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悟空問答的邀請!

氯胺酮麻醉,是小兒麻醉一種普遍應用的麻醉方式,那麼,在使用這種麻醉方式的時候,有不少家長抱著這樣那樣的擔心,即,主要是氯胺酮麻醉對小兒今後在學習、記憶、認知等能力方面是否有影響,有怎樣的影響?我本人在臨牀工作中也遇到過這樣的家長,提出了類似的問題,下面就這個問題我做一個回答。

氯胺酮為苯環己哌啶的衍生物,是唯一具有鎮靜、鎮痛和麻醉作用的靜脈麻醉藥,對呼吸和循環影響較輕,起效快,易溶於水,無刺激性,可經靜脈、肌肉、口服、鼻腔、直腸及硬膜外等多途徑給葯,十分方便,氯胺酮對各器官毒性作用小,可以重複用藥。

氯胺酮的藥理特點使得這種藥物曾經廣泛應用在小兒麻醉,那麼,目前氯胺酮在小兒麻醉應用的情況怎樣?

近年來,有動物(包括嚙齒類和靈長類動物)實驗表明,常用全麻藥物氯胺酮可誘導發展中神經元呈現tau蛋白磷酸化及神經元毒性,氯胺酮可能會導致神經細胞凋亡而產生對新生小鼠的神經損害;也有研究人員發現氯胺酮對年輕獼猴學習能力有影響,注射了氯胺酮的動物準確執行率低於對照組的動物。

一項臨牀回顧性研究提示,3歲之前小兒接受過較長時間的手術,或因手術需要曾多次用過氯胺酮,在學齡期表現為學習與記憶能力障礙及行為異常,該研究推測,這些異常表現可能與氯胺酮的潛在神經毒性有關。

要提請大家注意的是,這些都是動物實驗的初步結果和臨牀回顧性研究,但僅僅一兩項研究,遠不能說明氯胺酮與小兒學習、記憶能力以及認知能力之間是否有相關性,況且對於年紀過小的孩子很難測試其認知水平,人類的學習能力、記憶能力、認知能力受許多後天因素的影響,氯胺酮是否會確切的導致嬰幼兒今後「學習與記憶能力障礙及行為異常」,氯胺酮是怎樣對小兒產生這些影響的?二者之間有一個怎樣關聯程度,目前還缺乏直接的證據,在業內也沒有達成一個共識。

氯胺酮是小兒麻醉經典的麻醉藥之一,但目前在全國有逐漸減少應用的現象,主要還是因為,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有越來越多的新型、安全、效果好、副作用少的麻醉藥問世,逐漸部分取代了氯胺酮在小兒麻醉的應用,同時,氯胺酮本身的副作用,也影響了它的使用,氯胺酮會造成術中、術後唾液、胃液等分泌物增多,小兒尤為明顯,不利於保持呼吸道通暢,喉頭分泌物的刺激容易導致喉痙攣,偶有呃逆、噁心和嘔吐,仍有誤吸的可能;氯胺酮麻醉後的精神癥狀在小兒單一的氯胺酮麻醉中可見,氯胺酮是一類精神藥品,有嚴格的管理制度。

目前,全國有一些醫院在小兒麻醉中已經不再使用氯胺酮麻醉,有越來越多的其他新型麻醉藥可供選擇,但在基層醫院、某些市級醫院以及三甲醫院仍在使用,作為小兒麻醉最經典的麻醉藥之一,氯胺酮麻醉在某些手術麻醉中仍然是一種可供選擇的麻醉方式。

至於氯胺酮對小兒特別是嬰幼兒在今後學習、記憶以及認知方面的影響到底如何?目前也僅僅停留在動物實驗的研究階段,還需要大規模的臨牀試驗進一步研究,鎮靜葯(包括氯胺酮)如何影響小兒以及成人大腦?它的機理是怎樣的?麻醉醫生如何改善這一問題?等等,這些,都是全世界需要關注並亟待解決的問題。


當然會有影響,我們都知道氯胺酮就是就是毒品「K粉」,它的危害可是很大的,即使成年人都能有很大傷害,何況嬰兒。

K粉,即氯胺酮,是一種分離性麻醉劑,服用後遇快節奏便會條件反射般強烈扭動,產生意識和感覺的分離,在神經發生中毒反應和精神分裂的癥狀的時候,就會出現幻覺,運動功能也能夠造成障礙,做出許多怪異、危險的行為,對於不滿周歲的孩子來說,更會給孩子的記憶和思維造成嚴重的損害。

不滿周歲的嬰兒身體各方面發育並不完全,身體系統還十分的脆弱,是絕對抵禦不了毒品的侵害的,必定會有所損傷。

雖然說氯胺酮是一種臨牀上的麻醉劑,但因為其上癮性強損害又大,已經逐漸不用於臨牀麻醉而劃分為毒品了,一定要謹慎使用才對。

一般70mg的氯胺酮就能引起中毒,200mg就會出現幻覺,500mg則會引起呼吸抑制甚至死亡,所以不難看出使用氯胺酮還是非常危險的,對於一個不滿周歲的嬰兒則更加的危險,如果使用,在劑量方面都極其難把控,更加增加了風險。

口服氯胺酮的生物利用度僅為16.5%,血葯濃度低,但由於肝的首過消除,去加氯胺酮在血漿中的濃度也高,也有一定的鎮痛作用,故可作為小兒麻醉前給葯,但是容易產生對其的耐受性,如果用量過大很容易上癮。

氯胺酮還能夠直接一直心肌,能夠興奮交感神經中樞間接興奮新玄關係統,這對於嬰兒來說非常的劇烈,而且如果靜脈注射過快或量過大,尤其擋雨麻醉性鎮痛葯搭配使用,則引起顯著的呼吸抑制甚至暫停,對嬰兒和老人更為明顯。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