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我老媽的養老方式

要用什麼方式養老,每個人有每個人的不同想法和做法。先說說我媽的做法:我媽今年94歲了,我家哥們五個,還有一個姐姐。我媽現在在我老弟弟那裡,但我媽堅持自己做飯吃。我媽說:「我自己願吃啥做啥,願啥時候吃啥時候吃。我一天到晚有個事兒干,沒準兒還能多活幾年呢」。

我媽勞苦了一輩子,不幹活了就總在外邊走,很少看到她在炕上躺著睡大覺。我每次去看母親,我媽總是半夜就起來把飯做好。我媽最讓兒女佩服的是,從不挑兒女的理,從不說誰好誰壞。兒女給錢,一分不要。我一回去,晚上沒事兒了,我媽就說:「我給你拿錢,打麻將去吧」。去年過年的時候,我和大哥商量,老媽93了,今年別讓她自己做飯吃了。可老媽不幹,說再做一年看看,來年再說來年的。

我媽心寬心大,耳不聾眼不花,頭腦清醒,思路分明。兒女的事兒叫兒女自己做主,怎麼做都對。我媽說:我沒能力幫忙,我也不給你們添麻煩,更不給你們添亂。我大嫂也70歲了,她就說:「老媽身體好是老媽的福氣,也是咱兒女的福氣,直到現在,老媽還沒用咱們侍候一天呢」!

現在在說以後想用什麼方式養老的話題,那就是:我以後也要用我媽的這種方式去安度晚年。


智慧養老啊。

首先我覺得智慧養老是生活方式,也是趨勢。畢竟更符合時代發展和現代人的生活方式,不可能你20歲,30歲手機不離身,等老了就成了科技絕緣戶。

而智慧養老,首先我們了解下智慧養老是什麼?其實就是信息化數據化科技化的養老。拿出行舉例,老人想去某個地點,智慧養老能提供的就是移動端、pc端甚至聯合人工的,包括語音、文字的全方位指導。

而其實養老行業是很需要互聯網的介入的,老人的出行,需要互聯網的導航系統,ai輔助,技術支持。老人在家裡,如果突發情況,有互聯網監測的話,很多心肌梗塞的老人可能就就得回來了。老人想和子女視頻,完全可以通過互聯網實現。再有就是近幾年大熱的醫養結合,也是很值得互聯網介入的點。再加上現在的老年人很多也用上智能機了,會上淘寶,刷微博,針對老年人用戶的手機app也完全可以開發起來,內容可以是老人關注的養生等方面,或者助理生活等。

而現在來看,其實智慧養老有發展,但是還不夠,主要還是需要企業把住機遇,明確市場需求,今年9月廣州的2019中國健康養老行業創新發展論壇是比較少有的國內養老論壇,因為主辦方是比較專註於新經濟領域的數據公司,大概會很有看點。


其實這些養老方式很多都並不衝突,我覺得未來我們的選擇會是這些養老模式的組合。

但如果要說,最看好哪一種模式的話,就就是智慧養老。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老年人口比例為17.9%,預計到2050年該比例將上升至34.9%。較理想的財產收入狀況以及不斷增加的上網率共同推動著老年群體的消費需求。2017年家庭月收入超過4000元的老人超過1.1億人,2018年6月7.1%的中國網民為老年人且該佔比在逐漸擴大。同時,社交媒體的興盛與移動支付的便利,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老年群體的消費思維模式,移動電商行業在銀髮族群中的滲透率在不斷增加,其活躍滲透率從2017年的32.6%上升到了2018年的40.4%。87.0%的中老年人在手機支付操作便利性方面認為,手機支付容易操作,這體現了整體上積極的中老年人手機支付體驗,智慧養老正在興起。

智慧養老通過互聯網平台對養老資源進行整合,這不僅可以滿足更多樣化的養老需求,更有利於降低未來的養老成本。在九月份廣東省信協會辦一個養老創新論壇,裡面會專門的議題討論互聯網+養老,艾媒也會發布《中國健康養老服務行業白皮書》,現場解讀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趨勢,如果是想深入了解養老模式的發展、智慧養老的趨勢,也可以了解一下。


以房養老、智慧養老、社區養老、家庭養老、子女養老很難說更傾向於哪一種,而是根據每個人的自身情況去選擇,因為只有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第一以房養老。簡單說,就是將房子押給銀行,換取每個月的貨幣,老人過世後,賣房給銀行,償還貸款及利息,升值部分歸銀行。由於要考慮房產70年產權到期續期的問題,加之老人財產留給子孫的傳統,還要考慮房產的升貶值,年收益率,銀行利率,老人剩餘存活期限,通貨率等等問題,目前僅在部分大中城市和銀行有限範圍內開展,畢竟我們國家的國情擺在那,城鎮化率還不高,擁有高價值房產能夠採取以房養老的老年人畢竟是少數。

第二智慧養老。智慧者,科技也。養老也需要插上智能的翅膀。想像一下,老人身邊有各種高科技的設施和設備,老人生活安全有預警,身體健康有監測,心理需求有跟蹤,子女還能隨時與老人連線,一切似乎都很美好...但是智慧養老在我國也還是新生產業,資本運作、行業標準、管理體系、服務質量還有老人最關心的價格問題等等都未形成完善的標準,另外有了高科技的助力,是否會減少子女陪伴時間的付出,引發新的問題也猶未可知。

第三是社區養老。據公開的數據統計,我國正規護工人數奇缺,對比龐大的養老群體,顯得杯水車薪。社區養老,首當其衝的就是專業、負責、有耐心的養老護工,有這樣一個愛老愛崗敬業的群體做支撐,種花下棋跳廣場舞的社區養老,才有依託。

第四是家庭養老、子女養老。其實子女養老應該包涵在家庭養老里,相對於以房養老、智慧養老、社區養老等社會養老而言。由於「孝道」文化根深蒂固,家庭養老或者說子女養老成為全社會的優良風氣。然而,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敬老愛老孝老的傳統有所淡化,同時社會、科技、人文的進步,人們的思想更加解放,才有了各種養老模式的討論和選擇。但不可否認的一點是,家庭、子女養老也將會是未來一段時間內的主流養老模式。

夕陽無限好,只是盡黃昏,我們都會老,相信在家庭養老和社會養老的雙重保障下,養老體系會越來越完善,讓老年人多一點安心和從容,從而真正實現老有所養。


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智慧養老,醫養結合,旅養結合等養老模式正是時代發展的潮流,我可能更偏向於智慧養老,一方面,對中生代而言,智能設備已經顯現出其必要性。另一方面,智慧養老是面向居家老人、社區及養老機構的感測網系統與信息平台,並在此基礎上提供實時、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聯化、互聯化、智能化的養老服務,有助於提升晚年的生活質量。

居家養老方式,可以滿足父母與子女生活在一起在生活起居上受兒女照料的願望。這是近年來新型的養老方式,即老年人在社區公共設施與社區服務的幫助下半自立地生活,典型的做法有社區老年食堂、老年活動中心等。所以我個人覺得如果各方面條件適合,老人選擇居家養老挺不錯的,畢竟能和兒女們在一起。

恰巧今年9月13日在廣州有一個2019中國健康養老行業創新發展論壇,將現場解讀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趨勢,有興趣的可以一探究竟。


雖然我還年輕,但有時候發獃的時候還是會想想老了之後的生活。個人而言,我更喜歡智慧養老和社區養老,智慧養老聽起來更興潮一點,也是比較多人討論和熱議的。社區養老聽起來會更溫馨一點,因為社區內都是一些老人家,雖然老了,跟現在的流行社會有點脫節,但起碼並不是你一個人。開個人吧。

因此才會有那麼多的養老方式出來:智慧養老,社區養老,醫療養老、金融養老等等,這些詞現在已經是行業發展新風口了,不少企業也在重點關注,就連全球知名的新經濟產業第三方數據挖掘和分析機構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也開始關注這個領域,據了解,他們將在9月廣州與廣東省信用協會聯合主辦在一個養老論壇,對以上話題進行深入探討,並且會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養老企業進行評選頒獎,「2019中國養老創新勢力榜」的評選,既是對企業的認可,同時也是對企業的宣傳,旨在通過榜樣的力量,挖掘新經濟行業優秀企業,從而進一步推動中國經濟的創新與發展。


這是一個略帶傷感的話題,讓我想起了帶著小記者班的同學去福利院看望老人的場景——她們拿出好吃的往孩子們的手裡塞,攥著孩子們的手不願鬆開。孤獨,寂寞……去的路上,孩子們嘰嘰喳喳彷彿是要春遊,返程的車上一片寧靜默不作聲。

由此,我想到了自己年邁的時候,我該如何度過哪屈指可數的餘生。

茶餘飯後,跟朋友常常就此話題進行過討論,最理想的是尋一片向陽的山腳,年輕時的好友每人幾間瓦房,你種幾棵瓜,我栽幾畦韭;你養幾支鴨,她喂一隻狗;飯後摸棋打牌,還會喝口小酒像孩子似得耍耍脾氣鬧點彆扭。

夕陽無限好,

何愁已黃昏。


目前,我國的智慧養老也得到了政府和各界人士的積極推動,已有很多優質的智慧養老項目得到實施。海濤科技旗下「我愛社區」社區智慧養老方案,即分別在合作模式、運營模式、技術方案、標準化體系等方面充分體現出了國內領先的創新思路。智慧社區的建設是社區發展的必然趨勢。所以,智慧養老的服務體系,必須是以家庭為基礎,社區服務為依託,機構服務為補充,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這樣才能使「智慧養老」服務模式更加科學合理,並可持續發展。

不論是養老機構,還是社區、居家老人,未來都可以通過智能化設備實時監測老人的生活和健康狀況,實時同步信息,家屬遠程也可以了解老人的信息;在老人有任何日常生活需求時,家屬和機構可以通過雲平台發布需求,並由服務公司根據需求為老人提供上門服務;老人通過佩戴攜帶型定位設備,一旦發生意外或摔倒等情況,能夠第一時間發起求助,由養老機構工作人員或社區服務人員第一時間提供救援幫助,為老人的生命安全保駕護航。


養老新生活·觀察認為,目前在中國養老市場上,部分高端養老機構已經運營了數年相對比較成熟了。與普通養老院相比,無論是在硬體設施、還是人文關懷上,都更適合老年人長期居住。

從老年人的需求來講,大致可以分為生理及心理兩部分。生理方便主要是生活方便、設施設備齊全(適老化更佳),身體健康得到照顧等;心理方面主要是自我認同感、自我滿足感、存在感及社交關係的維繫等。

生理方面:

簡單可以歸結為「醫」、「食」、「住」、「行」四個方面。

「醫」:老人家的身體多少都會有一些病痛,比如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骨質疏鬆、關節炎問題等,部分慢性病需要日常的護理才能有效的控制和緩解,萬一不幸出現心梗、腦梗等急症更需要馬上進行治療,畢竟時間就是生命啊!!有多少老人都是因為耽誤了最佳搶救時間丟了性命,或造成了嚴重的器官損傷。所以,在這方面,更推薦有醫養結合養老社區,比如泰康之家養老社區,社區內就有醫院和康復中心,還有老年病的權威專科醫生。避免有打廣告的嫌疑,大家可以自己在網上看看哈!

「食」:老年人的餐飲還是要非常注意的!首先,老年人與年輕人的口味及需求有很大不同;其次,從老年人的身體情況來說,很多時候都需要低糖、低鹽、低脂肪,更需要膳食的合理搭配;另外,大部分老年人的咀嚼能力遠不如年輕人,食物更要軟爛些。

「住」:老話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的狗窩」,在哪待著都不如自家舒服,但是對於老年人來說,家裡再好也不如一個更安全的環境,畢竟有時一彎腰、動作幅度一大就有可能隱藏著一次致命的危險。居住環境有全面的適老化設施是最好的,比如家中隨處有扶手,地面防滑,照明、溫濕度適宜、緊急急救呼叫等等,不要以為這些都是小事,很多時候危險都是因為不注意而產生的。

「行」:大多數人養老還是選擇在本市居住的,如果要回自己家或者外出辦事、採買肯定需要養老機構提供便捷的接送服務。

心理方面:

心理方面就簡單說下,年輕人(子女)通常認為父母退休之後就可以享清福了,殊不知,從忙碌的工作狀態到「閑雲散鶴」、「無所事事」的落差還是很大的,自我價值的認同感急劇下降,此時唯有讓老人「忙」起來才行,比如外出旅遊、老年大學課程等,琴棋書畫、唱歌跳舞,許多年輕時想而未做的事情都可以讓長輩們的生活豐富起來,心情舒暢和一定的腦力、體力運動量對老人的身體是極好的。

除此之外,有一部分老人,子女忙於事業長期不在身邊,心理的缺失感會非常嚴重,豐富多彩的活動一定程度上可以填補這種空虛感。另外,機構的工作人員如果能傾心相待,老人會從生活、飲食、健康等各個方面得到如子女般的關心,這對於長輩們的身體健康是非常好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