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宝宝也需要大量的水,但由于孩子年龄还小,难以表达自己口渴了,因此家长要学会观察,并及时给宝宝补充水分。

  一、宝宝的饮水量需看哺乳方式与年龄

  对如果是母乳喂养,无需再额外补充水分,因为母乳中就含有大量水分。奶粉喂养的宝宝可适当喂水,1-3个月每天喝水三到四次,每次30-50ml,4个月时,每天喂水次数3-4次,每次喝水量在50-100ml,等到1岁之后,宝宝活动量增加的同时喝水量也在增加,每天喝水三次,每次饮水量在100-200ml。

  二、宝宝是否需要喝水,需家长细心观察

  1.宝宝睡眠是否正常

  如果宝宝总是睡眠不佳,哭闹不止(没有到喂奶时间),那么就说明要给宝宝补水。

  2.宝宝排尿情况

  正常情况下,1岁以下的宝宝每天排尿次数在6-8次,年龄稍微大点,排尿次数在4-5次。如果宝宝每天排尿次数低于这个数值,且排尿量少,颜色黄尿味重,那说明宝宝缺水。

  3.其他表现

  宝宝心情不好,时不时舔嘴唇,哭泣时没有眼泪流出,身体体温较高,这些都说明宝宝缺水。

  选择正确时机,科学给宝宝喂水

  1.玩耍后

  宝宝在玩耍时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出汗量也比较大,容易感觉到口渴,这时候妈妈要及时给宝宝喝水。

  2.生病时

  宝宝生病时要及时补水。除正常喂奶外,家长也要适当给孩子喝水,宝宝哭闹之后,也要及时补充水分。

  3.两次喂奶中间

  在两次喂奶间隙适当给宝宝喝点水,炎热夏季或是寒冷干燥的冬季更要如此。

  4.洗澡后

  对于宝宝来说,洗澡也会消耗身体里面的水分,因此,家长在给宝宝洗澡后要立即补充水分。

  给宝宝补水,家长需注意这几点

  1.喂奶前不要给宝宝喝水

  喂奶前不要给宝宝喝水,这样会影响宝宝食欲。最好的做法是在喂奶前半小时喝水,这样可以促进消化。

  2.白开水最佳

  白开水不仅能补充宝宝身体所缺失的水分,还具有散热、调节体内电解质平衡的作用。家长可以每次给宝宝喝10-20ml的水,慢慢加到50ml/次。

  3.睡前不要喂水

  宝宝肾脏功能还不是很完善,夜里有排尿的行为,如果这时候再给宝宝喝水,容易加重肾脏负担,增加排尿次数,影响宝宝睡眠质量。

  4.味道要淡

  果汁之类辅食,记得要用白开水稀释,味道变淡,这样有益于孩子的味觉发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