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位於我國中部內陸、長江中游,與河南、陝西、重慶、湖南、江西、安徽等省區相鄰,省會爲武漢市。湖北歷史悠久,自夏商時期就已納入華夏版圖,春秋戰國時期以兩湖爲中心的楚國成爲當時最強大的諸侯國之一,並於荊湖大地創造了燦爛的楚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

  湖北自古河湖密佈,歷史上著名的“雲夢澤”就位於今湖北境內,現在湖北仍有“千湖之省”之稱。悠久的歷史以及河流密佈的自然條件使得湖北許多地名與水有關,直接以“江”爲名的縣現在仍有五個,均爲歷史悠久的千年古縣。

  潛江市,位於湖北省中南部、江漢平原腹地,是著名的“江漢油田”本部所在,現爲湖北省縣級市,享有地級市的行政權限,是由湖北省政府直轄的四個縣級行政區之一。

  潛江歷史悠久,自古就爲楚國腹地,秦滅楚後廣設郡縣,最早的華容縣、竟陵縣治所均位於今潛江境內。潛江作爲獨立建制出現在歷史舞臺上始於北宋初年(965年),以境內有河道分流漢水入長江而取“漢出爲潛”之意取名潛江。潛江設縣後先後爲江陵府、荊州府、承天府、安陸府等轄地,建國後屬荊州專區、荊州地區等,1988年撤縣爲縣級潛江市,1994年改由湖北省政府直轄。

  江陵縣,位於湖北省中南部、長江中游,現爲湖北省地級荊州市轄縣。江陵歷史悠久,爲楚都郢所在,秦滅楚後江陵不僅爲縣還曾爲府,江陵府爲唐宋時期以今荊州市區爲中心的大片地區,而江陵縣更是設於秦時,今荊州市區爲古江陵縣治所在。江陵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曾爲長江中游地區的政治中心,有“七省通衢”之稱。

  老河口市,位於湖北省西北部、漢江中游北岸,現爲湖北省縣級市,由地級襄陽市代管,老河口市因地處漢江故道而得名,有“襄鄖要道、秦楚通衢”之稱。

  老河口市歷史悠久,其市境古爲陰國,因地處荊山以北而得名,秦是境內就設陰縣等,北宋初(964年)於陰城鎮設光化軍,此爲光化之名作爲建制之始,有“光大王化”之意。建國後,光化縣與老河口鎮數次市、縣並置,1983年光化縣併入老河口市,光化之名自此消失。

  枝江市,位於湖北省中部偏西,是湖北省縣級市,由地級宜昌市代管。枝江地處長江中游、江漢平原西緣,是鄂西山區與江漢平原交接地帶,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爲三峽之末、荊江之首,素有"三峽門戶"、"川鄂咽喉"之稱。枝江歷史悠久,曾稱丹陽爲楚國早期國都,其漢朝時就已置縣,因“蜀江至此如喬木分枝”而稱枝江,爲湖北歷史名城、千年古縣。

  丹江口市,位於湖北省西北部,爲湖北省十堰市代管縣級市,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有“中國水都”之稱。丹陽口市山水相依,不僅有著名的丹江口水庫,還是我國道教名山武當山所在地。

  丹江口春秋戰國時就爲著名城邑,稱均陵,秦時於此設武當縣,隋唐時於此設州、郡,或稱武當郡、或稱均州,唐中期以後穩定爲均州,明初省武當縣入均州,武當不再作爲縣名。民國初廢州設縣,均州廢爲均縣,建國後由于丹江口大壩的興建,均州古城沉入江底,1983年均縣撤銷設縣級丹江口市。

  本文由滄海桑田史海沉鉤原創,歡迎關注、點贊,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