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襄陽、十堰、隨州城市群和宜昌、荊州、荊門城市群誰的發展潛力更大這個問題,我認為不能隨便一口就回答說是襄十隨或宜荊荊,這樣都是不科學的,需要就目前的實際狀況進行具體的分析才行!

首先,我們從目前兩個城市群的發展態勢來分析一下。宜昌、荊州、荊門的GDP總量為7743億元,而襄陽、十堰、隨州的GDP總和則是6614億元,從GDP總量來看是宜荊荊城市群要高於襄十隨城市群。但是,襄十隨目前的發展速度和經濟活力要比宜昌、荊州、荊門好,因此很難說誰比誰比!

接下來再看看兩地產業結構。襄陽、十堰、隨州位於鄂北汽車工業走廊,因此這三個城市都是以汽車工業為主導的。而宜昌、荊州、荊門位於鄂中輕紡化工產業群,主要是石油化工、醫藥化工等產業。這兩個城市的產業實行錯位發展,所以比較要從長遠大局來出發。

而這兩個產業目前都存在一定的隱憂!比如醫藥化工,因為目前國家加大了對生態環境的重視和保護,所以許多中小企業出現了環保不達標而面臨關停的危險,產業轉型升級勢在必行,這是宜荊荊城市目前所要面對的難關!而襄十隨的汽車產業同樣有隱憂,比如傳統汽車產業已經出現了瓶頸,利潤空間狹小,企業生產壓力大,同樣急切面臨著轉型升級的壓力。

總的來說,目前兩個城市群各有優缺點,也各自存在隱憂,很難說誰比誰的發展潛力大!現在關鍵得看產業的轉型升級,誰先轉型升級成功,誰的發展潛力就更大!


襄十隨和宜荊荊城市群包含六座城市:襄陽、十堰、隨州;宜昌、荊州、荊門。

襄宜兩市分別是各自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具有強大的輻射力、吸引力。

若論兩個城市群誰潛力大,我首推襄十隨城市群。

若論兩個城市群誰實力強,那就是宜荊荊城市群。

我們先來看一組數據:

襄陽GDP是4064.90億元。

十堰GDP是1632.32億元。

隨州GDP是935.72億元。

襄十隨城市群GDP總和是6614.94億元。

再看另一組數據:

宜昌GDP是3857.17億元。

荊州GDP是1922.18億元。

荊門GDP是1664.17億元。

宜荊荊城市群GDP總和是7443.52元。

兩個城市群組團的數值是宜荊荊城市群總體超出襄十隨城市群828.58億元。

兩群的龍頭城市襄陽、宜昌均屬湖北省地級市第一梯隊,其中襄十隨城市群中心城市襄陽領先宜荊荊城市群中心城市宜昌,兩市的GDP差距是189.73億元。

在兩群的成員城市GDP對比中發現,襄十隨城市的只有十堰是和荊州、荊門是一個檔次,但是相對荊州差距達到近300億元。

襄十隨城市群另一成員隨州GDP還未突破千億。由於襄十隨城市群成員實力略負一籌,拉低了襄十隨城市群總體實力。

因此問題的答案的依據已明曉,根據潛力論觀點,襄十隨城市群具有「後發制人」之勢。近日獲悉,隨州因為某些原因將迎接重大機遇。成員城市十堰在2017年增速高居全省第一,該市省級開發區也位居全省同類第一。

未來3-5年,襄十隨城市群有望翻天覆地式的大發展,隨著武襄十高鐵的工程進度加大,隨州十字型高鐵樞紐也將面世。

綜上所述,襄十隨城市群具有非常大的潛力。

同時值得提出的一點是,宜荊荊城市群的荊州、荊門仍會加大力度發展經濟,成就湖北中部崛起和壯腰工程的圓滿成功。


荊門到襄陽的距離和到宜昌的距離基本一樣,荊門和襄陽的聯繫也非常密切!荊門最大的縣級市鍾祥更是離襄陽更近得多,聯繫更緊密!誰規定的荊門只能和宜昌組成城市群,而和襄陽不是城市群!所以題主的命題是偽命題!要比較也是比較襄十隨和宜荊恩,荊門則兩群分屬!


一個地方發展的如何是不是看該地方的產業以及產業前景?湖北的二汽最初基本聚集在十堰,後來因為交通等限制拆分出多個基地,其中包括襄陽隨州武漢廣州,千萬別小看了二汽對一個城市的帶動作用,早期至現在,湖北發展一直勝過湖南跟產業和資源有非常大的關係


說實在的 如果用高速公路和高鐵把襄陽隨州十堰 宜昌荊州 連起來 那麼經濟潛力會劇增


從來沒什麼宜荊荊城市群


湖北發展兩核東部以武漢為中心,西部以襄陽為中心


宜昌荊州最大,而且發現特大頁岩氣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