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我記得當時看這本書只用了5個小時,倒不是囫圇吞棗,是難得的「名著」中光靠情節就可以吸引人讀下去的書。看完後也就只記得了這句名言。「六便士」是金錢,是現實,「月亮」是追求,是理想。顧名思義,大部分人只是為了生活奔波,忘記了自己的理想。

書中塑造了一個過了40年「六便士」的生活,在生命剩下的15年卻拋棄一切身份、地位、金錢、榮譽、社會關係、物質文明,去追尋「月亮」的主人公。當然這不是本勵志小說。沒有普遍認知的「六便士」類型的成功,主人公查爾斯的「月亮」只會給他帶來不斷的噩運。他身染重疾,雙目失明,終於畫出了自己的「月亮」,那副巨幅壁畫,卻囑咐自己的土著妻子,在自己死後付之一炬。這個故事本身就是一個「月亮」似的傳奇。

毛姆寫出這個故事,相信也是在構建一個理想中的自己,能夠不被任何世俗所束縛,去追求自己心中的藝術。並能怡然自得。可問題是,作者自己也為「六便士」所累。何況我們芸芸眾生,大部分人不是看不到月亮,誰心裡沒有理想,但月光始終照不進現實,因為你得活著,你得有六便士。尤其是中國的年輕人,多的不提,一個房子遮住了多少理想的月光。哪怕是主人公查爾斯,追逐月亮的過程中貧困潦倒,2次差點死亡,之所以能倖免於難繼續看月亮,還不是用的朋友的「六便士」。

所以我不太希望看完這本書的讀者矯枉過正,嚷著詩與遠方,放下一切該去承擔的責任,去追尋自己所謂的夢想,那是逃避現實。六便士很重要,他是看月亮的基礎。

本書於我的價值,是讓我有一種新的思考方式,通過一個脫胎於現實原型的虛擬人物查爾斯,讓我看到原來真的存在這種對理想瘋狂的熱烈。能夠喚醒我心中沉睡的月亮,能夠警醒自己,低頭撿六便士的時間夠長了,該抬頭看看月亮了。相信大部分人和我一樣,不是小說主人公那樣純粹的藝術家,普通人就得考慮生存,其次纔是生活。但我們的時間是有冗餘的,我們並不是所有的時間都在撿六便士,還有大部分的時間你既沒有看月亮,也沒有看六便士,而是看著你的手機、朋友圈、遊戲等等。我們可以把這部分時間拿出來一點去看月亮。

時刻提醒我撿六便士的同時,是可以抬頭看月亮的。這就是這本書給我帶來的。


該書描述了一個原本平凡的倫敦證券經紀人思特里克蘭德,突然著了藝術的魔,拋妻棄子,絕棄了旁人看來優裕美滿的生活,奔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島,用圓筆譜寫出自己光輝燦爛的生命,把生命的價值全部注入絢爛的畫布的故事。

書中經典語錄耐人尋味。

滿地都是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我用盡了全力,過著平凡的一生。


《月亮與六便士》——抵達自己的內心深處

《月亮與六便士》這本書,大多數人將它理解為對詩和遠方的追尋。當大多數人只是在等待戈多,故事裡的作者已放下他的中產生活,去追逐了他的理想。

這本書於1919年出版,在這本書出版的前兩三年,作者自身也去了南太平洋的一個島嶼,據說曾經去那的還有拋棄現實生活的高更,因此也有人說這本書是以高更為原型創作的。

寫這本書的時候,世界正處於工業化革命的浪潮中,相對於傳統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社會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人們一邊圇於傳統對生活的定義,希望穩定。另一方面,為了搶佔更多財富,資本擴展掠奪肆無忌憚的進行。

於是,作者筆下的多篇小說以英法等國為題材,揭露了人性的諸多弱點和善惡面。而面對工業化革命一面給人類帶來的進步,及其發展的不可逆轉性。作者決定將自己的人物脫離社會複雜的關係中,選擇逃離,而追求人性的自我完善和超然物外,因此這部小說中的主人公對造成自身孤獨的外在世界也冷眼相看,追求孤獨的完美。

在《月亮與六便士》這篇小說中,沒有接受過一天美術教育的查爾斯·斯特里克蘭,放棄衣食無憂、有望躋身上層社會的經濟人身份,年近四十歲隻身拋棄家庭和孩子,一人前往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島。

而有趣的是,人們對他逃離本身的猜想,尤其是來自於他妻子的猜想,是他一定外面有了新的人,才拋棄現下安逸的生活。沒有人相信他單純的只是為了去畫畫,這在正常人的思維中不可思議。

而同樣有趣的是他的畫也並不為人欣賞,唯一欣賞他的畫,忠實擁護他的是另一個畫家查爾斯·斯特里克蘭,而這個畫家的寫實派纔是當時人們欣賞的風格。如果說這部小說的原型是高更,而為人們最熟知的抽象派畫家就是梵高、塞尚和高更,他們經歷都類似,在生前幾乎都沒有人欣賞他們的風格。反而是死後一畫難求,被重金拍賣。

塞尚的畫都顏色都很鮮明,用色大膽。在那個與工業社會隔絕的小島上,他不僅身體和內心重歸了自然之境。並且也找到一位相伴的人,那是一個對他完全沒有束縛的人,不像前面兩個以愛想綁架他的形象。

於是在這個島上,作者安排了主人公找到了自己最終的歸屬之地,既有無法簡單用語言描述的自然之美,也有人們淳樸的感情,對於藝術家來說,在這裡應該就是他的理想之地。以至在生命的瀕危之際,那一滿牆讓人震撼的畫被創作出,他又毫不可惜的讓人在他死後摧毀它。

外物於他而言,名利於他而言都隨著最初那次出走被拋下。剩下的漫長的這一路都是對自身的追尋。

而這對於一個真實的社會人來說太難。

這種極致的簡單和極致的純粹,看起來非常真實,但在一言一行中,當你在他面前時,他會撕開你言語背後的那些虛偽和假面,也是因為這些,很多人都覺得他怪異而無法理解。 用赤誠去面對自己的藝術,把所有的熱情注入到自己的繪畫之中,現實之中,他也只能活成藝術。

而說到底,人們往往很少能抵達自己的內心深處,並以最簡單和最炙熱的方式出發。也許正是因為無才渴望有,才會生出嚮往。

或許如作者言,我們每個人都孤獨地生活在世界上。誰都被囚禁在一座鐵塔裏,只能憑一些符號與人交流,但這些符號並沒有共同的價值,所以它們的意義模糊不定。我們可憐地想把心靈的珍寶傳遞給別人,但他們卻無力接受,因此我們只能踽踽獨行,雖然緊挨著,卻並不真正在一起,讀後感既無法瞭解別人,也不被別人所瞭解。我們就像身在異國他鄉的陌生人,對他們的語言知之甚少,想表達那些美妙而深刻的事物,只能侷限於會話指南上一點平庸的詞句。

所以人生的孤獨不言而喻,無論是追求理想的人,還是困於現實的人。只是遠方聽起來總給人美好的期待和嚮往。


這本書本人沒有看過,講不出書中的內容,查查網上只知是本長篇小說,英國作家所著,就不多言了,在此向看過這本長篇故事書的讀者們學習了,知道有這本長篇故事書,歡迎看過這本書的網友們來講講感悟了,謝謝。下面是網上書圖丶


只有自己去爭取誰也不會給你帶來什麼


夢想終歸是夢想,生活還是要奮鬥,生存還是要進行。


《月亮和六便士》沒有給我帶來什麼,我只不過擁有一絲冥冥的月光而已!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