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卿美

  坊間一直有種說法,說清朝GDP世界第一。這種說法讓很多國人似乎找到了心理平衡,我們一百多年前也曾很牛,只是近代落後了而已。估計很多人會和筆者一樣好奇,清朝的GDP是如何統計出來的。

  衆所周知,清朝並沒有GDP的概念,也沒有統計局。GDP,即一個地區的生產總值,這是現代經濟的概念。我國在1985年才與國際接軌,直到90年代初才正式開始統一進行GDP覈算。直到今天,國人已經產生了GDP崇拜症、依賴症,很多事情總喜歡唯GDP論。這種思維逐漸延伸到了歷史領域,清朝疆域最遼闊,人口最多,GDP自然成了我們關心的話題。當中國人還對清朝GDP研究不知所措的時候,一些外國專家爲我們提供了這個數據,雖然數據不同,但都表明,清朝的經濟總量非常強大,雄踞世界第一。

  清朝疆域

  比如英國經濟學家麥迪森。麥迪森是著名的經濟史學家,喜歡計算古代各國家的GDP,他的大作《世界經濟千年史》中,專門對清朝的GDP進行了闡述,還做了圖表對比。他認爲,19世紀前,中國經濟總量比亞洲、歐洲任何一個國家都強大。1820年,清朝GDP爲2286億美元,佔世界32.9%,是英國的6倍,清末最後十年仍然達到了世界的11%。

  又比如法國經濟學家貝洛赫。貝洛赫也是計算古代GDP的專家,他認爲,1800年的清朝GDP佔世界比重爲44%,1840年爲37%。

  無論是麥迪森、還是貝洛赫,他們都認爲,清朝的GDP高居世界第一,而且還給出了具體的數字,甚至有零有整。但他們的數據遭到了世界範圍的質疑與嘲諷,不僅外國的專家不同意,連中國的專家也嚴重質疑。最重要的原因是,麥迪森引用的文獻資料不準確,統計方法不科學。麥迪森採用匯率換算的方式,但按他的統計方法計算現在各國的GDP,簡直會亂了套。而貝洛赫甚至根本沒有公開統計方法。最後,麥迪森禁不住質疑、批評,他承認,一切統計都只是估算、猜測。由此可以看出,這些所謂著名經濟學家們的統計並不靠譜。

  事實上,麥迪森的統計邏輯很簡單,就是以人口爲基數,人口越多,產出越多,產出越多,GDP自然就是世界第一。或許這種方法用在工業革命以前還管用,各國都是農業時代,計算農業產出、農民收入、手工業產出即可。但工業革命大潮的推動下,世界經濟發生了質的改變,同樣是造武器,你造的是大刀長矛,對方造的是長槍大炮,二者根本沒有可比性。

  清朝GDP世界第一靠譜不靠譜,我們首先通過一個時間節點來對比下。這個節點就是1820年,麥迪森的統計,正好有這個年份。此時正值鴉片戰爭前夕,是清朝國力衰弱的轉折點。這一年,清朝的財政收入爲0.4億兩白銀,而同時期的英國的財政收入爲1.5億兩。清朝的財政收入連英國的零頭都不到,但麥迪森卻認爲,清朝的GDP佔世界32.9%,是英國的6倍。這可能嗎?簡直荒唐的一比。一個佔據世界三分之一經濟總量的超級大國,財政收入如此可憐,根本說不通。

  這一年,清朝道光皇帝繼位。道光是一位出了名的節儉皇帝,節儉到各種摳門的地步,連官員的官服都要打補丁。似乎這也從側面印證了財政收入拮据、國庫空虛的事實,說明經濟狀況比較糟糕。

  這一年,英國已經成爲世界霸主,在世界範圍內廣泛殖民,印度、澳洲、非洲。按現在GDP的核算方法,這些殖民地的GDP也要部分計算到英國裏去的。同時,國內工業發展迅速,可以說是世界唯一的工業國家,各種工業品迅速銷往世界各地。英國鴉片正在大量流入中國。

  其實根本不用計算,兩廂簡單對比,就可知道,這時的中國GDP不可能是世界第一,也不可能佔世界三分之一,更不可能是英國的六倍。

  再看一個時間點,1890年代,此時發生了甲午戰爭,是光緒年間。清朝的財政收入相比鴉片戰爭前夕則有了顯著的提高,最高達到0.9億兩。這個數字,仍然與1820年的英國1.5億兩有很大差距。此時,美國的財政收入則爲15億兩。事實上,這個時期清朝的財政收入只與日本的水平差不多。1893年,日本的財政收入爲7585萬兩,清朝爲8867萬兩白銀。這個時間點,美國的工業產值已經超越英國。至於GDP,是否超越英國則說法不一。那時美國、英國的GDP,也是根據各種工業品的產值反推測算出來的。

  GDP不僅包括工農業產出,還要包括貿易。清朝的貿易,一直是以出口茶葉、瓷器爲主。在鴉片戰爭前,清朝的出口遠遠大於進口,保持着絕對的順差,也就是外國的白銀外流中國。當英國人帶來鴉片後,中國的白銀又開始大量外流英國,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加上各種割地、賠款,哪還有GDP世界第一大國的影子?由此可見,至少19世紀的清朝GDP不是世界第一。

  有人說清朝的GDP第一很可能存在於康乾盛世期間,這也倒是有可能。但這個期間的所謂盛世根本就是一個假盛世。因爲根據馬嘎爾尼在中國旅行的見聞記載,此時的中國廣大農村普遍非常貧困,根本沒法與同時期的英國比。這個時期的GDP即使真的是世界第一也沒有多大意義。一個虛幻的GDP世界第一,國進民退的世界第一。這樣的國家怎麼不衰落、怎能不捱打?

  說起專家的估算,有人對專家過於崇拜了。有說法是,宋朝的GDP佔世界80%。這個數據專家是怎麼測算的呢,實際很簡單,就是用港口貿易的商船數量估算出來的。10條船中,有8條船來自中國,OK,宋朝GDP佔世界80%。

  不過有一點還好,清朝GDP世界第一的說法,大多來自外國,反觀國內的經濟學家還算比較清醒。不過,清朝GDP世界第一的說法在國內已經根深蒂固。他們在虛幻中得到了某種滿足。厲害了,我的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