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射于2005年的火星侦察轨道探测器,已经在火星上服役了14年之久,通过HiRISE高分辨率成像科学设备在300公里轨道高度可分辨火星表面0.3米级的物体。基本上可以说这是火星表面的谷歌卫星,NASA也基本建立了火星表面高分辨率图库,我们一般看到的卫星照片才5至10米级,谷歌地图大约在1米级,军用侦察卫星可达到0.3至0.5米级。

简单对比一下可以看出,HiRISE高分辨率成像科学设备在火星表面的分辨率基本达到了军用侦察卫星对地观测的级别。由于火星上没有海洋,那么这一切都保留在HiRISE高分辨率成像科学设备下,同时通过蓝绿、红和近红外波段呈现出来。

火星侦察轨道探测器运行在300公里高度的火星轨道上,也发现了许多火星表面的奇景,有一个地方非常值得一提,这就是火星阿西达里亚平原,被认为是一个魔鬼三角,这里产生出多个柱状尘埃上升流,形似火星上的龙卷风,从轨道上看,就像一个蜿蜒曲折的蛇形旋涡,连好奇号火星车都捕捉到了这一幕。

对于火星上的蛇形龙卷,其实火星侦察轨道探测器在2012年就已经发现了,火星侦察轨道探测器上的HiRISE摄像机拍摄到这张蛇形上升流,高度可超过800米。其形成机制其实和地球上同类现象有点相似,就是一个超大的风。

但是前进路线比较有趣,这种蛇形上升流以相对直线行进,并不会弯弯曲曲前进。在1996年,美国宇航局的火星全球探测器就捕获到这种现象,只不过观测分辨率不佳,无法做出详细的分析,最后发射于2005年的火星侦察轨道探测器确定了这是火星上风的形成。

火星全球探测器拍摄的火星陨石坑内的尘埃上升流,上升流经过的地方会留下痕迹,长长的平行条纹是撞击坑周围的沙丘。被尘埃上升流扫过的区域,会在火星表面挖出一个个小坑,里面就是不同土壤类型的隐藏层,有着不同颜色的区别。关于火星表面行星风的变化过程,这也是一门很重要的科学,也被称为热涡流,风与沙丘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是火星上一道美景。

火星上的大多数尘埃上升流都不大,不过在2012年3月,火星侦察轨道探测器的HiRISE相机在火星普莱西亚地区捕获到一个高度达到20公里的尘埃羽柱。地球上的尘埃羽流很少会如此庞大,但是龙卷风可以很庞大,这是地球和火星表面风最大的不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