等。当遇到这些问题时每个都需要面对,面对的态度就应该是这部电影带给我们的启示,挑战,攀登,进取。这部电影的教育意义远大于娱乐性。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