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北当代艺术馆18周年。「少年当代—未终结的过去进行式」(图/当代艺术馆提供)
▲「台北当代艺术馆」18周年,新展览「少年当代」拉开重要的5年计划序幕,此为梅丁衍作品《少年台湾》一角。(图/当代艺术馆提供,下同)

记者林育绫/综合报导

「台北当代艺术馆」开馆迈入18周年,今(7/19)透过新展览「少年当代—未终结的过去进行式」拉开重要的5年计划序幕,象征著当代馆的成年礼。该展期自即日起至10月31日,汇聚了16组艺术家,分别出生于1950年到1980年之间,透过横跨三个世代的作品,来探索台湾的生活、文化记忆。

▲▼ 台北当代艺术馆18周年。「少年当代—未终结的过去进行式」(图/当代艺术馆提供)
▲梅丁衍陈设少年时期玲瑯满目怀旧的日常生活收藏品,宛如走入台湾记忆的时光隧道。

「少年当代」由知名策展人高千惠策划,探索1950至1990年之间出生的艺术家,在战后三个世代的生活及文化记忆,以及他们充满压抑与变革的共同过去。

请继续往下阅读...

艺术家以回顾的方式,深入追溯童年及少年时期的回忆,呈现集体回忆的影响与及个人美学观念,透过视觉艺术,重新检视少年当代的灵感来源、历史语境,以及艺术语言的转变,这些皆为台湾当代艺术发展洪流中的重要部分。

▲▼ 台北当代艺术馆18周年。「少年当代—未终结的过去进行式」(图/当代艺术馆提供)
▲《理想房屋》作品打造出1957年至1994年间,八栋公寓及大厦的「样品屋造型展间」。

作品从当代语境、艺术和历史中攫取灵感,逐一揭示从个人到社会意识的觉醒,对岛屿的身份及地域、社会系统、殖民历史、西方影响及愿景持续回应,从而勾勒出台湾文化发展的蓝图。

▲▼ 台北当代艺术馆18周年。「少年当代—未终结的过去进行式」(图/当代艺术馆提供)

▲潘小雪馆长、策展人高千惠、展出艺术家及春之文化基金会等。

此次参展的16位(组)艺术家包括:刘秋儿、梅丁衍、张干琦、徐瑞宪、郭俞平、王逸帆、黄国才、张君懿、谢鸿均、高俊宏、陈泓易、雪克、洪钧元、张立人、许哲瑜、美的建设团队(林玉婷、林君安、林建志、杨佳璇、凌宗魁、萧文龙)。

台北当代艺术馆馆长潘小雪表示,18年是步入成年的象征,选择在这个时候开展「当代艺术ongoing」五年计划,对于台湾当代艺术的发展既是回顾,也是展望。通过首展「少年当代」展览,也期望为参观者提供有关台湾当代艺术诞生的深入观点,探讨艺术与社会的关系。

▲▼ 台北当代艺术馆18周年。「少年当代—未终结的过去进行式」(图/当代艺术馆提供)

▲雪克作品《1989》重建了校园空间,以教室黑板等比例的投影布幕影像,检视充满规训的童年记忆,是如何形塑了一个世代的共同样貌。

▲▼ 台北当代艺术馆18周年。「少年当代—未终结的过去进行式」(图/当代艺术馆提供)
▲黄国才《绝对空虚》。

此展览唯一来自香港的艺术家黄国才,透过系列装置作品《绝对空虚》,以互动式自行车雕塑、音乐、舞蹈及录像,重现自己青少年时期日本及香港偶像派音乐与霹雳舞等,呈现西方文化影响下,港台大众文化的异同。

「少年当代—未终结的过去进行式」是「当代艺术 ongoing」5年计划的首展。未来五年内,当代馆将每年邀请一位专业策展人,分别针对五大策展议题:当代艺术的萌发过程、空间创造、体制健检、当代艺术在台湾、当代艺术的跨域,提出独到的切入点与诠释视野。


地点:当代艺术馆
地址:台北市大同区长安西路39号
日期:即日起至10月31日
时间:10AM - 6PM,每周一休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