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布吶吶



最近,德雲社演員吳帥因爲衆籌治病的事情鬧的沸沸揚揚。


“德雲社弟子”“衆籌100萬”這樣的字眼,一時間還是把德雲社和郭德綱推向了風口浪尖。


有些人紛紛喊話郭德綱出來捐款:你徒弟跑出來衆籌,真的缺錢嗎?衆籌治病,你幹嘛去了?你郭德綱不管嗎?


質疑批判撲面而來……


在事件發酵後48小時,德雲社終於做出了迴應:


       

這則聲明一出,衆籌是徒弟小兩口私人行爲,無論對錯,事後得知也努力去溝通了,他和德雲社錢也捐過了。網友也都開始紛紛站隊郭德綱:


“相對於社會上的更多公司,德雲社已經很有人情味了。別再道德綁架了。”


“在許多公司工作病了,估計老闆只會開了你……”


……

這些年,質疑聲也好,支持聲也罷,郭德綱早就看淡了。


這些年來,他一直飽受爭議。只要和他搭上點關係,就會莫名其妙被推到風口浪尖。


原因很簡單,只因爲這人就叫郭德綱。可諷刺的是,幾十年前,人們對他 可不是這樣的。


01

 第一次北漂掛了 


1973年,郭德綱出生於天津。


他的父親是一名警察,母親身體又不太好。


由於沒有時間照顧孩子,父親就經常把他扔在家附近的一個戲園子裏。


       

從小耳濡目染,讓他對曲藝產生了很大的興趣。十幾歲的時候,他的相聲就說得有模有樣了。


後來,他初中畢業,索性就不上學了。他想學相聲,想早點出名。


具體怎麼辦呢?


那就先北漂吧。


於是,年僅15歲的郭德綱,第一次踏上了北漂的旅程。


      

他考上了北京一個文工團。


得知結果後,他興奮地一夜沒睡着,想着馬上就可以成大腕兒了。


不過,他的夢馬上就碎了。


原來,他在文工團裏只不過是一個負責撿場的臨時工。說白了就是各種打雜,連個露臉的機會也沒有。


苦苦熬了兩三年,郭德綱的心徹底涼涼了。


算了,從哪來滾哪去吧。


於是,第一次北漂,就這麼慘烈地掛了。


02

  創業失敗,老婆沒了 


回到天津後,他在小劇場搭班唱戲。


在這裏,遇到了前妻胡中惠。兩人迅速投入愛河,相識半年就結婚了。

             

有了兒子之後,生活的擔子更重了。


正好,那段時間北漂的風又颳了起來。郭德綱咬咬牙,再去北京碰碰運氣吧。


於是,第二次北漂又開始了。


當時,郭德綱身上總共就帶了100多塊錢。他在前門外找了一家最便宜的賓館,但是住一宿依然要18塊錢。


不到一週錢就花完了,他就又灰頭土臉的回來了。


第二次北漂,又這麼慘烈地掛了。

              

回到天津後,郭德綱一肚子憋屈。終於,他決定自己弄一個劇場。


他在天津第二文化宮附近包了一個場地,每個月光是租金,就要5000。


可是,關鍵問題出現了。


根本沒人來聽相聲。

          


沒幾個月,劇場便關門大吉。賠了好幾萬不說,家裏的房子也不得不賣了還債。


這件事也成了婚姻破裂的導火索,沒多久胡中惠就和郭德綱離婚了。


那時候的郭德綱,還不到23歲。


人生沒有起,只有落。

03

  老闆跑路,身無分文  


錢沒了,老婆也沒了。


眼下只有一個字能代表郭德綱的心聲了——衰!


走投無路的郭德綱,使勁掐了一下大腿:“大不了,再去北京!”


於是1995年,郭德綱又開啓了第三次北漂之旅。


剛到北京的時候,他住在青塔。屋外堆滿了垃圾,臭氣熏天,根本不像人住的地方。


他經常交不起房租,這時候房東就在外邊咣咣砸門。


郭德綱嚇得躲在屋裏,一聲不吭。

       

後來,他又搬到了大興的黃村。


那時候,在蒲黃榆有個小評劇團,他跟着小劇團唱戲。


當時老闆承諾一個月給他1千的工資,可是唱了倆月,老闆愣是一分錢沒給。

       

沒有收入的郭德綱幾乎吃不上飯,他就自制了一份頂餓食譜。


他到市場買了一捆大蔥,再買點掛麪。等麪條都煮爛了,成一鍋糊糊了,他就拿蔥就着吃。


爲了省錢,他每天早晨蹬着一輛破自行車,去20公里外的小劇團趕場唱戲。


後來自行車實在爛的騎不動了,他就改坐公交車。

      


有一天,散戲晚了,末班車也走了。正好,路邊有一個趴活的黑車,問他去哪?


郭德綱說,“去大興。”


司機爽快地說,“咱走吧。”


郭德綱又接着說,“我沒錢,就兩塊多,我有一表給你吧。”


司機一聽,立馬扭頭就走了。

       

真是,2塊錢難倒英雄漢。無奈,他只好走着回家。一邊走,一邊哭。


這也是郭德綱來北京第一次哭。


凌晨4點鐘,他終於到家了,而腳上全是血泡。


04

  愛情來了 


後來,郭德綱離開了蒲黃榆的小劇團。


一次,他無意中來到了京味茶館,被老闆留下來說相聲。這其中,還有相聲界前輩張文順以及相聲演員李菁。


1998年,老闆不再經營京味茶樓了。


郭德綱就和張文順、李菁一起創辦了“北京相聲大會”,也就是如今德雲社的前身。


      

可是,和當初創辦時的豪言壯語不同。


生意那是相當慘淡。


爲了生計,他經常到大街上發傳單,想把路人拉到劇場聽他們說相聲。


有次,全體演員在門口喊了半天只迎來一位客人。中途那客人還接了一個電話,演出也要跟着停下來。

         

德雲社的收入根本支撐不了日常的開銷,郭德綱只好四處接活。


一次跟團演出的時候,他認識了第二任妻子王惠。


王惠是商人之家的千金,從小錦衣玉食。20歲的時候,她就已經是天津衛的曲壇名角。


此時的郭德綱用自己的話來說:“王惠出名的時候,我嘛也不是!”


懸殊如此之大的兩人,就這樣相愛了。

             


當然,這也遭到了王惠家人的強烈反對。


父親指着王惠的鼻子說,“你眼瞎嗎?怎麼找了一個二婚的!。”


可是王惠依舊義無反顧地跟着郭德綱,來到北京。


王惠喜歡吃涮肉,郭德綱就把所有錢掏出來,給她買肉吃,自己一口也捨不得吃。


2003年,就在德雲社快要倒閉的時候,王惠她把戒指、項鍊之類的首飾都拿去當了,甚至她父親買給她的車也賣了。

        

05

  做“狗”都沒人要 


可即便這樣,也只能是杯水車薪。


郭德綱馬不停蹄地四處接活,但也沒有好的演出機會,收入更是寥寥無幾。


畢竟相聲這行不單要有相聲底子,而且還講究師承輩分。若不投靠在名師門下,根本沒有人願意賞你飯吃。


郭德綱四處求師拜藝,點頭哈腰。

              

但野路子出身的他,顯然遭到了一通嫌棄。


壓根沒人願意正臉瞧他!


用郭德綱的話說就是:“給人當狗都不要!”


“但凡一個有文化的人說一句:‘讓他來’,留在手底下當個馬仔,我就認投了呀。我願意給你當狗,你不要,非把我轟出去。

             

就在郭德綱走投無路的時候,一個關鍵人物出現了。


他就是侯耀文。


侯耀文不顧同行的勸阻,頂着巨大的壓力,執意收下郭德綱爲徒弟。


他說,“我們的相聲隊伍應該團結,要給孩子一碗飯吃。”


終於,郭德綱師出有門。


       

郭德綱曾說,師“傅”可以有幾十個,今天和他學評劇,明天跟着他學梆子,但師“父”只有一個,那就是侯耀文。


之後,德雲社有了于謙的加入,事業就這樣一步步往上走。


後來侯耀文因病去世,在恩師的葬禮上,郭德綱將頭磕得“咚咚”作響。


他一聲聲喊着,“師父,我們來了”。


痛哭流涕,長跪不起。

              

06

  “郭德綱,你一輩子都紅不了!” 


古話說的好:否極泰來。


2005年,對郭德綱和德雲社來說,是意義非凡的一年。


那一年,一些媒體人到天橋樂劇場看了郭德剛的相聲。看完之後,立馬被圈粉,成爲第一批“綱絲”。


當時的媒體把他定義成“草根英雄”、“相聲奇人”。


在媒體的蜂擁報道下,郭德綱火了。火爆場面,堪比當年的超女。


德雲社開始場場滿座,一票難求。很多人甚至半夜兩三點鐘,開始就在德雲社門口排隊搶票。


       

走紅之後,郭德綱接到了一個電話,是那個綜藝節目的製片人打來的。


製片人問,那個火爆全國的說相聲的人是你嗎,還是和你同名?


當得到確定的答案之後。


製片人相當吃驚。


因爲曾有人告訴他,千萬別用郭德綱,他一輩子紅不了!


       

有句話說,人紅是非多。


火了之後的郭德綱,日子依舊不太平。


鋪天蓋地的誹謗,污衊,謠言鋪面而來,連打開報紙都是罵他的。


還有人公開表態,郭德綱就是一個泡沫,沒幾天就完了。


面對種種爭議,郭德綱無法還嘴。


後來也就慢慢想通了:


有人說我變了,其實我原來什麼樣現在還什麼樣。只不過原來在井裏一身泥,有人在井邊看我,覺得挺好玩。


後來我上來了,洗乾淨換身衣服開車走了,井邊這人說我膨脹了。

其實不是我膨脹,是他失落了。



07

 不知我的苦,就別勸我大度 


回看20年前的經歷。


郭德綱真的是步步血,聲聲淚走到今天。


郭麒麟18歲的時候,郭德綱給他寫了一封家書:


江湖險,人心更險。

既落江湖內,便是薄命人。

有人誇你,別信;有人罵你,別聽。

登天難,求人更難。黃連苦,無錢更苦。

……

簡單幾句話,背後卻道出20年沉浮的心酸。


他說,不知我的苦,就別勸我大度。

       

              

郭德綱三進三出北京,歷經種種磨難,遭受種種非議,纔有現在的自己。


他說自己這輩子吃的苦,都快頂上別人十輩子了。


是的,郭德綱不是一個完美的人。還有人說,他身上總有“流氓”的氣息。


但是窮苦出身的他最講義氣,明是非。


他帶着德雲社400多號人一路打拼走到現在。要說“情”這個字,他真的做到了仁至義盡。


吳帥生病,他第一時間就去看他,捐款。如果不是衆籌事件弄得沸沸揚揚,他也許不會公開自己爲別人默默付出的一切。


(來源 | 新浪娛樂)


說白了,幫人是情分,不幫是本分。


試問,如果你現在生病了,你的老闆會給你錢看病嗎?如果你的老闆做不到,又憑什麼要求郭德綱這麼做?


楊絳先生在《走到人生邊》寫過一段話: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人世間,人生一世實在是夠苦的。你存心做一個與世無爭的老實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


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擠你。你大度退讓,人家就侵犯你、損害你。你要保護自己,就不得不時刻防禦。

       

每個人也都會經歷人生的至暗時刻,伸開五指,眼前只有漆黑。


彷徨,無助,掙扎,孤獨。在這個社會,想要不被欺負,你唯有讓自己強大。


我一直很好奇,郭德綱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


誠然他有很多缺點,但這不能掩蓋他的優點,從他3次北漂,23歲賣房還債、錢沒了老婆走了,再婚再創業,每天一碗大蔥掛麪到現在,試問,多少人能做到呢?


所以,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郭德綱,是個人物。




看更多走心文章

請長按下方圖片掃碼關注

視 覺 志

郭德綱

你真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