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冬訓,很多人會想到冬練三九夏練三伏這句話,腦子裡也是各種辛苦。沒錯,在最艱苦的環境里訓練,似乎能培養出強大的戰鬥力,這可以算作一部分原因。真正的冬訓,其實遠比這個艱苦奮鬥要複雜的多。冬訓,是一種不慌不忙干大活的思路,是效率最大化打出組合拳的兇狠招式,如果你開春要面臨一場大的比賽,你一定會成績斐然。

殘酷的邏輯,春天的成績是冬天訓練出來的

先說一下冬訓的必要性。沒有冬訓,就只能按照自然規律來「冬胖」,這會導致每個跑者都無法接受的功力大退步。得冬訓者得天下,不僅是和自己比,也是要跟「對手」比勤奮。多數比賽都從春天開始,按照項目進度倒推來看——訓練,要從冬季開始。所有那些春季的、品種繁多的比賽,好成績都是冬季訓練獲得的。除非你想錯過整個春季黃金賽期,否則,出成績只能靠冬訓。

冬季的要義,進行完整周期訓練

專業隊特別重視冬訓,沒錯,得冬訓者得PB(個人最好成績 Personal Best)。對於專業隊的跑步訓練來說,冬訓是寶兒。而對普通跑者來說,也是一樣的。

傳統意義上的冬訓從11月到次年的3月,專業隊的冬訓邏輯非常簡單:冬季沒有比賽,所有時間都可控。用不慌不忙的周期訓練來規劃這幾個月,按部就班強化耐力基礎,針對性地彌補短板,有節奏地穩步提升,這是價值非凡的一段時期,沒有比賽打亂你的訓練節奏,一切盡在掌握。

對業餘跑者來說,冬訓也有驚人的相似特特徵。全國範圍看,12月、1月、2月份馬拉松比賽非常少,不必以賽代練,不必各種調整為獎牌所累。業餘跑者也可以安心地把目標鎖定在3、4月份之後的比賽,穩紮穩打提高自己的成績,只要按部就班,PB不用愁。

冬訓的核心思路就是:在沒有比賽的幾個月里,組合周期訓練,獲得一段穩定的提高。如果說平時的訓練有點兒像利用零散時間刷朋友圈看知識,冬訓就像給自己放個長假完完整整系統性的研讀名著,你將獲得刻意練習之下的長足進步。

看一個跑友,是否是個嚴肅跑者,只要看2月份跑量就行了。2月份面臨春節,沒啥比賽,那些嚴肅跑者、冬訓跑者跑步記錄里,2月份絕對有量。而以賽代練的人、偶爾跑跑的人,2月份跑量一定少得可憐甚至是空白的。

冬訓的美好,是文體雙修的好時機

說完了冬訓的整塊兒時間周期概念,我們再看看冬訓的獨特優勢。冬訓是跑步者有氧基礎、心肺功能提升的絕佳時期,也是精神意志品質最容易得到鍛煉的機會。

冬練三九、夏練三伏,越是艱苦的環境,訓練效果越佳。要知道,訓練的邏輯和比賽的邏輯正好相反。訓練的目的,是為了獲得「刺激」,能用最少的訓練來獲得最多的刺激,才是高效的訓練。冬季寒冷,身體惰性大,身體各種「不管用」,反倒是用簡單的運動量就能獲得很好的成長。

自然規律下,冬天人們會始儲存脂肪,肌肉活性降低,心肺功能也比其他季節要低。所有這些惰性都是為了自然條件下度過漫長的冬天。

如果啟動冬天訓練,可以激發肌肉的潛能,提高肌肉的耐力和力量,大幅度提升心肺能力。冬季訓練是「少量多收益」的訓練時期。一旦到了春天,就會有更佳的運動表現。

競技體育中,除了體能基礎、技戰術之外,勝利的更大的影響因素就是精神意志品質。冬訓,無論什麼項目都很不容易,對精神意志品質的強化也最多。熬過冬季,就能培養出一個「能打硬仗」的身體和大腦。冬訓,絕對是文體雙修的好時機。

冬訓的方法思路

冬訓看中周期訓練,強調有節奏的進步組合,所以每次訓練強度反倒不大。這是特別利好的消息,你可以不必很拼,卻能獲得長足的進步,只要你按部就班,只要你守得住這個冬天。

冬訓的整體思路就是:有氧訓練為主,給身體打下堅實的有氧基礎,根據狀態增加身體素質訓練、混氧訓練和無氧訓練,注重訓練的連續性

進一步解釋,冬訓總量的70%~80%應該用來做有氧訓練,10%~20%做混氧訓練,5%~10%做無氧訓練。再輔助核心和專項訓練,強化肌肉力量,漸進交替進行。

典型的冬訓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 第一階段加強有氧耐力,輔助身體素質訓練
  • 第二階段加強有氧耐力,適當增加混氧訓練
  • 第三階段加強有氧耐力,增加強專項能力和無氧

經過一個冬天的大量有氧里程,穿插混氧訓練,和少量無氧訓練。到了春天你就能有一個質的飛躍。

對一般水平中年大眾跑者來說,有氧心率參考140~155次/分鐘,混氧心率參考155~170次/分鐘,無氧間隙心率參考175~185次/分鐘。每周3~4次,月跑量200左右其實就能獲得非常好的效果。

這裡需要提醒的是,很多人在跑步過程中追求「自己跑的爽」,經常忽略了心率值,有氧訓練是非常考驗跑者的耐性的,即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要通過不斷觀察自己的心率值,使其控制在有氧心率區間內。

跑步中記得觀察自己的心率,控制跑步速度使心率在相對應的區間內
跑後通過garmin connect在回顧一下心率值的變化

冬訓的注意事項

雖然冬訓有諸多好處,比如整體大幅度提升,比如身體和精神意志雙成長,但也有一些必須強調的注意事項。首先要強調的就是跑前熱身。請牢記並重複:冬季熱身怎麼強調都不為過。

防止運動損傷,冬訓跑前熱身極其重要,網上有很多關於高效熱身的知識,大家可以自己搜索。針對有氧為主的冬訓,更簡單的方式,就是慢跑一兩公里作為熱身,前幾公里降低配速,感覺微微出汗跑開了,再進入正式速度。冬季跑步最好穿厚一點兒跑鞋,競技款就不要穿了,凍腳而且震腳。場地最好田徑場,地比較軟。

另一個要強調的就是飲食營養,冬天熱量消耗得大,多吃才能多練。而且冬天訓練出汗較少,人容易造成錯覺而忽略了補水。冬季補水同樣重要。

別等渴了在喝水

除此之外,為了獲得可累加的周期性的成長,我們還要強調睡眠和疲勞恢復。專業隊冬訓每天會保證9小時睡眠,業餘跑者也應該保證最少7小時睡眠,這樣才能夠讓疲勞儘快恢復,從而開啟下一次訓練。只有疲勞恢復了,人的能力才有所成長。冬訓期間你可以監控你的晨脈,昨天、今天、明天的晨脈是否差不多?如果第二天晨脈心率偏高,則疲勞未恢復,最好繼續休息,典型的指標就是晨脈誤差不要超過5次/分鐘。

請記住:沒有疲勞的訓練無效的訓練,沒有恢復的訓練是危險的訓練。

冬天訓練,要面臨種種困難,有一個比較長期的計劃並堅決執行,是冬訓效果的保障。對很多人來說,冬訓,就是對自己的一個承諾,以一個低強度按部就班的進步來抵達春天裡盛開的比賽。加一捧土,夯實,萬丈高樓平地起。累積跑量,打好基礎,得冬訓者PB!

感謝閱讀!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