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晚石炭世哺乳動物祖先首次出現以來,哺乳動物的進化經歷了許多階段。哺乳動物類中最古老的形式是原始動物亞綱中的卵生哺乳動物。最初是從接近鴨嘴獸的卵生哺乳動物開始的,後來發展到現代哺乳動物。

到三疊紀中期,有許多物種看起來像哺乳動物。導致今天哺乳動物在侏羅紀分裂的譜系。這一時期的哺乳動物包括與現存胎盤和有袋動物的親緣關係比與單孔類動物更近的哺乳動物,以及與單孔類動物的親緣關係更近的針鼴。

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後,滅絕了非鳥類恐龍(鳥類是唯一倖存的恐龍)和幾種哺乳動物,胎盤哺乳動物和有袋哺乳動物在整個古近紀和新近紀中多樣化成許多新的形式和生態位置,到最後,所有現代哺乳動物種類都出現了。

哺乳動物譜系在3.2億至3.15億年前的晚石炭世與蜥腳類譜繫有所不同。蜥腳類動物是今天的爬行動物和鳥類的祖先。

在二疊紀,哺乳動物包括主要的食肉動物和幾種重要的食草動物。然而,在隨後的三疊紀,一個先前不為人知的蜥腳類動物——始祖鳥成為了主要的脊椎動物。哺乳動物出現在這個時期。它們優越的嗅覺,由一個相對恐龍巨大的大腦支撐,有助於夜間活動生存,而較少被始祖鳥捕食。夜間生活方式可能極大地促進了哺乳動物特性的發展,如吸熱和毛髮。中生代晚期,獸腳類恐龍成為主要食肉動物後,哺乳動物擴散到其他生態位。例如,一些變成了水生動物,一些是滑翔動物,一些甚至以幼年恐龍為食。

大多數證據由化石組成。多年來,中生代哺乳動物及其直系祖先的化石非常罕見和零碎。但是,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出現了許多重要的新發現,尤其是在中國。科學家也通過估計現代物種重要分歧點的時間,揭示了哺乳動物進化的某些方面,但這些技術不總是與化石記錄一致。

雖然乳腺是現代哺乳動物的特徵,但對哺乳動物的進化知之甚少,因為這些軟組織在化石記錄中並不經常被保存。大多數關於哺乳動物進化的研究集中在牙齒的形狀上,牙齒是四足動物身體最堅硬的部分,也是研究食肉哺乳動物和食草哺乳動物的重要特徵。

食肉哺乳動物和食草哺乳動物可能不是一個哺乳類祖先進化而來的,不過追溯再遠點,可能就是一個祖先了。


從脊椎動物系統發育樹來看,哺乳綱囊括的所有動物可能都有一個雜食性的共同祖先。

且在現存哺乳動物中,除去鯨目和食肉目的大部分成員,其他動物大多為雜食或素食。也就是說,所有哺乳動物的祖先或多或少都喫過肉。

至於祖先是食草動物,又變為食肉動物的,最典型的就是全部鯨類。

目前鯨類和偶蹄類共屬一目——鯨偶蹄目。這是目前基因測序判定親緣關係的科學結論。

也就是說,所有鯨類的共同祖先是一種陸生偶蹄動物,進入海洋後,鯨類改變了飲食習性,無論是鬚鯨(藍鯨、座頭鯨),還是齒鯨(逆戟鯨、抹香鯨、各種海豚)都以其他動物為食。變成了完全的食肉類。

如果說到共同的祖先的話,其實它們食草或者是食肉已經完全沒有關係了,

共同起源(英語:Common descent)是指一羣生物體擁有最近共同祖先的情況。在進化論中,所有地球上的生命源於最後共同祖先或最後共同祖先基因池。

這個祖先首先演變成細菌,接著是古細菌,最後是真核生物。

地球生物的遺傳物質除了DNA外,還有一部分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

許多科學家認為,既然幾乎所有生物都有DNA,彷彿使用同一種「電腦語言」,那麼所有生物就必定是從同一祖先進化而來的。

當然也有科學家認為,地球上早期的生命分子以RNA先出現,之後纔有蛋白質和DNA且這些早期的RNA分子同時擁有如同DNA的遺傳訊息儲存功能,以及如蛋白質般的催化能力,支持了早期的細胞或前細胞生命的運作。

參考;

https://zh.wikipedia.org/wiki/RNA世界學說

https://zh.wikipedia.org/wiki/基因

https://zh.wikipedia.org/wiki/鯨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