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收成不好劉姥姥全家開了個家庭會議,決定到賈府討一點銀兩來維持生居。劉姥姥認為讓男人去討不好,自已是老大婆去一次,討到最好,討不到全當京城一日遊。劉姥姥到角門對面街邊的一戶人家一一週端家的。找她幫忙引見。她是王夫人嫁到賈府時從孃家帶來的隨身丫環。她沒敢帶劉姥姥見王夫人,而是帶劉姥姥見王熙鳳。拿了八十兩銀回家。這裡知道劉姥姥是賈府的遠房親戚,皇帝也有草鞋親。是王夫人的親戚。所以,找王夫人討銀兩。薛姨媽不是京城人,但在京城有房產和生意。她是暫居賈府避捕,因為薛蟠犯人命。這樣一看就明白了。第二次劉姥姥來賈府是謝恩來的,賈母知道後留劉姥姥玩幾天,離開時給了一筆銀子讓她們家做一點生意。看到這裡明白了,薛姨媽也是賈府的客人。客隨主便,所以,沒有違犯禮數。


用黛玉的話說:他是哪一門子的姥姥?

劉姥姥的女婿狗兒,其祖與王家連過宗:祖上做過一個小小京官,昔年曾與鳳姐之祖王夫人之父認識,因貪王家的勢力,便連了宗,認作侄兒……

所以說這狗兒不但與王夫人家沒有任何血緣關係,連同宗同族都不是,是連過宗。鳳姐也不知道這門親戚,特意問過周瑞家,回說:「太太說原不是一家子,當年他們的祖和太老爺一起做官,因連了宗,這幾年不大走動,當時他們來了,卻也從沒空過的,如今來瞧咱們,也是他的好意,別簡慢了他,要有什麼話,叫二奶奶裁度著就是。」鳳姐聽了說道:″怪道既是一家子,我怎麼連影兒也不知道!」

劉姥姥一進榮國府,如果不是周瑞家的,能不能見著正主王夫人或者鳳姐都難說。周瑞家的因狗兒之父曾幫周瑞爭買土地,周瑞家的為了感謝,另外周瑞家的也是當著劉姥姥顯擺自己有體面。周瑞家的不停地對劉姥姥說鳳姐如何能幹,如何忙的不得空,一方面就是向劉姥姥邀功是因為自己劉姥姥才能見鳳姐,另一方面就是說自己有體面,才能在鳳姐跟前說上話。

劉姥姥見了鳳姐也是磨不開面子,張不開嘴,未語臉先紅,是周瑞家的給劉姥姥使眼色催他說:沒有什麼說的便罷,要有話,只管回二奶奶,和太太是一樣的。

也確實是周瑞家的之力,鳳姐看周瑞家引見的面子,再則畢竟說是王家親戚(哪怕是王家的貓兒狗兒呢),也給王家留體面,鳳姐賞了劉姥姥二十兩銀子。

二十兩銀子可不是小數目,賈府裏公子小姐的月例銀子是二兩。劉姥姥知恩圖報,帶著地裏新下的果蔬來相謝,劉姥姥二進榮國府,這一次她不是奔著施捨來的,誰知時來運轉,福氣來了,投了榮國府真佛老太太的緣!

劉姥姥使盡渾身解數,配合鴛鴦鳳姐二人,把賈母和一眾公子小姐逗的開懷大笑。這一次劉姥姥得到更多的實惠,平兒一一指給他看:青紗一匹,奶奶另送實地月白紗作裏子,兩個繭綢,兩匹緞子,一盒點心,兩鬥御田粳米,各色鮮果乾果,奶奶送八兩銀子,太太送一百兩銀子,叫你拿去做個小本買賣,或者置幾畝地,以後別再投親靠友的。平兒另送四塊包頭,一包絨線。臨行時,鴛鴦送來一包東西,有老太太沒穿過的衣服,各色面果子,各種常用藥,兩個裝有如意的荷包,寶玉又送來劉姥姥用過的妙玉處的成窯鍾子。

再說說薛姨媽,認不認識劉姥姥都是兩回事,王夫人認識劉姥姥,是因為王夫人在孃家當過家。狗兒與王家確實沒任何血緣關係,薛姨媽沒必要認這門親,再說劉姥姥是沖著賈家有錢有勢才來打秋風,可沒說也來望候她這位姑太太。

劉姥姥雖哄的賈母開心,王夫人說不定心裡認為劉姥姥出醜賣乖丟了王家的人,所以給他一百銀子時會說讓他做小本生意或置幾畝地,以後別再投親靠友!王夫人接濟他也是要在賈母面上好看,免得賈母日後想起來會問他管沒管這個劉姥姥!

既然劉姥姥沒打算攀薛姨媽這門親,薛姨媽又充什麼荊軻聶政,強自出頭,客居賈家,去施捨到賈府裏打秋風的劉姥姥!


謝謝邀請!

原因之一,劉姥姥可能根本就不認識薛姨媽。書中寫得很清楚,當年王家祖上跟王夫人之父連宗的時候,只有王夫人之大兄鳳姐之父與王夫人隨在京中,那時候的薛姨媽可能年齡還小,還在金陵老家。再加上劉姥姥二十年前跟女兒一起上王家的時候,也只見到了王夫人,當時的王大小姐,著實是個響快人。至於王家還有什麼人,她壓根兒就不知道,哪裡談得上去求她?

再說了,接濟這東西,待人求上門來,然後看你的想法。劉姥姥來求的是賈家的門,而不是薛家的門,薛姨媽自然沒有理兒說主動送上去,你一個借居賈家的人,人家來求賈家,你招著說別別別,他們家沒錢,我家有錢,你上我這兒來,這樣的話賈家會作何想?就你家錢多燒包得慌?薛姨媽自然是不好出手的,即使是劉姥姥來求,薛姨媽也不便不出手,得找出相應的理由推託方為上策,更何況劉姥姥根本就沒有求薛姨媽,她可能壓根兒都不知道當年王家的二小姐如今叫薛姨媽的人住在賈家。

《紅樓夢》不僅讓我們看到了精彩的故事的故事,還讓我們看到了更多的人情世故,從中可以學到很多為人的道理,這也是在多數人眼裡覺得《紅樓夢》了不起的原因。經歷過世事滄桑的曹雪芹,恰恰是最知道人情世故的,他把那些不起眼的小細節寫在書裏,以小喻大,讓我們看到更多現實背後真實的社會現狀。

我是蘇小妮,喜歡我的回答請點擊關注並轉發分享!

薛姨媽與王夫人都是王家的嫡出小姐,都是與劉姥姥的閨女婿王狗兒家聯過宗的,都算劉姥姥的親戚,為何當劉姥姥到賈府打秋風時,一向心慈面軟的薛姨媽無動於衷呢?

劉姥姥進榮國府打秋風有兩次,第一次兩手空空,一身窮苦,王熙鳳得了王夫人指示,贈她二十兩銀子,來去匆匆,薛姨媽不知道,沒有反應可以理解,第二次那麼多人都對劉姥姥有所表示,就是平兒都拿出舊衣服等,一向樂善好施的薛氏母女都未有任何舉措,實在讓有些讀者感覺有點不可思議,但仔細想想,卻會發現,作者如此安排,應是大有深意。

一,薛姨媽雖然心慈,但卻很儉省,並非出,手大方之人。第六十二回,香菱與人鬥草,踩在了一窪子水上,弄髒了新裙子,賈寶玉勸她換上襲人的同樣的新裙子,理由就有薛姨媽常說香菱等不知過日子,只會糟蹋東西,不知惜福。

二,薛家經濟已經下滑,並非還是護官符中所寫的"珍珠如土金如鐵"的那樣豪富。薛家自薛父死後,薛蟠年幼,只會言語傲慢,架雞鬥狗,卻不懂人情世故,只靠下人打理,生意應大不如前,就是薛寶釵也經常做針線做到半夜三更。

三,薛家助人,應該都很有目的性,所謂的好鋼用在刀刃上,劉姥姥只不過是一個貧老婆子,因而薛姨媽與薛寶釵雖然同情她,卻不願出力救助,更何況劉姥姥當時已得了很多東西,也無須她們母女再錦上添花。


《紅樓夢》中薛姨媽也算是劉姥姥的親戚,為什麼薛姨媽沒有接濟劉姥姥?我覺得是跟薛姨媽的這個人物的性格有關係。

薛姨媽和王夫人是姐妹關係。劉姥姥和他們本身是沒有關係的。只是因為劉姥姥的女婿一一王狗兒的祖父做過一個小小的京官,和王夫人的父親認識,貪圖王家勢力,就連了宗,認做侄兒,並沒有血緣關係。王狗兒取了劉姥姥的女兒,就有了這麼一段算不了什麼的親戚關係。

在書中,薛姨媽看來是個有菩薩心腸,善良的主子,實際上她是大觀園中最狡猾,最陰險的老狐狸。她想方設法的拖兒帶女住進大觀園,是因為她知道她一個寡婦,兒子薛幡是個扶不上牆的阿斗,只能把希望寄託在薛寶釵的身上,所以想方設法的促成薛寶釵和賈寶玉的金玉良緣。讓未來有個依靠。書中描述了她們母女倆在賈母,王夫人和個人物之間身上下功夫,處處使乖,獻殷勤的手段,作者通過正面和側面描寫,或是用種種比喻的手法暗示給讀者。她們母女倆只是表面賢良淑德,實則是個冷漠無情的人(作者在八十回薛姨媽賣香菱那一段深刻的描寫出薛姨媽的冷漠無情,沒有一點憐憫之心)。

再者,薛姨媽在賈府也是借住關係,只是客人。劉姥姥來的是賈府打秋風,以薛姨媽和薛寶釵這麼聰明圓滑之人,又怎麼會喧賓奪主。

所以就算大觀園中其他人都接濟劉姥姥,薛姨媽也不會出手接濟劉姥姥的。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聯繫必刪。


    謝悟空邀!

《紅樓夢》薛姨媽也算是劉姥姥的親戚,為什麼薛姨媽沒有接濟劉姥姥?

  劉姥姥是一面鏡子,照出了大觀園的美麗,也照出了世故人情,她在大觀園裡轉了一圈,出醜賣乖地表演了一番後,得了許多東西,有實物,也有尊重,還有謔語,對於劉姥姥來說,能和賈母喫上一頓飯,已經是天大的福份了,王夫人能給銀子相贈,也是非常非常難得,尤其是鳳姐,既送錢送物還讓她給孩子取名,這份親密和尊重,是誰都給不了的,她是相當自愛的人,所以多年後,她願傾盡全力救助鳳姐的孩子,以報當年之恩。

  劉姥姥到賈府打秋風,賈母等主子都給了相當多得體的饋贈,丫頭都有所表示,而同是王家小姐的薛姨媽,卻什麼都沒有,為什麼?

  我覺得吧,這個用人之常情就可以理解。劉姥姥是王家的不算正經的親戚,現在卻跑到賈府來,再怎麼樣拔高,也只能算是親戚,不算貴客,親戚上門,做東道的,自然得是賈家人。她薛姨媽算什麼身份?雖然賈母讓她住在賈府,王夫人把她當自家人看,但是人得有自知之明,不能人家把你當自家人,你就真當自己是一棵蔥。賈母喊劉姥姥老親家,就是一種表態,對於賈母來說,薛姨媽也是客人,她以什麼立場來「打賞」劉姥姥呢?住著別人家的房,仗著別人家的勢,回頭自己還借著這份威力去接濟自己孃家不成氣候的窮親戚?這是哪門子的禮呢?人家待客,都是客不帶客,如果薛姨媽還出手給劉姥姥錢,顯示自己家有錢,那可真是昏了頭了。

  薛姨媽不能接濟,一接濟既是打臉王家,也是打臉薛家。你王家窮到過不下去的親戚,跑到王家小姐的婆家來打秋風,你一個借住人家府第的親戚,也來刷存在感,給錢給物的。到底是顯得薛家有禮數還是有錢?既然有錢有產有禮數,為什麼還賴著不走?別說王夫人不是宗婦,就是她是宗婦,上面還有婆婆,薛姨媽得給自己留點臉面。賈家的人,可都不是好惹的,嘴上都有刀,眼裡都有針,得小心。

  王夫人和王熙鳳是賈家媳婦,她們給,都要衡量,給少了丟王家的面子,給多了,丟了自己和賈家的面子,所以她們尤其是王熙鳳,都是一再強調就是些平常的東西,上城看親戚一趟,可不敢大肆張揚顯擺,雖然那東西,劉姥姥一輩子也沒見過,但人情是這個樣子的,好不好的,聰明人都清楚。

  薛姨媽雖然不算特別精明,但不是有寶釵呢嘛,於是娘倆一合計,這禮不能用,這錢也不能給,咱是客人,得要臉面,就裝作不知道好了,反正喫飯時大家也都笑了,不差薛姨媽一個。真要接濟,改天再說,至於具體是什麼時候,就和咱平時說的一個樣,下次請你喫飯啊(文/宛如清揚)


劉姥姥從賈府得到了滿滿的收穫,賈母、王夫人、鳳姐、平兒、鴛鴦,都給她送錢送物,就連寶玉也把從妙玉那裡拿來的成窯茶杯送給了劉姥姥。但薛姨媽並沒有給劉姥姥任何禮物,為什麼呢?

原因倒也簡單,因為沒必要呀。

首先,薛姨媽包括王夫人一家,和劉姥姥並沒有親緣關係。劉姥姥的女婿王狗兒的祖父做過一個小小的京官,和王夫人的父親認識。因為貪圖王家勢利,就連了宗,認作侄兒。可見,這所謂的同宗本來就沒有血緣關係。要不是王狗兒剛好娶了劉姥姥的女兒,那這京城四大家族之一的王家,以及跟王家有姻親關係的賈家、薛家,更是跟劉姥姥沒有一絲一毫的關聯。

劉姥姥和薛姨媽之間如果要論親戚,就是這種七拐八彎才勉強扯上的關係。如此疏遠的關係,早已超出薛姨媽在親戚往來的禮儀上需要有所表示的範圍了。

其次,在這一門生拉硬拽認來的親戚中,劉姥姥真正認識的只有王夫人。相比之下,薛姨媽和劉姥姥的關係其實就是陌生人。

書中交代很清楚,當初王成祖上攀附王家,認作同宗時,王家只有王夫人以及王夫人的大哥也就是鳳姐的父親「隨在京中」,知道有這麼一門「連宗之族」,其他人都不知道有這麼一門認來的親戚。而劉姥姥和女兒曾經上門拜訪過,當時也只是和王夫人有過接觸。劉姥姥對女婿是這麼說的:

「……想當初我和女兒還去過一遭。他們家的二小姐著實響快,會待人,倒不拿大。如今現是榮國府賈二老爺的夫人。聽得說,如今上了年紀,越發憐貧恤老,最愛齋僧敬道,舍米舍錢的。如今王府雖升了邊任,只怕這二姑太太還認得咱們。」

顯然,在王家,王夫人這一輩裏,知道有這麼一門「同宗」的窮親戚的,只有王夫人和鳳姐的父親,薛姨媽是不知情的。

王夫人不但知情,而且在還沒有出嫁前,就接觸過這門窮親戚的代表劉姥姥,那也算上是幾十年前的「故交」了。這次劉姥姥再次「訪親」,當然也只能借王夫人的名頭。既然對於劉姥姥來說,王夫人就是這門貴親戚的代表,那麼對這門「親戚」關係的存在以及劉姥姥本人都一無所知的薛姨媽,自然不必再出頭。

最後,劉姥姥這次訪親,名義上是拜訪王氏親戚,實際上是拜訪賈府。作為主人接待並回饋劉姥姥的是賈家,薛姨媽作為賈家的客人,不必也不宜以主家姿態饋贈劉姥姥。

劉姥姥隔了幾十年再來拜訪王夫人,而王夫人已經是賈府女主人之一,劉姥姥此舉實際上就等於把要走的「親戚」巧妙地從王家換成了賈家。所以不但王夫人對劉姥姥有所表示,賈母和鳳姐等也都把她當作親戚來接待。不管實際上是否看得起這樣生硬攀附的窮親戚,但作為大戶人家,憐老恤貧和禮數周全的姿態是必須有的。

薛姨媽雖然是王家小姐出身,但前面說了,她本來就不知道劉姥姥這門親戚的存在。現在她是薛家的女主人,代表的是薛家而不是王家,在賈府嚴格來說她也是客人,這樣的身份自然是既不適宜、也沒必要越俎代庖去代表主人接待另一位客人。

當然,如果劉姥姥上薛家認親,那又是另一種說法。不過劉姥姥顯然不會那麼做,畢竟她和薛姨媽沒交情。同樣,對這樣一位既沒有交情也沒有實際利用價值的七拐八彎的「親戚」,薛姨媽當然不必節外生枝去籠絡。

以上是頭條號「海闊天空詩酒花」的回答。歡迎在今日頭條APP關注「海闊天空詩酒花」,圖文、問答、視頻,海闊天空隨便聊。


謝謝邀請!

《紅樓夢》四大家族「賈、史、王、薛」中的王家,是王夫人、薛姨媽和王熙鳳的孃家,劉老老女婿王家,祖上曾與王夫人的父親連過宗,第六回講只有王夫人的大兄、王夫人的父親和王夫人隨在京的知道有此一門遠族,餘者也皆不知,薛姨媽儘管是王夫人的妹妹,但不知道有這門親戚,所以並未有來往,更談不上接濟了。

劉老老的女婿叫狗兒,父親名王成,王成父親做過小小的京官,與王夫人父親認識,因貪王家勢利,便連了宗,認作侄兒。劉老老和女兒曾到過王家,那時王家二小姐即王夫人負責接待,「著實爽快會待人」,「不拿大」不擺架子,每次都會接濟他們。

金陵王家長子王子滕初任京營節度使,後升九省統制,旋升九省都檢點,是王夫人、薛姨媽、王子勝之兄。王成因家業蕭條搬出城外鄉村居住,而王夫人、薛姨媽相繼出嫁,王夫人父親、王成父親及王成也相繼去世,兩家再沒來往。包括薛姨媽、王熙鳳都不認識這門曾連過宗的親戚。

劉老老抓住王夫人這條線索,來到賈家走親戚,王熙鳳經報告王夫人,得到確認和指示:「當年他們祖和太老爺在一處做官,因連了宗。這幾年不大走動。當時他們來了,卻也從沒空過;如今來瞧我們,也是他的好意,別簡慢了。」讓王熙鳳裁奪,王熙鳳就給了劉老老二十兩錢子,相當於莊稼人一年的生活費了。

次年劉老老莊稼收成了,揀了新鮮蔬果尖貨送到賈府,又被賈母看上,想找個積古老人家說話,劉老老算是成功攀上賈家這門親戚了。

但劉老老與薛姨媽並不很熟絡,有賈母、王夫人在,有王熙鳳作為賈府管家負責安排送銀子、禮物給劉老老,薛姨媽自然不會主動與窮親戚拉關係,並接濟劉老老一家老少了。但是連鴛鴦都知道窮苦人家不容易,送劉老老幾件舊衣裳,薛姨媽毫無表示,著實有點不近人情。


劉姥姥的女婿狗兒的先祖和王夫人的父親聯宗,他們屬於一家子。

薛姨媽是王夫人的妹妹,劉姥姥和王夫人是什麼關係,就和薛姨媽什麼關係。

劉姥姥進賈府是投奔王夫人,希圖王夫人幫襯一下。劉姥姥第一次進賈府,王夫人沒搭理,只是讓王熙鳳處理。王熙鳳忖度王夫人的態度,對劉姥姥不冷不熱,客客氣氣地用20兩銀子一吊錢打發走了劉姥姥。劉姥姥這次來,薛姨媽不知道,不資助有情可原。

劉姥姥二次進賈府,薛姨媽就知道了劉姥姥與自己的關係,王夫人,王熙鳳和賈母要麼給錢,要麼給東西,劉姥姥滿載而歸。可是薛姨媽一毛不拔。這次薛姨媽的行為就讓人對她的為人打上問號。

當然了,薛姨媽是否資助劉姥姥,她自己有權力。不資助劉姥姥,我們也無權指責薛姨媽。不過,通過這件事驗證了一件事。即,薛姨媽摳門。

薛姨媽來到賈府,總是參加賈府的各種聚會。請她,她來;不請他,她也來。例如廬雪庵烤鹿肉那回,她就不請自到。賈母和王熙鳳聯手讓薛姨媽請客,薛姨媽也沒有痛快地答應請客。

薛姨媽住在賈府多年,雖然喫喝自己花錢,可是房子是賈府的,水是賈府的。這些錢也不少了,薛姨媽從未給過錢。

寶玉這樣一個什麼事都不管的富貴閑人,都看出來薛姨媽小氣,摳門。可見薛姨媽的確摳門。

香菱的石榴裙弄髒了,寶玉說:「姨媽老人家嘴碎,饒這麼樣,我還聽見常說你們不知過日子,只會遭踏東西,不知惜福呢。這叫姨媽看見了,又說一個不清」。寶玉清楚姨媽愛嘮叨,他怕香菱回家後被薛姨媽責罵,讓襲人把自己的裙子和香菱的裙子換了。

以薛家的實力,就算大不如前,就算一天浪費十條,也可以,不至於為一條裙子嘮嘮叨叨。可是薛姨媽就是這樣一個人。她對錢的態度與邢夫人類似——捨不得錢??。

潤楊閬苑恭候您多時了!歡迎關注,轉發!歡迎留言探討!


很多人在讀《紅樓夢》的時候都對薛姨媽不接濟劉姥姥頗有微詞。認為薛姨媽家裡那麼有錢,卻不願意接濟一個窮苦的老太太,實在是沒有善心。

其實這種看法是不對的。

我們知道薛姨媽是借住在賈家裡的。也算是投靠,只不過是經濟上獨立,不讓賈府供應喫穿用度。

而劉姥姥雖然表面上是投靠王夫人,但實際上她到底還是去了賈府。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劉姥姥和薛姨媽是同等的,都是賈府的客人。只不過一個是尊貴的,一個是低賤的。

劉姥姥的投奔,對於王夫人和鳳姐,甚至於薛姨媽和薛寶釵來說都是一件打臉的事。她們根本就沒把劉姥姥當成親戚,在她們心目中,根本就沒有劉姥姥這個親戚——的確,劉姥姥確實也算不上親戚。

所以王熙鳳才和鴛鴦一起戲弄劉姥姥,以博得賈母和眾小姐的歡心。

這都是當事人心知肚明的。

回到題目上來。薛姨媽於情於理都不應該給劉姥姥錢。

第一,她和劉姥姥都是賈府的客人,她沒有資格給劉姥姥錢。如果她連這點規矩都不懂,怎麼在賈府混呢?

第二,她從來也沒把劉姥姥當成親戚,劉姥姥也沒有投奔她,所以她也沒有必要周濟劉姥姥!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