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衛生健康委發佈了首批國家分娩鎮痛試點醫院名單,30個省份的913家醫院入選。其中,銅仁市婦幼保健院成爲第一批國家分娩鎮痛試點醫院。自消息公佈以來,“無痛分娩”再次成爲市民熱議的話題,多數市民更擔心——無痛分娩真的不痛嗎?無痛分娩對孕婦和胎兒有影響嗎?

3月27日,帶着市民關切的問題,記者前往市婦幼保健院採訪相關醫師,解答市民的疑慮。

3月25日晚7點50分左右,市民蒲飛女士在市婦幼保健院通過無痛分娩,順利產下一名5斤8兩的男寶寶。蒲飛今年28歲,這是她的第一個孩子。3月25日早上6點半左右,蒲飛就開始了漫長的疼痛,直到下午5點,蒲飛已經痛得無法忍受,最終選擇無痛分娩,順利產下寶寶。“剛開始痛得不行,選擇無痛分娩後,就不怎麼痛了,不到兩個小時寶寶就生下來了,後悔沒有一開始就選擇無痛分娩,讓自己痛了10個小時。”回憶起生孩子的疼痛,蒲飛仍然心有餘悸。“無痛分娩又名分娩鎮痛,在疼痛指數中,分娩疼痛僅次於燒灼傷痛,居第二位,無痛分娩作爲減輕分娩疼痛的有效手段,能有效緩解產婦70%至80%的疼痛,是廣大女性的福音。”市婦幼保健院麻醉科主任、副主任醫師鄒洪說道。據鄒洪介紹,無痛分娩使用的麻藥劑量僅是剖腹產的十分之一,且藥物直接注入椎管內,藥量到母體循環以後,通過胎盤的藥物微乎其微,對胎兒和哺乳不會有不良影響。

無痛分娩推廣成難題麻醉醫生人才緊缺市婦幼保健院成爲第一批國家分娩鎮痛試點醫院後,鄒洪的電話幾乎被打爆,市民紛紛通過微信、電話、短信等方式諮詢關於無痛分娩的問題。早在2008年,市婦幼保健院就已開始實行“分娩鎮痛”。11年來,該院的無痛分娩量從剛開始的每月8個,增長到現在的每月20個,推廣仍然是最大難題。“目前,困擾無痛分娩發展的主要因素有宣傳推廣不夠、政策支持不足、人才資源緊缺等方面,而人才緊缺是最重要的一點。”鄒洪告訴記者,目前我國麻醉醫師從業人員僅7萬多名,缺口達30萬,而市婦幼保健院只有4名麻醉科醫生,嚴重不足。鄒洪說,麻醉醫生工作強度大,報酬與付出卻不成正比,因此人才緊缺。這是目前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分娩不是隻有順產和剖腹產嗎?無痛分娩靠譜嗎?”3月27日,記者在採訪部分市民時,少數市民表示不知道無痛分娩,而聽到最多的答案是對無痛分娩存有疑惑,多數市民認爲,只有順產(自然分娩)最好。“我們年輕時都是順產,沒有什麼無痛分娩。”在市婦幼保健院,市民張阿姨正陪女兒在該院做產檢,張阿姨建議女兒順產,並說沒必要無痛分娩,擔心藥物會對新生兒健康產生影響。“即使能無痛分娩,還是會選擇順產,我覺得順產,小孩才健康。”一位準媽媽說道。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即使對無痛分娩瞭解的市民,也不會選擇無痛分娩,僅有少部分市民接受該分娩方式。“我覺得,只要技術成熟,能無痛安全分娩,完全可以嘗試,現在國家都在大力推廣這個,有什麼好擔心的。”市民楊女士說,既然無痛分娩可以緩解分娩帶來的痛苦,何樂而不爲。據悉,在市婦幼保健院,只要是在該院進行產檢的孕婦,可免費聽孕婦課,其中會涉及到無痛分娩。“我們在講課時可以感覺到,很多準媽媽對無痛分娩瞭解不多,知曉率較低。”該院相關工作人員說道。相關鏈接:什麼是無痛分娩?“無痛分娩”在醫學上被稱爲“分娩鎮痛”,即使用適量的麻醉藥物使分娩時的疼痛減輕甚至消失,讓準媽媽們不再經歷疼痛的折磨,減少分娩時的恐懼和產後的疲倦。無痛分娩技術是否成熟、安全?“無痛分娩”的概念從提出到實踐歷經幾十年的發展,早已是臨牀上一項成熟、安全的技術。椎管內阻滯分娩鎮痛是目前國際公認的鎮痛效果最可靠,使用最廣泛、最可行的分娩鎮痛法,對孕婦和嬰兒都沒有影響。由麻醉醫生從脊椎外層的硬膜外腔注射麻醉藥,麻醉劑量只有剖宮產手術劑量的1/10。是否所有產婦都可進行無痛分娩?準媽媽在生產前,醫院會對其身體條件進行檢查,看能否進行無痛分娩。適合自然分娩的產婦主觀有做分娩鎮痛的意願,並在麻醉方面沒有脊柱畸形、顱內高壓、凝血功能障礙及穿刺部位感染的,都可以做椎管內分娩鎮痛。不過,專家也提醒:實施分娩鎮痛後,絕大多數人都可以不同程度緩解疼痛甚至無痛,但極少數人仍有輕度痛感,與個體差異、神經阻滯是否到位等因素有關。(田豔琴王婷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