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是一幅精彩的畫卷,它不光戰爭宏大,而且涌現出了很多名士名將。

  三國之所以能這麼吸引人,完全是因爲故事典故層出不窮,人物個性各有特色。在人物刻畫中,曹操、劉備等人更是其中表率,曹操的多疑狡詐與劉備的仁和忠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在故事中,不光有猛士的氣概萬千,還有謀臣的運籌帷幄,大家在裏面都能找到自己所欣賞的地方。當我們在驚呼張飛長阪的武勇時,不一會又在沉浸在郭嘉的奇謀中。可以說是文臣武將的互相交鋒才使得故事如此精彩。

  諸葛亮做爲三國第一奇人,簡直是無所不能。他幫助劉備建立了蜀國的基業,在三國鼎立的局面中站穩了腳步。因此他自然被刻畫得神乎其神,而他的本領似乎也真的如這樣。戰爭中羽扇輕搖,強敵灰飛煙滅。

  那麼諸葛亮真的這麼厲害麼?在這點上我們是可以給予肯定的,因爲諸葛亮真的擁有非凡的軍事才能。從他長遠的規劃來看就知道了,他的戰略思想早已策劃了全局。

  諸葛亮這麼厲害,那他的老對手司馬懿是不是就是弱角呢?

  這樣想是不對的。司馬懿作爲魏國優秀的謀將可以說是決勝千里,智謀超羣的人才。

  武將之間的對決,比拼的是雙方的武藝。而謀將之間拼的則是膽大心細和思維靈活多變。在說到這裏就不得不提到赫赫有名的空城計。

  說到空城計,大家都能娓娓道來。諸葛亮端坐門樓撫琴,悠閒淡然。城門大開,將士兵化裝成百姓,由內而外的的打掃,絲毫不擔心大軍臨境,一副門洞大開,任君採擷的模樣。

  當司馬懿引軍到達城下時,被這異常的舉動唬住了,心裏煩了嘀咕,同時也禁止士兵進城,以免中了埋伏。因爲他知道諸葛亮素來謹慎,而這樣做必定是在誘他深入,因此下令撤軍。諸葛亮摸透了司馬懿狡猾多疑的心理,從而解決了危機,最終得以帶着殘部瀟灑而退。

  那麼司馬懿是真的害怕了,沒有發現這是諸葛亮在使空城計麼?

  其實不然,司馬懿早已看破了空城計!首先,諸葛亮剛失了街亭,在潰敗過程中,不能快速有效的調集兵士。而且即使諸葛亮真的調來了數萬大軍,司馬懿完全可以派一支偵查部隊進城前去偵查。

  如果擔心偵查受損,也可以找兩個弓箭手把諸葛亮射下來,給諸葛村夫來個透心涼。再不濟也可以先駐紮下來,如有異動再行打算,也不用撤軍啊。

  既然我們說空城計是失敗的,那司馬懿爲什麼不乘勝追擊一勞永逸呢?

  說來說去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政治問題。司馬懿之所以能帶兵於戰場之上,活躍在歷史的舞臺中,說白了還是因爲諸葛亮。他作爲魏國最大的敵人,曹家需要司馬懿來幫助魏國壓制諸葛亮。

  諸葛亮此時明顯已經進入了末路,如果迅速將其擊殺或者將其捕捉,對於曹丕來說,司馬懿也就喪失了他的價值。畢竟魏國現在唯一的大敵便是蜀國,而諸葛亮作爲其中的核心,一旦被殺那蜀國必然風雨飄搖,天下也再無魏國勁敵。

  曹丕雖然任用司馬懿,但每逢戰爭結束便會被收起兵符。飛鳥盡,良弓藏,曹家也會收回他賴以爲傲的權力和榮耀。一旦攻下,可能付出的是屬於自己和家族的一切,應此他不敢賭,所以退軍。

  而空城計真正的奧妙也不一定是書中寫的,諸葛亮認爲司馬懿生性多疑。在小編看來,作爲最後的對手,諸葛亮猜到他不敢也不能進城,他們誰都不敢賭,司馬懿最後退軍的結果可以說是雙贏。

  畢竟,只有諸葛亮活着,他才能更好的活着,這也是智者的智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