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中刚好有笔预算想捐出做公益,加上每年都会参加几次路跑赛来健身兼娱乐,于是陆续上网报名了7场在年底10月后举行的公益路跑赛(3~14km)(*)在这过程中恰巧看到"2017 台北马拉松"抽签报名的资讯,想说之前想挑战半马都阴错阳差没能执行,于是抱著好玩、凑热闹的心态去登记抽签~21km半程马拉松参赛权 ...     

 

当时心想自己的签运通常不太好,不会运气那么好抽到这场热门赛事吧!?   

但莫非定律说:「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果真,9/18 收到抽签结果通知~参赛资格:"正取" !  

OMG! 竟然抽~~!!! 这难道是所谓新手的好运!?  

当下,没有放弃,选择去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12/17) ~

乖乖去练跑,只求能在大会规定21km / 3小时内完赛,不要被回收车载走 ...  

(当时慢跑PB: 12.5km, 1:30:47)

 

 

21Km 半马自主训练

 

这次自主训练,用Nike Run Club APP设定13周半马训练计划练跑 (APP是方便记录练跑里程数,但后来发现此版APP纪录里程数比实际略多、不精确,只供参考用。)

因为今年秋冬常下雨,除非遇到公益路跑参赛日(**),不想虐待自己在雨中慢跑,只要天气好,每周至少会完成: 长跑 + 恢复跑(短跑) or 速度跑 练习各一次,及APP计划排的可在家中作的   (Nike Training) 核心训练。

 

1周:   长跑距离由10km开始热身。

2周: 长跑距离15km。原本只打算跑12km结果越跑越顺,直到近15km因脚掌稍微抽筋、无知觉,才停下来。这次抽筋经验(第一次发生)让我警觉长跑过程中适时补充盐分、电解质的重要性(***)

3~9周: 长跑距离12~15km

10~13周: 长跑距离18~21km。第一次跑21km时,到15km左右开始觉得没力、肚子饿,因为还有6km要跑,只好赶快停下来去吃东西补充体力,再回来继续跑完。之后只要是跑距 >/=14km 就会注意热量的补充(***)

 

 

"2017 台北马拉松" 初半马完赛

 

在完成对我来说算是有点操的半马训练后 (其实完成率只有七成左右)

终于来到 12/17 "2017 台北马拉松" 开赛日。

 

6:30左右,在11度低温、小雨中,来到台北市政府前广场, 

即便全马已开跑,现场参赛者还是很多,果真是北台湾的热门赛事,

匆忙在拥挤、混乱形况下完成寄物后,

赶紧穿上雨衣(挡雨兼御寒) 伸展四肢暖身等待开跑。

 

7:00 半马组鸣枪起跑,因为自己是D(三小时内完赛组)

将近10分钟后才轮到自己出起跑点 (人太多了跑不起来)

之后就在人挤人当中慢~慢跑,沿途欣赏北市清晨风光,

有瞄到被记者包围的熊赞和??? (事后看新闻是熊赞和柯P来加油的!?)

跑到34公里左右身体开始发热流汗、雨渐停,

于是将雨衣脱下、折卷塞到腰袋 (以防之后下雨需要再穿)

 

在这寒流来袭的清晨,赛道旁有民众帮忙加油,颇令人开心、振奋!

而四周国内外跑者,看起来都很有斗志、奋力向前跑!

 

沿途大会补给中规中矩、还满充裕的,每站都会停下吃喝点东西再继续跑。

(赛后回想,当时天气冷想说要补充能量,每站都会吃些饼干、香蕉,热量累积下来也真是不少,难怪赛后不太饿,以后不一定要每站都吃、但还是要补充水分、盐分、电解质。)

赛道中后段,有看到帮忙喷类似肌乐的服务,(自己没去喷但好奇喷过会比较好跑吗?)

也开始陆续看到有人到路旁拉筋、伸展、或是当步兵 ….

这时开始庆幸自己有先在赛前作半马训练。

 

不过途中全马、半马赛道分道、分流未提早标示/预告,或等跑到分流点才标示、口头告知,有时来不及反应、须转头看周遭跑者号码布是否为同组、以确认没跑错...  

(希望下次可以改进,让赛事更加完善。)

 

这场赛事从起跑到将近终点跑道都很拥挤   (不知是否因自己同等级的跑友众多)

直到终点前500公尺左右人才比较少、可以冲刺跑回终点  ~

终于,顺利完成我的初半马!   

 

完赛成绩 ~ 晶片时间 :  02:37:01

                                 (下次半马沿途少吃喝几站、加把劲有机会可破02:30:00 )

 

呵呵,进入慢跑生涯的新里程碑了!  (不知何时会想不开去挑战全马... )  

 

 

<附注>

 

(*) 参加公益路跑赛,会优先选捐款(报名费)比例高的、且认同的捐赠团体。如此,即便因故没能去参赛,也不会觉得浪费、可惜了。

 

(**) 在这三个月练跑中,若遇到之前提到已报名的公益路跑赛,就会将它们结合一起跑,所以跑步范围除住家附近运动公园,还扩及到大台北地区的各路跑场地,多了些变化,美中不足的是几乎每场都遇到雨天、甚至是寒流,真是有点怕到了。(唯一一场在晴空下跑的赛事是12/23 ADA慈善圣诞路跑12K)

=>  难道是上天已知12/17气候不佳,所以冥冥之中安排让我预习、熟悉在雨中慢跑!?

 

(***) 关于长跑的饮食摄取:  

上网&看书研究,要避免抽筋,除跑前、后做伸展操,长跑前/过程中可补充盐分、电解质、钙质、水等,同时吃些有热量的饮食补充体力。

在台北马拉松运动博览会听专家说: 赛跑前/至少前一日,少摄取红肉(原因:忘了)、高纤维食物(原因:会促进肠胃蠕动、上大号)很多国外马拉松选手在赛前晚餐只吃义大利面补充糖分、肝糖。

 

几次练跑下来,自己后来习惯:

若跑 </=12km,通常每5km左右会补充水分。

若跑 >/=14km,除每5km左右会补充水分或运动饮料,10km左右会吃点东西(如酸梅干、坚果巧克力等)补充盐分、电解质、热量/体力。

参赛时,原则上只要有大会补给站,都会停下吃喝点东西再继续跑。(因为是追求健康的跑者,不想虐待自己去冲速度,只求完赛或突破PB就满足了 :P )

 

有时长跑前,会泡杯黑芝麻糊饮(冲泡包,会再加啤酒酵母、奇亚籽) 来喝,想说它摄取方便、吸收速度相对快、富含钙质、多种维生素、油脂和糖分等可满足长跑补充各类能量的需求。

(12/17半马赛前早餐: 先在家喝黑芝麻糊 + (便利商店买的鲑鱼御饭团)

 

总之,以这样的方式补充能量后,没有再发生跑步中抽筋、或体力不支的情况。

 

不过,这次练跑目的是要在三小时内跑完21km,过程中饮食没特别控制,糖类摄取上据说长跑需要糖类补充体能所以较不节制 (原本练跑前已实施10个月的低糖饮食),三个月练跑半马下来没瘦反而胖了2Kg! (=>这应该可作为若要瘦身只运动但饮食没控制可能会导致失败的最佳例证吧。)  ><"  

 

 

20171231_021251.jpg

20171231_024954.jp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