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死後為何獨託夢與吳用、花榮二人?

寫作常警;感謝頭條每位好友來訪和支持!謝謝大家來訪!

《水滸傳》最後一回中說到:武勝軍承宣使軍師吳用,自到任之後,常常心中不樂,每每思念宋公明相愛之心。忽一日,心情恍惚,寢寐不安。至夜,夢見宋江、李逵二人,扯住衣服,說道:「軍師,我等以忠義為主,替天行道,於心不曾負了天子。今朝廷賜飲藥酒,我死無辜。身亡之後,現已葬於楚州南門外蓼兒深處。軍師若想舊日之交情,可到墳塋,親來看視一遭。」吳用要問備細,撒然覺來,乃是南柯一夢。

吳用到了蓼兒窪遇到同樣被託夢的花榮,二人閑談一番敘舊,最後雙雙自縊而死。

其實當時還在世的梁山好漢還有小四十位,出去少數是輔助人員,像安道全、皇甫瑞、樂和等基本都沒有參加徵討方臘的戰役。真正的偏戰鬥人員還有吳用(軍師,排兵布陣)、呼延灼、花榮、阮小七、公孫勝、李俊、李應、朱仝、孫立、孫新、顧大嫂、黃信、朱武、童威、童猛、樊瑞、穆春、楊林。

這麼多的兄弟,只有吳用和花榮來蓼兒窪了,難道是宋江託夢了,剩下的沒有來?不可能吧,這些人都是一起打天下的兄弟,像阮小七、朱武、公孫勝等這都是梁山早期就上山的更不可能視而不見了。如此說來,宋江只是託夢於吳、花二人,這又是為何呢?

首先,宋江與這倆人關係好。雖說上了梁山『都是一般哥弟稱呼』,但是兄弟之間還有親的表的呢。吳用在晁蓋死後就一直以宋江馬首是瞻;花榮在宋江落難時曾捨命相救,是過命的交情,這吳用花榮顯然與宋江關係更近一些。本來,朱仝、李俊和宋江關係也是不錯的,但朱仝是小衙內被殺,被逼上梁山的,心中自然有芥蒂;李俊呢,對招安一事持反對意見的,後來也想劫掠東京,再回梁山落草;兩人與宋江的關係或多或少都有了裂痕。

所以書中也寫到:宋江自從與李逵別後,心中傷感,思念吳用、花榮,不得會面。到快死的時候,宋江心中想念的還是花榮和吳用。

其次,就是兩人當時所處的位置。吳用是武勝軍承宣使,是虛銜,但花榮的應天府兵馬都統制,確實有實權的。吳用的智謀加上花榮的武力,這兩人是有能力再次造反的。所以在託夢時只是:可到墳塋,親來看視一遭。讓兩人來此的原因也是知道兩人都是重感情之人,十有八九會隨他而去,不會再造反,也保全了他的忠義之名。

再看其他的好漢,公孫勝、朱武、樊瑞修仙尋道,不理會凡俗之事了;李俊、童威、童猛去海外逍遙快活;黃信和孫立、孫新一家人倒是還做官,一來沒有造反的心,而來也沒有那個謀略本事。剩下的基本都辭官回鄉,成為白丁過安穩日子了。

所以,為了保證死後沒人造反,也是幾人感情深,宋江才託夢與吳、花二人。


謝邀。

宋江死後也只能給吳用、花榮託夢。

給盧俊義、李逵託夢吧?三人都成了死鬼,抬頭不見低頭見的,也用不著多此一舉。

給武松託夢吧?人家已經在六和寺出家,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他就算託夢,武松也不會再理這些俗事兒。

給燕青、李俊、童威、童猛託夢吧?人家徵討完方臘就和宋江分道揚鑣,宋江多少還要點兒臉,也就不去自討沒趣了。

安道全、黃甫端、金大堅、蕭讓、樂和已經有了新主人,就算宋江給他們託夢,恐怕這幾個人也不會答宋江的茬,在這一點兒上,宋江還是有自知之明的。

關勝、呼延灼、柴進、李應、朱仝都是被逼上梁山的,好容易四方徵討、九死一生掙了個前程,豈肯再和宋江攪在一起,再受一次牽連?所以宋江也不好意思再去託夢打攪這幾位。

阮小七本來就是晁蓋的人,徵方臘死了兩個哥哥,自已又被貶為庶民,滿肚的怨氣,宋江也不敢給他託夢。

樊瑞本來就和宋江關係一般,這時又找公松勝修道去了,宋江也就不好再麻煩人家了。

朱武、黃信、孫立本事不小,但都被宋江壓制在地煞星內,如聽說宋江死了,只怕要喝兩盅慶祝一翻。

凌振、裴宣、蔣敬、杜興、蔡慶、楊林、穆春是宋江看不起的人,也沒必要託夢。

鄒潤、孫新、顧大嫂和孫立是一夥的,都被排在地煞星裏,聽到宋江的死只會偷笑。

你說宋江不給吳用花榮託夢,他還能給誰託夢?


中國人很重感情,而託夢是亡靈與生者之間唯一的溝通方式。陰陽相隔,倘若不是有十分重大的事情,不是有特別難以割捨的情感,亡靈是不會託夢的。被託夢的人要麼是亡靈的至親至信,要麼是某件要事的關鍵人物。宋江託夢給吳用和花榮也是如此:一是因為情;二是因為事。

先來說宋江和吳用之間的感情:二人是志同道合的戰友,是事業上的好夥伴,宋江對吳用有知遇之恩,吳用對宋江有輔佐之義。吳用有理想,有智謀,有膽氣,他絕不甘心當一個老學究。智取生辰綱,吳用首戰告捷,然而上了梁山後,晁蓋只重兄弟義氣,並無做大做強的志向。宋江上梁山後,吳用看到了新的曙光。還道村得了天書後,宋江和吳用一拍即合。在之後的歲月裏,不論在管理梁山,招納人才,戰爭指揮,還是朝廷招安等重大事件上,宋江對吳用言聽計從,二人始終保持一致。吳用也因此得以實現自己的抱負,展現自己的才華。

吳用是宋江的智囊,花榮是宋江的左膀,而李逵是宋江的右臂。宋江和花榮之間的情感更是不必說,他跟宋江素有交情。宋江誤殺閻婆惜後有三個去處:一是柴進處;二是花榮處;三是孔太公處。柴進的廟大,當然是最安全的,但宋江與他只有書信往來,之前不曾會面,沒什麼交情。宋江到了柴進莊上,有武松的前車之鑒,或許還有什麼別的原因,宋江只好選擇去花榮處。花榮當時是清風寨的副知寨,有兵有權,是宋江最佳的去處。到了之後,讀者才明白,原來花榮是宋江的鐵杆粉絲和小老弟,見了宋江是要叩頭的。宋江出事後,他寫了很多封信邀請宋江前來。

為了救宋江,花榮不惜公開跟他的頂頭上司劉知寨翻臉,更是為了宋江,甘願落草為寇,連官職都丟棄了,還把親妹妹嫁給了黃信。花榮箭術高超,武藝不凡,與宋江又是真正的生死之交,可以說花榮是宋江最為信任的人。宋江要託夢,非此二人莫屬。徵完方臘後,眾頭領都得了官職。宋江先是衣錦還鄉,一二百人的隊伍,浩浩蕩蕩,很大的陣仗。在家住了幾個月後,回到東京,又與眾兄弟相見。僅剩的這些兄弟也沒能聚到一處,戴宗、柴進、李應辭官而去,阮小七被削官為民,花榮、李逵、吳用、盧俊義等人也都赴任去了。

高俅等四大奸臣強強聯合,先用毒酒毒死了盧俊義,宋江不防備,也中了毒。怕李逵再次嘯聚山林,壞了「我等一世清名忠義之事」,宋江在李逵不知情的情況下讓李逵喝了毒酒,並與李逵相約死後一同葬在蓼兒窪。宋江與李逵相見時,還提到了兩個人,那便是花榮和吳用。其實,託夢是宋江和李逵一同去的,並且是扯住吳用和花榮的衣服,說了一番悽楚哀怨的話,還約他們到蓼兒窪相見。宋江甘願為忠義而死,李逵甘願為情義而死,意思是你們倆也都自己看著辦吧。吳用有智慧,花榮也是聰明人,於是四人魂聚蓼兒窪,保全了清名,也成全了兄弟義氣。至此,江湖上再無梁山,而只有蓼兒窪的一曲悲歌。


「武勝軍承宣使軍師吳用自到任以後,常常心中不樂,每每思念宋公明相愛之心。……軍師若想舊日之交情,可到墳瑩親來看視一遭。……」。這是《水滸傳》最後一回寫的是宋江死後,託夢于軍師吳用和小李廣花榮,兩人找到宋江墳前想起往日的交情,雙雙自縊在宋江的墳前。

那麼問題來了,梁山一百單八將雖然經歷了江南平方臘後死傷過半,可是也還剩餘將近四十位,可為什麼單單託夢於吳用跟花榮呢?

小李廣花榮(圖片來自網路)

縱觀整部《水滸傳》,梁山聚義從林沖火併王侖開始到高潮聚齊一百單八將,有一部份是仰慕「及時雨」宋江的江湖名聲而來的,並且成為宋江的鐵粉,願為宋江去生去死的,像小李廣花榮、黑旋風李逵。還有一部份兄弟一開始也是因為宋江的盛名而來,可是在招安的問題上和宋江的意見相左而有了裂痕。 也就不怎麼待見宋江了,像花和尚魯智深。還有的曾經的好兄弟, 更是在梁山招安後北征南討的衰落過程中看清楚了宋江的嘴臉:口口聲聲替天行道的宋江,無非是用兄弟的鮮血為自己掙個好前程。在功名面前兄弟情義不值一提。一個道貌黯然徹頭徹尾的偽君子。在這裡看透了人情也

看破了紅塵,出家的出家入道的入道,就像武松歸隱六和寺後,聽到宋江的死訊只是平平淡淡的說了「一切都過去了」六個字,甚至是心裡都不曾起一個漣漪。

(圖片來自網路)

還有的作為梁山後勤的兄弟,本身也是在一百單八將中湊了個數,平時也不會被宋江待見。而更多能徵善戰的頭領,作為梁山的精英,他們本來就是朝廷的軍官,被宋江吳用下三濫的伎倆逼上梁山,現在又回到了原點。中間的過程可能會讓他們痛恨宋江一輩子,宋江的死可能正是遂了他們的心願,像大刀關勝劈厲火秦明等等。

(圖片來自網路)

至於智多星吳用,一個沒有能力通過科舉進仕的鄉村孩子王。宋江上山後,兩個臭味相投。都想把兄弟當籌碼換來自己的烏紗。當然也就成了宋江的心腹。李逵已死,宋江要託夢也就他們兩個了,其他人託了也白託。

當然還有另一種說法,以吳用的智謀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梁山一二把手都被毒死,作為三把手的他也不會有一個好下場。而以他的足智多謀加上可以為宋江無視生死的而且武功高強號乘小李廣的花榮或許可以讓梁山再來一次,這豈不是敗壞了宋江的「忠義」所以要單獨託夢於他們兩個。

也許還有其他的說法,《水滸傳》為什麼會成為經典的原因


感謝每位頭條朋友關注和支持,謝謝!

關於宋江死後託夢於吳用和花榮,先從宋江與吳用宋江與花榮之間的關係來說。吳用先輔佐晁蓋,晁蓋戰死後,又輔佐宋江。梁山好漢一百零將聚集水泊梁山,可以說吳用幫助宋江拉起「替天行道」之旗,聚人力凝人心其功不可沒,特別是在關鍵的戰役和重要事情的處理上吳用總是站在大局立場站在「宋大哥「一邊。小李廣花榮與宋江的關係可謂交情至深,宋江落難被官兵追捕未上梁山之前,被小李廣花榮搭救,後隨宋江上梁山聚義起事,一直以宋江為馬首是瞻,武藝高強又頗有軍事才能的花榮排座第九。同時倆人的性格脾氣及為人在梁山好漢中有有較高威望,可以說吳用和花榮若再舉旗反官,重聚英雄的才能是有的,這一點宋江非常清楚。宋江擔心的也就是這方面,若再聚集梁山好漢反朝庭,個人率兄弟招安歸順朝庭的名節定不保,同時也不願看到己剩不多的梁山兄弟被官兵剿殺。

再說吳用曾是教書先生,對宋朝官府的腐敗和無能恨之之極,以吳用的才能極能說服不願被招安的梁山好漢再起事。而花榮的儀義人品和高強的本領也將會成為再聚義反朝庭的重要人選。

宋江看清他們性格及才能,託同一夢於吳用與花榮,其實一方面利用了生死之交感情,讓吳用想重返梁山起事的想法在花榮面前不便啟口,因為從整個歷史《水滸》篇中不難看出花榮是緊跟宋江,而吳用在某種程度上說與宋江是「合夥人「。另一方面宋江也抓住了倆人「樹倒猢猻散「的悲觀心情,畢竟入夥梁山一百零八將好漢性格脾氣和為人各不一,被招安後的心態更難以掌控。

最後,吳用與花榮因同受宋江託一夢,在心中仰慕的「大哥「墳前自縊而死。

以上個人觀點,不當之處請指正。


很高興接受你的要求來回答你的問題,你的問題是,宋江死後為何獨託夢予吳用,花榮二人?

先介紹一下我自己,我一個說書的,就是您各位常說的評書,喜愛歷史,喜愛寫作,如果有感興趣的可以去我主頁聽聽,咱們交個朋友!私下侃山片湯話,高高興興的!您捧我我開心,您聽的不喜歡,別不開心,給你賠個不是!先來回答問題!

為什麼宋江死後單獨託夢花榮和吳用?咱們先主要介紹一下宋江啊,宋江的原來是鄆城縣的押司,可以說在當時仕途官場上,是最底層的了,一個沒有多大前途的公務人員,放現在就是公務員。吳用呢?是個教書先生,但這個教書先生跟教書先生也有不一樣的地方,皇上的老師那也叫教出先生,但人家那叫什麼龍圖閣大學士,等等吧,一堆名,身份顯赫!但是這個吳用這個社會上最底層的教書先生。花榮呢?名門之後,將門虎子,只不過家道中落,希望能夠發揚自己家的門庭!

得嘞,三個人不謀而合,至於花榮就充當了跟班的角色。這兩個大忽悠宋江吳用開始密謀自己算盤!

宋江和吳用為了達到目的不惜一切代價和手段,騙了多少好漢上山?在道義上來說他們不夠意思,但是配合起來天衣無縫!

在吳用的幫助下,終於招安成功,不論死了誰?死了多少人?這都不重要,只要他們兩個還活著,別人嘛?不過棋子而已!

宋江毒酒身亡,他不找吳用聊聊天還能找誰?可能也是宋江寂寞了,也可能是吳用知道自己苟活沒有必要了!下一個收拾的就是他,叫上小兄弟花榮,拉著手,三人一起上路了!


這個純粹是施老先生的問題。


因為宋江自知梁山眾人,除了他宋江壞害了梁山外,那就是吳用花榮和李逵了。這四個人該死!


一付叛徒嘴臉,『』替天行道?『』為什麼不為民行道?甚至逆民行道。無非是借好漢血水,去染紅先峯官官袍!方臘農民義軍大王,都看得很清楚。不是嗎!?!


只有這兩個纔是他看得上的「心腹兄弟」,才能託付後事,才能繼承他的政治理想。

至於李逵這個腦殘,必須在自己死前弄死。

原來身邊的郭呂二將,徒弟孔明孔亮都是無名之輩,死的死了,活得無用。親兄弟宋清,還是不打擾的好。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