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前手機還不像現在這麼普及,校園中最流行的溝通方式是「傳紙條」。寫信、送信、收信,每個人都至少扮演過其中一種角色。不過在智能手機成爲標配後,這樣的溝通方式逐漸被通訊軟件代替。信息傳輸不用再跨越整個教室,提高了效率、也增強了保密性。當然這也伴隨着高風險,一旦被抓到手機可能就要被沒收了。

  最近,國外青少年之間流行起一種全新的溝通方式——用 Google Docs 來聊天。多人協作功能就像羣組一樣,辦公工具的外衣爲課堂閒聊提供最安全的保護,由於信息都保存在雲端,Google Docs 天生就能「閱後即焚」。

  在課堂環境下,國外學生用這種方式來進行花式聊天。

  在 Google Docs 上假裝學習

  過去只有上電腦課的時候,纔會有全班使用電腦的場景,其它時候還是傳紙條更方便。而且像學校裏的那種機房,一般都會對學生的電腦有所限制,不能隨意上網、安裝軟件,當時很多人用網頁版 QQ 來聊天,算是一種特殊的解決方式。

  Web QQ 已經在 2019 年 1 月 1 日停止服務

  關注極客之選公衆號(GeekChoice),回覆關鍵詞「網頁 QQ」,獲取 2018 年死去的其它軟件。

  現在不一樣了,美國的很多課堂都允許學生帶筆記本上課,老師會在 Google Docs 上佈置作業,這就給了學生「可乘之機」。他們把老師佈置的文檔複製一份出來,然後共享給同學,打開評論,作業文檔就變成了一個「聊天室」。老師經過時如果不仔細盯着屏幕,一定會認爲「噼裏啪啦」打字的學生是在認真學習。

  如果老師看得不嚴,那更方便了,直接新建一個共享文檔,在正文裏打字即可。不同的人前面會顯示 ID,學生還可以用不同的字體顏色來區別。

  這種方式不僅適用於課堂,學生在家裏也能這樣「欺騙」家長。當你的孩子打開一個辦公軟件瘋狂打字,誰也不會想到他們是在討論隔壁班的漂亮女生。完成一次討論後,直接刪除文檔,這不就是「閱後即焚」嗎?家長查微信、查 QQ,卻怎麼也不會去查你在 Google Docs 裏做了什麼。

  除了 Google Docs,還有很多在線工具可以實現相同的功能,問題只是你的老師喜不喜歡用它來佈置作業。

  這位同學,你的 AirDrop 沒關

  通常情況下,我們不會去改變常用的通訊軟件,不過在一些特殊的場景,換種方式溝通往往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018 年,有一種特殊的溝通方式橫空出世——「這位同學,你的 AirDrop 沒關」。帶着這種文字的各種表情包迅速在網絡上流行,使用場景通常是公交車、地鐵,AirDrop 也成爲當時最火的「聊天應用」。

  其實 AirDrop 本來是蘋果設備間共享文件的功能,基於 Wi-Fi 和藍牙,不需要加好友就能給周圍的設備傳文件。於是人們紛紛用各種魔性的表情圖來「搭訕」,最可怕的是,即使你不點擊「接受」,也能看到圖片。有人用這種方式來傳播色情圖片,被視爲「性騷擾」。

  如果不想用這種方式來「被動社交」,最好的方法就是把 AirDrop 設置爲「僅限聯繫人」。

  颶風中的對講機應用

  通訊工具不是越強大越好,有些場景下簡單功能更能發揮巨大作用。

  在 2017 年的一場颶風中,一個叫做 Zello 的對講機 App 迅速上升到 App Store 榜首,原因是它在災難救援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只要擁有數據網絡或 Wi-Fi 信號,就可以把手機作爲對講機,進行雙向通訊。Zello 最有用的功能是,它允許用戶在公共頻道里直接與其他人進行語音通信,而不需要撥打電話,等待接通。

  在自然災害這種特殊的環境下,對信號要求不高、能夠直接語音對話的功能讓 Zello 脫穎而出,反而是那些常用而複雜的 App 失去了作用。

  各種花式聊天的出現,代表不會有一個工具能滿足所有需求。在特殊場景下,只有選擇合適的工具才能達到更好的交流效果。也許未來的教室裏,紙筆工具會逐漸消失,但學生之間偷偷交流、聊天八卦的場景永遠不會過時。

  編輯:Rubberso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