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劉禹錫也是本人最喜愛的唐代詩人之一。他的《陋室銘》更是膾炙人口,在世人間廣為傳頌。關於文章中的「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這句中的苔痕,直接譯為苔蘚,我個人認為十分不妥。這句應這樣譯為:碧綠的苔蘚長在門前的石階上並侵染出淡淡的痕跡,屋外草色青蔥映入簾子裏。

一個「痕」字,形象生動點出了劉禹錫在當時的處境是多麼地窮困潦倒,舉目無親。你想啊,如果門前臺階都長不出苔蘚,說明拜訪的人多嘛,苔蘚都踏沒了;若門前臺階長有些苔蘚,居住的地方還是有些人拜訪的;但如果門前的苔蘚茂盛到連石階都侵染出痕跡來,就說明劉禹錫居住的地方根本沒有人來,可謂是人跡罕至。但在劉禹錫心中,這就是清幽閑雅的地方。

話又說回來,這篇文章是劉禹錫被貶至安徽和州縣當一名通判時作的。當時的劉禹錫被和州知縣排擠和刁難。知縣不但不給他住縣衙裏,還故意多次將他的住處安排在很偏僻的地方。且環境一次比一次惡劣。但劉禹錫依舊毫無怨言,安貧樂道,悠然自樂。

一個「痕」字,不單是苔痕,也是作者的心痕。劉禹錫正是藉助這樣的環境抒寫自己不與世俗同流和污,潔身自好的高尚情操。一個志向願與如苔蘚一樣在石階上留下青痕的人,這樣的人居住的地方也會散發出聖潔的芳香。陋室,又何陋之有呢。


無論是劉禹錫的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王維的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謝朓的紅葯當階翻,蒼苔依砌上。以及袁枚的各有心情在,隨渠愛暖涼。葉紹翁的應憐屐齒印蒼苔 ,小扣柴扉久不開。只要有水在,不論環境有多惡劣,即使沒有陽光,照樣可以生存,給人一片春色和希望。


苔蘚的種類很多,無知的城裡人 ~ 苔痕在山野中是很是正常的自然現象。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