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一個轉瞬即逝的迷人月份,身邊總會不經意間多出幾分色彩。白天是這樣,夜晚也是這樣。可是,身處在萬家燈火的城市中,有時不禁由發出一種微妙的感覺——在這樣的夜晚中自己是孤獨的。

但你有沒有嘗試着在黑暗中度過呢?

地球一小時(Earth Hour)是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所提出的一項全球性節能活動,提倡於每年三月最後一個星期六的當地時間晚上20:30(2019年地球一小時時間爲3月30日晚上20:30),家庭及商界用戶關上不必要的電燈及耗電產品一小時,以此來表明他們對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支持。

2019年地球一小時將在3月30日與公衆繼續相約在晚上8:30。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地球一小時活動,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全球所有辦公室將共享同一個主題——與自然共生(connectto earth),關注日益嚴峻的生物多樣性下降問題,爲2020年由中國主辦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提前預熱。那麼,光與生物間存在怎樣的厲害關係呢?

光污染是人造燈光的過度和不恰當使用。光污染的特徵通常體現在如下三個方面:

玻璃幕牆反射眩光帶來的是“白亮污染”

亮度過大的夜景照明是“人工白晝”;

娛樂場所的彩色光源構成了“彩光污染”

在我們的地球上,任何動植物的生理節奏都以 24小時爲週期。這是由物種遺傳的特質決定。 當人們乘飛機旅行經過數十個時區的時候,生物鐘的變化使他們普遍感覺到睏乏、嗜睡,有什麼地方不對勁。類似的,夜晚的野生動植物則會受過多人造光源干擾。因爲它們的交配,遷徙、睡眠、狩獵等一系列行爲活動都受夜晚長度影響。這些古老的行爲模式會被光源污染紊亂。看看光源污染會對野生動物和我們的環境造成何樣的危害吧。

【哺乳動物】

城鎮明亮的燈光打破了全球夜晚生態系統的平衡,影響了夜行哺乳動物生活。蝙蝠、 浣熊、郊狼、駝鹿都是其中的受害者:

這些物種普遍會經歷一個繁殖率下降、數量銳減的過程。

過多的光線不僅增加了他們的覓食困難,還將它們暴露在本不會發現他們的食肉動物面前。

同時,夜間視力的下降加大了它們的死亡風險。

【鳥類】

很多品種的鳥在晚上遷徙覓食。然而,在部分自然黑暗的地區, 一旦鳥羣遇到明亮的燈光,這種對黑暗的依賴使它們極端脆弱。鳥類會被光源引誘,然後對光束執着迷戀。這種迷惑將導致一系列消極影響,例如:

北美約有1億隻鳥在和亮光的建築、鐘樓的過度糾纏中喪生。

它們不願飛回黑暗,持續糾纏在光束裏直到力竭跌落或者被天敵捕捉。

人造光源亦會使候鳥偏離飛行路線,不再到達它們的自然目的地。

最有名的例子就是海鷗經常喪生在同燈光的建築,風力渦輪機及海上鑽井平臺的迷戀。

【兩棲動物】

由城市上空的輝光延伸出的光霧能越過城市的邊界很遠其影響範圍達數英里, 甚至包括兩棲動物的棲息地——溼地。這會使兩棲動物和其他沼澤動物身體機紊亂,失去方向感。進而減少覓食、體重變輕,使自我保護本能難以發揮作用對抗天敵等不利環境因素,最終導致繁殖率下降、種羣數量銳減。

【爬行動物】

光源污染使爬行動物深受其害。例如:雌海龜習慣於在偏僻黑暗的海灘做巢穴,而海岸的燈光使它們難以爲自己的卵找到安全區。另一方面,藉助月光和星光的反射,孵化的幼龜在本能的驅使下向更安全的大海爬行。過去數個世紀以來,這種反射光一直是海岸最亮的光源。而現在,人造光誤導幼龜們致使它們遠離大海爬上道路甚至者進入社區。如果它們不能找到回到大海的路,它們會變的虛弱,脫水甚至瀕臨死亡。人造光同樣入侵了其他夜行的爬行動物的家園,改變他們行爲模式,降低它們的食慾,導致體重下降,縮短交配時間減少了種羣數量,使它們面對天敵、人類、汽車的威脅更加脆弱。

【昆蟲】

蛾子和其他種類的昆蟲會被人造光吸引,整晚停留在光源旁邊。這種迷戀着光的活動:

耗費精力,影響交尾和遷徙。

容易被蝙蝠和其他夜行掠食者捕捉,造成數量大量減少從而影響食物鏈中所有依靠昆蟲做食物的物種。

世界自然基金會中國總幹事盧思騁表示,“人類和地球是命運共同體,關注地球生物多樣性,就是關注人類的發展。地球一小時意義並不僅僅在於這一個小時,而是這一小時之外、日常生活中的環保的生活習慣。今年地球一小時關注生物多樣性,希望讓人們瞭解大自然遭到破壞的嚴峻性,號召社會各界一起採取行動減緩生物多樣性下降的趨勢,並最終遏止這種趨勢。”

所以,讓我們在黑暗中,靜靜地感受這個世界吧~

今晚20:30-21:30 ,請關閉“不必要”的燈光,一起加入#地球一小時#的活動。

讓我們#與自然共生#,重新點亮星光,爲地球可持續未來努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