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人也許永遠不會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這是沈從文小說《邊城》的結尾,流露出一種淡淡的哀傷,同時也留給人無限遐想的空間。

小說概況

《邊城》是現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沈從文的代表作,他曾說過這樣一句情話:"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同樣他筆下的愛情也格外的動人。在《邊城》一書中,他用獨特的抒情方式、富有詩意的語言描寫敘述了優美的湘西風景、樸實淳厚的鄉土人情,純凈善良的人性和一段純真美好又略帶憂傷的愛情故事,給讀者的心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故事發生在20世紀三十年代川湘交界的邊城小鎮茶峒,在茶峒附近的小溪邊,老船夫爺爺和善良美麗的孫女翠翠在此相依為命,划船度日。城裡有個洒脫大方的船總叫順順,他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天保和小兒子儺送。因為翠翠天真爛漫、又美麗可愛,兩兄弟都不約而同地喜歡上了他。但是翠翠在一次端午節偶遇了儺送,心裡對他留下了印象,並逐漸產生了好感。兄弟倆互相坦明心事,並決定以唱歌的方式公平競爭。因儺送是唱歌好手,天保知道自己無法贏過弟弟,而且兩次提親也未果,所以一走了之,沒想到卻不幸翻船被水淹死。這給了儺送很大的打擊,他既自責又傷心,中間隔著死去的哥哥,他也無法再心安理得的跟翠翠在一起,於是便遠走他鄉。後來爺爺也死了,留下翠翠一個人守著船,等著心愛的人歸來。

愛情層面

《邊城》的結尾留下這麼一句話:這個人也許永遠不會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從表面看,這句話寫的是儺送。他因為哥哥的死而遠走,留下翠翠一個人。他們兩其實是真心相愛的,卻無法越過心中的那道坎,兩個純粹的年輕人始終是沒有逃過命運的捉弄。翠翠孤身一人,心裡是企盼著儺送的歸來的,她在思念他,在等待他,但是她又是那麼地不確定心中的那個人是否還會歸來,因此說"這個人也許永遠不會回來了";同時她又飽含著熱切的希望,始終抱著"這個人也許明天回來"的信念,讓人為之憐惜。

小說中的"明天"是打著雙引號的,充滿不確定性,既瀰漫著一種憂傷的氣氛,又讓人覺得充滿希望,作者用心良苦、下筆精彩。故事中的人物都是那麼的善良、淳樸,也正是因為太過善良,才至於如此執拗,對感情有著自己的堅持,才最終釀成了悲劇。但悲劇和美並不衝突,悲劇的美更加給人一種崇高的感覺,因為悲劇的美學特性是壯美與崇高,它的審美價值是教化與解脫,對於人性中和社會上苦難、傷痛、無奈等有共鳴與理解。悲劇更容易觸動人心,所以即使結局帶著一種悲劇的氛圍,整篇小說還是極美的。

翠翠與儺送之間純純的愛情,最終還是沒有確切的結果,實在讓人惋惜。這種結尾帶著一種凄涼、哀愁、牽掛和企盼的感情,使讀者為之焦慮、又莫名傷感。但也許,這樣不確定性的結局反而更好一些,如果說儺送不顧大哥的死,立刻跟翠翠在一起,不符合他們忠厚耿直的性子,他始終是無法戰勝自己的心的;但是如果直接說他永遠不會回來了,對於他們之間純真的愛情還有翠翠來說都太過於殘忍。所以說這樣來結尾反而完美,留有一絲遺憾、一絲遐想。無論如何,這兩個年輕人之間朦朧美好的愛情,一生中擁有過一次的初戀,即使夾雜著苦痛,但綻放過就是永恆,會永遠留存在人們的記憶中。便如沈先生一般,縱使生平只見過一回滿月,但真心愛過一個人,也應該為自己慶幸的。

生活層面

這個結尾還可以從生活層面去理解:爺爺過世了,儺送也走了,留下翠翠一個人,守著渡船。這樣的生活是極其孤苦無依的,就像"那個人永遠不會回來了"一樣悲慘,但翠翠是這樣一個善良可愛的女孩子,作者是不忍對她如此殘忍的,因此又留了一個懸念:"這個人也許明天回來"。可以這樣理解,這是對翠翠新生活的一種企盼與祝福,希望她一個人也可以堅強的、好好的生活下去,生活還是充滿希望的。

再反觀我們的生活,其實也就像一本書,一頁頁的翻過,難免會留下遺憾,愛情總是稍縱即逝,生活總是悲喜交加。但時間始終在繼續著,無法停留。我們必須對生活充滿信心,也更加要勇於直面自己的內心,不要隨便屈服於命運,堅信未來的日子會更好的。(一往文學作者:獨木)


  • 這句話出自何處
    • "這個人也許永遠不會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這是沈從文小說《邊城》的結尾,流露出一種淡淡的哀傷,同時也留給人無限遐想的空間。
  • 小說講的什麼故事
    • 《邊城》是現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沈從文的代表作,他曾說過這樣一句情話:"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同樣,他筆下的愛情也格外的動人。在《邊城》一書中,他用獨特的抒情方式、富有詩意的語言描寫敘述了優美的湘西風景、樸實淳厚的鄉土人情,純凈善良的人性和一段純真美好又略帶憂傷的愛情故事,給讀者的心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故事發生在20世紀三十年代川湘交界的邊城小鎮茶峒,在茶峒附近的小溪邊,老船夫爺爺和善良美麗的孫女翠翠在此相依為命,划船度日。城裡有個洒脫大方的船總叫順順,他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天保和小兒子儺送。因為翠翠天真爛漫、又美麗可愛,兩兄弟都不約而同地喜歡上了他。但是翠翠在一次端午節偶遇了儺送,心裡對他留下了印象,並逐漸產生了好感。兄弟倆互相坦明心事,並決定以唱歌的方式公平競爭。因儺送是唱歌好手,天保知道自己無法贏過弟弟,而且兩次提親也未果,所以一走了之,沒想到卻不幸翻船被水淹死。這給了儺送很大的打擊,他既自責又傷心,中間隔著死去的哥哥,他也無法再心安理得的跟翠翠在一起,於是便遠走他鄉。後來爺爺也死了,留下翠翠一個人守著船,等著心愛的人歸來。
  • 這句話的愛情力量
    • 《邊城》的結尾留下這麼一句話:這個人也許永遠不會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從表面看,這句話寫的是儺送。他因為哥哥的死而遠走,留下翠翠一個人。他們兩其實是真心相愛的,卻無法越過心中的那道坎,兩個純粹的年輕人始終是沒有逃過命運的捉弄。翠翠孤身一人,心裡是企盼著儺送的歸來的,她在思念他,在等待他,但是她又是那麼地不確定心中的那個人是否還會歸來,因此說"這個人也許永遠不會回來了";同時她又飽含著熱切的希望,始終抱著"這個人也許明天回來"的信念,讓人為之憐惜。
    • 小說中的"明天"是打著雙引號的,充滿不確定性,既瀰漫著一種憂傷的氣氛,又讓人覺得充滿希望,作者用心良苦、下筆精彩。故事中的人物都是那麼的善良、淳樸,也正是因為太過善良,才至於如此執拗,對感情有著自己的堅持,才最終釀成了悲劇。但悲劇和美並不衝突,悲劇的美更加給人一種崇高的感覺,因為悲劇的美學特性是壯美與崇高,它的審美價值是教化與解脫,對於人性中和社會上苦難、傷痛、無奈等有共鳴與理解。悲劇更容易觸動人心,所以即使結局帶著一種悲劇的氛圍,整篇小說還是極美的。
    • 翠翠與儺送之間純純的愛情,最終還是沒有確切的結果,實在讓人惋惜。這種結尾帶著一種凄涼、哀愁、牽掛和企盼的感情,使讀者為之焦慮、又莫名傷感。但也許,這樣不確定性的結局反而更好一些,如果說儺送不顧大哥的死,立刻跟翠翠在一起,不符合他們忠厚耿直的性子,他始終是無法戰勝自己的心的;但是如果直接說他永遠不會回來了,對於他們之間純真的愛情還有翠翠來說都太過於殘忍。所以說這樣來結尾反而完美,留有一絲遺憾、一絲遐想。無論如何,這兩個年輕人之間朦朧美好的愛情,一生中擁有過一次的初戀,即使夾雜著苦痛,但綻放過就是永恆,會永遠留存在人們的記憶中。便如沈先生一般,縱使生平只見過一回滿月,但真心愛過一個人,也應該為自己慶幸的。
  • 這句話也是對生活的鼓勵
    • 這個結尾還可以從生活層面去理解:爺爺過世了,儺送也走了,留下翠翠一個人,守著渡船。這樣的生活是極其孤苦無依的,就像"那個人永遠不會回來了"一樣悲慘,但翠翠是這樣一個善良可愛的女孩子,作者是不忍對她如此殘忍的,因此又留了一個懸念:"這個人也許明天回來"。可以這樣理解,這是對翠翠新生活的一種企盼與祝福,希望她一個人也可以堅強的、好好的生活下去,生活還是充滿希望的。
  • 開發式結尾
    • 開放式結尾在小說體中並不少見,甚至在電影中用「蒙太奇」的方法更易表現,讓觀眾有更多的想像力追劇。對於這個結尾,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理解,也因此對文本產生多樣的解讀,這也是《邊城》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 關於更多詳細內容
    • 可以看我的博客大匯總:https://blog.csdn.net/m0_37700275/article/details/79832978 或者 https://blog.csdn.net/m0_37700275/article/details/82972318


《邊城》的結尾是開放式的,全文七萬餘字結束在這一句話上,故事雖完,餘音猶存。這個結尾能繼續激發讀者對書中人物的關切,對遠人的期盼和思念。

難怪汪曾祺曾說沈從文特別擅長結尾,他曾在沈家談起沈從文小說的結尾都很好,沈從文笑眯眯地贊同道:「我很會結尾。」

(汪曾祺在沈從文家中)

對於這個結尾,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理解,也因此對文本產生多樣的解讀,這也是其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邊城」對於沈從文而言,不單單是個地理概念,同時也是一個時間概念、文化概念。發生在邊城的這個故事,用沈從文的話說,是要對人類的「愛」字做一恰如其分的說明,也是要造一座希臘小廟,來供奉沈從文心目中健康優美的人性。這種人性,在他看來,便存在於翠翠、儺送等鄉間小兒女身上。

(1984年的電影《邊城》被公認為迄今最貼近沈從文原作的影視改編)

因此,邊城中的愛情成為了美好人性的一種詩意的象徵。沈從文相信這種純樸健康美好的人性,可以成為整個民族文化改造的基礎和重要資源。但同時,他也在不斷憂慮著這種美好人性的喪失。在《長河》題記中他寫道1934年回鄉時,他發現農村社會所保有的那點正直樸素人情美正在消失。

從這個角度看,便不難理解為什麼說《邊城》是個溫暖又帶有悲劇感的作品。它的結尾或者便呈現出作者這樣的心態,對於「邊城」乃至整個民族未來的不確定帶來的某種期許、憂慮。所以汪曾祺曾說,沈從文的理想是以邊城的純美人性為資源進行文化改造,他期望有一天這種人性的回歸。

如果你相信這種純美人性終將回歸,那麼你或許會覺得二老明天就會回來;如果你覺得這一天不會再到來,那麼你對小說結尾的理解就可能偏向於翠翠等待的人永遠不會回來了。

(這個人也許永遠不會回來,也許明天就回來)


希望是無所謂有的,希望是無所謂無的,希望在心裡,發芽。希望時時在,希望在時時發生著,希望在時時刻刻希望著。心裡所希望的,一直都在,不願失去,那怕是失去的,也心存著僥倖。那一刻出現的僥倖。(個人理解)


謝邀!

開放式結尾在小說體中並不少見,甚至在電影中用「蒙太奇」的方法更易表現,讓觀眾有更多的想像力追劇。對於這個結尾,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理解,也因此對文本產生多樣的解讀,這也是《邊城》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從心理學上講,符合「自我」和「本我」對立統一的體現,是作者把潛意識裡的東西與我們分享。

點此查看圖片摺疊原因

點此查看圖片摺疊原因點此查看圖片摺疊原因


這句話在人即將跌入深淵的時候又給了人一絲希望,雖然希望不大,也好過一片灰暗。算是作者對翠翠和儺送之間悲慘愛情所盡的最後一點幫助。

人們都希望有情人終成眷屬,我想作者也是,可生活有太多的無奈和坎坷。美好的愛情沒有完美的結局,作者也是用筆寫下這句發出對無情命運的吶喊吧。


心中有執念,想通了即刻便回,想不通則永遠不會回來。


筆者認為這是一句極其精彩優美的漢字語言妙句。獨具匠心,耐人尋味,反覆品賞,底蘊無窮。直白語意可這樣解讀:一,這個人也許永遠不會回來,這個人也許明天回來?這句話妙就妙在也許二字上,正是這一不確定性地表述,巧妙地令人產生出無限的聯想的藝術美。二,表明事態在變化中,至於變化的理由與程度則另當別論了。你可以認為結局狀態,也可以認為運作狀態,任憑讀者自已選擇,而由這一解讀過程所生髮出來的快樂或可稱作藝術魅力,感召力吧!這只是本人膚淺的理解,如先生需要高品位的解析,敬請尊便吧!謝謝!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