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奥莉薇 跨界媒体人、「个人IP智造」发起人微信号:aoliwei666

过去的一年2015, IP崛起的一年。IP是「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意为知识版权。未播先火的《何以笙箫默》、《花千骨》、《芈月传》,堪称文娱影视界的超级IP,而片方也实实在在感受到了这种超级IP影响之下粉丝经济带来的红利。

笔者认为,在互联网共享经济时代,IP已不再局限于娱乐领域,个人也需要打造个人IP,各行各业都将涌现一些明星级的超级IP。从字面意思来讲IP就是知识版权,每个人其实都是自己知识版权的拥有者,互联网生存的每个人都有一个IP地址,个人IP成为互联网生态的个性化标签。万物有灵 人格化品牌价值回归

张小泉、黄则和、王老吉、马应龙……这些百年流传的老品牌今天依然被大众所熟知。在手工作坊时代,我们的祖先们最原始的交易便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易。品牌即是人,人即是品牌。现在大家所知道的国外一线品牌JIMMY CHOO、香奈儿、路易·威登、卡地亚……无不以创始人品牌命名,流传于世。

随著互联网生态平台逐渐完善,个人品牌价值重新回归。互联网基础平台设施同时也为个人品牌提供了生存的土壤。罗永浩手机、雷军的小米、罗振宇的罗辑思维让我们看到互联网生态下催生的人格化品牌,受到大众的追捧。人格化品牌不再是冷冰冰的品牌名称,而是跟受众、客户产生深度链接,有互动、有故事、有趣味,散发著人文的温度感。万物有灵且美,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带有人格化特征的品牌其实是具有强大号召力的个人IP,他是无法复制、极具个性化的标签。个人IP也将是新一代的社交交易入口。平台化生存 人人需构建自己的势能Uber、滴滴、在行、移动电商……突然之间,你发现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轻松拥有了第二职业。随著河狸家、找记者等共享经济平台的涌现,有一技之长的人通过互联网平台获得非常优质的回报。可以预见,将来的共享经济平台会越来越多,同时更加成熟,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依靠平台化生存,成为年轻人追崇的时尚生活方式。时间自由、充分展示个性、个人价值得到肯定!互联网改变原有商业生态,传统行业岗位萎缩,造成失业率攀升。客观环境也使得年轻人开始寻求一种新的职业生存模式。也许一个人同时拥有三份工作并不奇怪。一份工作用来赚钱谋生、一份工作用来交朋友,一份工作是兴趣、爱好。而这一切基于互联网提供的生态基础。

互联网在对我们传统商业造成冲击的同时,也为我们开启了一个新的美好时代!谁会是下一个超级IP?什么样的人更能在互联网平台生存得更好?网红经济无疑是一个非常有利的证明。有数据显示,王思聪网红女友雪梨淘宝店钱夫人去年销售2亿元,按网红淘宝店铺一般毛利率40%计算,那也是千万年收入。高颜值、傲人身材、有话题,再加上背后团队推手,形成完整生态链,成熟的商业模式。厦门波姬小丝的移动电商平台巴夫特,上线3个月,拥有17万用户,2万多经销商。除了其本身完善的商业架构外,这种超强商业裂变力,跟品牌创始人「拚命三娘」黄珊珊强大的个人魅力也有一定关系。85后的她时尚极具思想,在所热爱的事业中努力工作的拚命劲感染团队,短短几个月销售额超过千万。「拚命」成为其极富个性化的标签。

除了娱乐行业、时尚行业,未来生物科技、健康、投资等各个领域都会涌现出超级IP的明星人物。他们具有人格魅力、能令万千网友喜爱和信服,天生自带势能。这种超级IP带来的蝴蝶效应,引发的经济热点将会形成新的经济现象。

「人生中自我投资的幂次法则也许在某一刻改变你的命运,它像一个秘密一样不为人所知。」 谁,会是下一个超级IP?

分享到

推荐喜欢> 我来回应

IP智造的日记 ( 全部 )

  • IP名人堂:董明珠,为何可以成为「超级IP」?解读董式花样营销

关于豆瓣 · 在豆瓣工作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帮助中心 · 移动应用 · 豆瓣广告? 2005-2016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