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句題外話,前天晚上在一個教師群內和諸位STEM教育老師交流的時候無意中得出這麼一個結論——這次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翻車最大的原因是什麼?答——疫情。為什麼這麼說呢?其實每年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結果都要公示,從省級到國家級,大家也看到了最近挖出來的幾個都是18年、19年的瓜,為啥當時公示的時候沒人說話?因為那時候大家都忙,這幫懂行的大佬們搞科研的搞科研,掙工資的掙工資,誰顧得上啊。現在一個疫情,大家都閑下來了,那就深挖唄……

雖然這只是個笑話,但是這卻真的是事實。如果不是疫情讓大家停下來更仔細地審視我們的周邊,那些不公平的事情可能還會一直被掩蓋著。如果不是這個事兒,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能火嗎?可能對於大部分人來說,依然是不知所謂吧。

但是對於做STEAM教育(早年國內叫科技教育)的人來說,這個大賽確實是非常火。除此之外還有其他一些賽事,機器人的、科學的,很多,都是國字頭的大單位舉辦的。那麼,科技創新大賽是怎麼火起來的呢?

稍微百度一下,就不難發現,到今年位置,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已經舉辦了三十多屆了。那就意味這大概在90年代的時候這個比賽就已經存在,我仔細回顧了一下我初高中時代,完全沒有聽過(我在四線城市市區中學就讀)。大賽的初衷是為了探索科技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模式,另外還兼具一定的科普價值。大家也都知道,那個時代對於學生而言,高考就是唯一的出路。體育課可以不上,生物實驗可以不做,就要考試。我還記得中學時候,實驗課要合格才行,但是我們連顯微鏡都沒摸過,後來都不知道怎麼就全班成績都合格了(如果經歷過大家應該懂得)。不像現在國家強力要求不得補課,不能搞超前教育,要讓學生上體育課,自己要做生物實驗……

所以在那麼個高考是一切的中心的情況下,你說要提升大家科學素養,要讓大家從書本中走出來,注重動手實踐,注重科學思維……怎麼做?開課?沒用,因為學校不上,家長也不會讓孩子上。那麼就只能搞比賽了(對,出口就是這麼重要)。但是如果僅僅是比賽沒有任何激勵,估計也不會有人參加,給錢?咱是社會主義。那好吧,高考加分——所以加分從20分開始。這樣教育部和中國科協一拍即合,立馬開干。這就是大賽的來歷,其實本質上來說就是想在現有的高考選拔人才的方式上開一些口子,就如同後來的自主招生。然而,因為信息閉塞(畢竟移動互聯網不普及),加之有些地方教育主管部門不重視,比如我所在的城市,幾乎就沒有通知到我們。

當然,有高考加分這個尚方寶劍,那家長和學生們自然就趨之若鶩了。

當然,這樣的途徑出現以後,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各種違規操作。尤其是在競賽各種制度規則不完善的早期,尤其是如此。到我2012年工作的時候,那時候大賽的組織就比較完善了,有公示制度,有監督委員會等等。當然哈,可能有些暗箱操作還是存在的。

12年我在帝都工作,接觸了很多中小學,尤其是比較好的中小學都會有專門負責科技口的負責老師,具體負責科技類大賽的對接以及學生選拔的工作。科技教育也成為了各種中小學特長生招生的一種衡量標準,這樣一來科技大賽的知名也就更高了,基本所有的孩子家長都會或多或少的知道通過搞科技是有可能把孩子送入比較牛的學校的。

近幾年,國家先後取消各類高考加分,科技創新大賽從最早的20分,到10分,到不加分;自主招生也已經被叫停取而代之的是「強基計劃」(這個計劃只認可奧林匹克競賽的成績)中小學特長生招生也逐漸收緊取代代之的是劃片派位。

可以看得出來國家整體的政策是越來越強調教育公平。和一位大哥聊天,他笑稱現在的中國已經進入了「新裸分時代」高考成績還是唯一指標,但是國家通過強調控制教學時長,控制課程設置等一系列政策(比如提前中小學放學時間,要求在課程中設置更多素質類課程,一二三年級不留作業等)強化提升學生的整體素養,尤其是科學素養。這樣可以避免90年代學校只上語數外,體育美術類課程全部被占,動手實踐能力差等諸多現象。曾經聽聞某部位大佬說「有人說現在的教育政策是矯枉過正,但是矯枉必須得過正才行啊」(不知真假)想想,有時候真有這麼回事。

我作為一個早期科普從業者,後期的STEAM教育從業者。我自身被科學的魅力所折服,在科普過程中看到的那些東西太有意思太好玩了,如果我當時知道學好數理化可以玩出這麼多酷炫的東西,估計我會選擇理科吧……因此,我一直想讓更多的孩子去了解科學的意義和價值,為他們的數理化學習找到更多的動力而不僅僅是為了高考的成績。所以,我一直從事這一行業。

說真的,我要感謝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因為這個大賽,才讓更多孩子能夠有機會從書本當中走出來去看看科學究竟是什麼樣子,能讓家長願意花錢讓孩子跟著一個植物學博士去植物園裡看各種植物……我曾經觀摩過北京地區決賽,確實有很多看不懂的東西。但是當我和幾個中學生交流的時候,他們侃侃而談,說出那些專業的辭彙,那種自信,我知道他們的成果絕對不全是別人代筆,他們思考了,努力了,鑽研了,這讓我覺得大賽還是有價值的。或許未來的這些中學生中,有那麼一兩個可以站在科學世界的頂峰,那真的就是大大的幸運了。如果有人問:那麼那些暗箱操作進入大賽獲獎的人怎麼辦?我想這就要靠我們所有人來監督了,而不是靠老師和家長們的自覺。如果我們所有人都頂著這裡,那又有誰敢下手呢?

現在,大賽已經要面臨深刻的整改和反思了,一系列的醜聞讓科創大賽狼狽不堪。在我看來,大賽的價值要肯定,但是這種大賽的舉辦形式和機制都要重新思考。除了科創大賽之外的其他大賽也都面臨類似的問題,其中也有很多你們不知道的暗箱操作。科創大賽作為國內最早的科創類大賽,也必將第一個走向改革,重新尋找方向,希望這條三十多年的大船還能繼續穿過眼前的巨浪吧。


因為賽事規格高,獎勵(體現在升學方面)豐厚,門檻卻不高。

科技創新大賽在以往的重點大學自主招生、一些地方的中考招生乃至小升初擇校中,可以作為加分項目,其地位一般與數理化生信的學科競賽還有機器人競賽等賽事相等或相近,可以作為升學的「攻城錘」。

可是,在這些同等或相近的賽事中,數理化生信的競賽都是「做題」類賽事,即在監考老師的監控下現場限時完成題目,且題目難度很大,這無疑是相當具有難度的,參賽者沒有一定的實力難以考出好成績。

部分賽事還有現場演示的實驗,比如化學生物競賽的實驗部分,機器人競賽也是參賽隊員持機器人現場操作,這些雖然不是「做題」,但畢竟是在評委面前,眾目睽睽之下,沒有真的掌握相關技能的參賽者是會出醜的。

科技創新大賽就輕鬆了。以來不用現場限時做題,只要提交一份材料去參與評比就好了;而且,甚至連現場操作或演示也無需,即便有答辯環節,也不過是放出PPT高談闊論一場,和真正的現場實操比,更難反映參賽者的真實水平。

所以說,參加科技創新大賽比其它同等級或相近的賽事容易得多。一位「過度參與」的指導者不可能親自闖入學科競賽考場或實驗實操現場,卻能手把手「指導」完整個科技創新大賽的研究項目,甚至製作PPT,撰寫演講稿。

一位數理化生信奧賽的獲獎者,可能刷了不可計數的題目,才能有競爭力。一位機器人競賽的獲獎者,可能反覆修改程序,反覆改裝機器人,才能在賽場上得到高分。而科技創新大賽相對來說付出的勞動可以做到更少。很多沒有興趣也不夠勤奮的學生,想要實打實地在現場限時的競賽中拼一個獎,或許很難做到,可是科技創新大賽就有很大可能做到了。

最後,科技創新大賽的獲獎者(付出勞動少)和數理化等競賽獲獎者(付出了驚人的努力)得到的加分很可能是相同的,那麼,誰不願意參加科技創新大賽呢?科技創新大賽怎麼會不熱門呢?


瓜一直都有吧,只不過這一次一方面大家都很閑,一方面也真的很過分。

除開青少年科創大賽,還有替人上大學,保研資格等等,教育公平方面爆出來得也不少。


不是想火,是不得不火

1它至少由各級科協和教育部門舉辦,等級越高部門越多,共青團,文明辦,婦聯什麼都來了

2得到教育部門和科協等這類政府官方認可的比賽獲獎才可以作為綜評的加分項(具體怎麼加我們至今不知道)

3我們學校很聽話,參賽只參加這種政府官方的比賽,上級認為商業大賽不如政府辦的比賽,我們學校招特長生時也只承認這種比賽獲獎。

4因為這種比賽真的很水,隨便拿個其他地方的作品灌灌水就能獲獎的,工作輕鬆來獎快,哪個老師,啊不對,哪個選手不想參加呢


除了個別真的很有創意的,其他的大部分很水!然後得獎的要求並不很高,所以很多人願意參加。


作為一個曾經K12階段的STEAM教育從業者,也是連續多屆大賽的參與者(作為廠家),看到這個問題,還是忍不住想回答一下。

首先,我前段時間脫離了我從事5年的STEAM教育行業,至於原因,簡單來說,就是疲倦了,過了激情期,除了掙錢,找不到工作的價值所在了。

教育本來是一個非常有意義,且光輝的行業,但是STEAM不同,他不在教學大綱里,不在學校基建清單里,它是一個炒了很多年,一直說要火,但是一直火不起來的這樣一個尷尬的東西。

為什麼我說除了掙錢,找不到工作的價值所在了?因為,作為STEAM教育的廠家,不得不說,能活下來的都有著不錯的盈利能力,從根本上說,因為這個行業沒有標準,通俗的來講,這個行業利潤率極高。

話題回到科創大賽,大賽之所以火,是因為背後有一堆廠家在瘋狂支持,從各個維度支持官方去組織,拼盡全力讓更多的學校帶隊伍來參加,用盡各種方法讓參加的人得到一些冠冕堂皇的獎項。

NL風暴是一個老牌的機器人廠商,他是科創大賽多年的重要參與者,他的銷售模式代表了大多數科創廠家。首先,他每年都會花重金買下從國家到各省市的比賽通道(換句話說,花錢將自己家產品作為官方比賽的指定套裝工具),然後通過商業的手段控制獎項的分配,回過頭,再拿這個東西去全國各地的學校去推廣他的比賽套裝,並且承諾學校所能獲得的獎項。

裡面的潛規則就不提了,害怕知乎刪帖。就這樣一個簡單的銷售模式,NL風暴可以瘋狂的在全國各地出售他的產品。學生可以拿獎,學校可以拿榮譽,官方還不用花自己的錢組織。家長覺得花點錢參加一下也不錯,孩子能長見識。大家都滿意,這個大賽憑什麼不火!

飽受質疑這個事,從我上面的敘述中也能體現出大部分內容。比賽一旦牽扯到各方利益,還會是一個公平公開公正的比賽嗎?

A學校花百萬購買了N套比賽套裝,B學校花十萬買了N/10套,A拿金獎,B拿個參與獎,這不理所應當嗎。

回來扣我自己的題,這個行業,沒有意義,只能用來掙錢。

扣題主的題,科創大賽,飽受質疑的同時,還能火,因為它的比賽邏輯可以讓參與的各方都滿意。


哪裡是為了創新和大賽啊,純粹是為了加分和履歷罷了。參加高考的要加分,參加留學的要履歷。在一代更比一代卷的浪潮中,能拼的可不得都拼上,有錢的拼錢,有全的拼泉唄。今年為啥這麼熱鬧?神仙打架,凡人吃瓜唄。


本科科研圖一樂,真拿諾獎還得看咱小學生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