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同中原的聯繫,比日本更早更近也更方便,為何藏語不借用漢字作語言符號呢?


首先要明確一點: 西藏是比日本離中原近。但不巧,他離印度更近,中原對他來說是相對遠的存在。從西藏到印度,依靠幾個山谷中的通道可以順利通行,也可以取道雅魯藏布江河谷。但想到達中原,則需要翻越橫斷山脈。二者相比,還是到印度更順利。

若是藏區和中原來往方便,玄奘也大可不必捨近求遠,自西域繞行去印度,而可以取道西藏,也是這個道理

青藏高原的話,歷史上其文化聯繫同印度更為緊密,屬於泛印度佛教文化圈,和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為一系。

最早將佛教傳入藏區的,是南藏的王,拉託託日聶贊,其生年一般說法是 173年或254 年,是時其和中原幾乎無聯繫。

從時代分析,藏文化成型時期略早於隋唐,那時候中原正處於戰亂期,西藏也沒有統一,不太可能在這時候自中國借去文化

西藏和中原廣泛接觸的前提是至少藏民有一個穩定的內部環境,不然的話從高原下來對他們來說是勞民傷財的事。

而在雙方都已經統一了,可以接觸之後,西藏早已自印度借了佛教文化。一併借來的還有文字體系,借梵文的悉曇文改造成的本族文字。

藏文的徹底成型年代在松贊乾布時代,具體時間約為650年。而此時中原和藏區的交流才剛剛開始。已有成熟的表音文字的情況下,去借一個更為繁雜的表意文字是不可能的。


拼音字母比漢字更容易表達語言。中國周圍的落後民族如果同時接觸漢語和拼音文字大多會選擇拼音文字。日本,朝鮮,越南都處在中國以東在古代他們接觸不到西方拼音文字,只能選擇漢字,但漢字和他們語言始終難以契合。而接觸到西方文字的蒙古族滿族都用了西方的拼音文字。所以藏語採用印度文字不奇怪。


「梵文字母」是什麼東西?

世界上沒有梵語字母。

即使在印度,傳統上記錄梵語也是各種各樣的字母,只不過現在基本一般用天城體、iast而已。


聽過霍尊的七朵蓮花那?

裡面有一句嗡啊哄,班雜咕嚕叭嘛薩埵吽。這是一句梵文的蓮師心咒。估計是受了他老爸火風皈依藏傳密宗的原因吧。

如果翻譯中文漢字,可能就是,啊,聖潔的蓮花啊,美麗潔白的蓮花啊之類的意思。

玄奘大師和後來的一些譯經師,有一些規矩。好像是什麼六不譯。等等。

要知道,最早的梵文翻譯來自佛教典籍的翻譯。


我記得在南懷瑾先生的一本書裏寫過,好像是說當時唐朝時吐蕃使者來唐朝請求在唐朝文字上改進創建藏文…然後被唐朝一個宰相拒絕了。於是吐蕃遂基於印度文字改進而成了藏文

忘記了是南懷瑾先生具體的哪本書中講的這個故事了,不排除我於故事中的細節記錯的可能


因為中日韓都是農耕文化,可以允許一部分人進行長時間的學習。而西藏是遊牧民族,無法像漢人一樣專職學習。同理像滿族蒙族也都是拼音文字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