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s is More,安乐蜗

31岁的Lisa Tranter和她32岁的男友Matt Hobbs受到越来越流行的「蜗居运动」的启发,动手创造了他们梦想中的小屋,历时3个月,花了9万澳元建造了一座带轮子的微型住宅。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个小房子既实用、又宽敞,解决了他们一切的生活需求。

(网上图片)

去年12月初,这对夫妇正式搬进了这处位于悉尼以西的蓝山的房子里,这栋房子还配有户外娱乐设施。这对夫妇在去年7月共同购买了这块清幽之地,之后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建造了这处2.5米宽、9米长、4.3米高的房产。

(网上图片)

他们为Living Big In A Tiny House节目组展示室内空间,并表示,打扫干净整幢房子最多只需要30分钟,非常方便。

这对夫妇通过他们的Instagram记录了他们在小房子里的生活经历,他们透露,缩小了房子面积后,他们每年节省了2000澳元的电费。

Lisa说:「这间房子真的很省电。整个夏天我们几乎每天都开冷气,但是每个季度的电费才300澳元左右。我们之前住的四房居每个季度大约要800澳元,而且我们还安装了太阳能电板,现在真的很省钱。水费大约140澳元。我们想在彻底去掉供电之前知道我们的日常耗电量,这样我们就能准确地计算出需要安装多少太阳能电池板或水缸。」

(网上图片)

这栋房产的下层面积约为22平方米(约236.8呎),楼上面积约为10平方米(约107呎)。这个小房子完全囊括了他们所需要的一切,包括床、浴室、壁炉、冷气机、太阳能电池板,以及配备了所有现代设施的「全尺寸」厨房。这对夫妇非常巧妙地把雪柜和焗炉安排在了楼梯底下的空位,从而又留出了一些额外地方。

(网上图片)

这对夫妇说:「我们想要一个标准大小的厨房,配备常规尺寸的电器,所以我们就按著这个标准建了一个厨房。浴室是我们经常一起使用的空间,所以我们把它设计得足够大,这样即使我们都进去,也不会妨碍到彼此。」

(网上图片)

Lisa是一名咖啡师,同时也是咖啡厅的经理,她表示建造一个小房子是她多年来的梦想。她说:「在遇见Matt之前的过去五年里,我一直希望可以建造自己的小房子。我们开始约会后不久,我就说服了Matt。」

(网上图片)

Matt的职业是水管工,但现在他拥有自己的厨卫装修公司。总括来说,Matt最喜欢浴室,因为他可以尝试一些他没机会在客户的浴室里尝试的想法。而Lisa则表示自己最喜欢的浴室里的百叶窗、前门上的功能板,以及木板与瓷砖的过渡位置。

(网上图片)

这对夫妇说,建造过程大约花了三个月的时间,粗略估计成本在9万澳元左右。他们自己花了很多功夫,亦得到不少工人朋友和家人的帮助。

这对夫妇说,如果他们决定搬家的话,可以随时把这栋带轮子的房子移走,但短期之内并没有这个打算。搬进来四个月后,他们还没有经历过什么大麻烦,除了没隔音。Lisa说:「每当我需要学习的时候,Matt经常想看电视。我们没有什么门可以关,所以很难挡住声音。」

(网上图片)

Lisa和Matt认为,对于那些想要打造一座小屋却不知道从何入手的人来说,知道把房子「泊」在哪儿是非常重要的。她说:「真正令人困扰的问题是『到底把房子停在哪里好』。大多数住在小房子里的人通常会住在家人的房产里,或者从别人手里租了一块地,但显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

(网上图片)

她表示像他们那里有机会拥有自己的土地的人是幸运的,尽管还是有按揭。之后,她补充道:「之后便要开始思考自己到底真正需要甚么,通常会比已经拥有的少很多。然后遵从极简主义,缩小物品的尺寸,扔掉或送出很久没用的物件,以及别再买更多东西。」

(网上图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