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胚胎移植,即通过体外受精或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移植到假孕受体,使胚胎在体内发育并生崽。由于胚胎移植后能在固定的时间内得到大量的后代,并能提升一定的微生物等级,所以目前该技术在多方面得到运用:生物净化、辅助生殖、快速扩繁等。而今天我就给大家就小鼠胚胎移植方面相关的实验操作,提供一些能让我们的工作变得更加快捷与方便的小技巧;也唠叨一些可以使我们的操作更规范的小「麻烦」。

1

实验后的假孕受体的快速区分

我们进行移植的受体品系一般都是一个品系且体重范围固定,但是胚胎却有多种品系,移植胚胎后的受体从外观上基本无法区分。我们目前推荐的方法是在小鼠耳朵和尾巴上用马克笔直接做标记,标记大概能保持12小时,待移植结束,小鼠苏醒前都不会消失,后面就可以直接上架用笼牌区分即可。该方法的好处就是方便快捷,比打耳标或剪耳更人性化,没有痛苦,减少动物的伤害,让受体能安心怀孕待产,快乐的做鼠妈妈!

2减少人为的污染

在移植时,使用口吸管操作既可以灵活精确控制气流,又可高效完成大批量的胚胎操作,所以目前我们选用口吸管来进行胚胎移植,前期我们移植时都是摘下口罩后再用口吸管操作,但是人的口腔是含多种细菌的,很有可能就在你摘下口罩的那一刻把病菌散播到空气当中,污染设施。我们就考虑是否可以通过减少暴露面积,来达到减少污染的目的。后面我们移植采用的都是不摘口罩,口吸管直接从口罩下方进入操作,基本上可以达到口罩挡住口腔,并且不影响移植,这样环境清洁度我们也维持住了,实验也能照常进行,何乐而不为?

3节省移卵针的使用

我们每天可能会进行多个品系的移植操作,无论是清洗胚胎还是移植胚胎,都要用到移卵针。而为了保证每个品系胚胎不混淆,也保证胚胎微生物等级不互串,我们现在要求一个品系操作完换下一个品系前都需要换针,防止移卵针内有胚胎遗留而造成品系混淆、微生物等级互窜。所以每天我们都需要使用很大数量的移卵针,不停换针也很浪费时间。为此我们想到一个好办法,就是直接在移卵针上提前写好品系编号,这样在操作相应品系时就用该品系编号的针,基本上移卵针就比原来的用量减少了一半,也防止了品系混淆,省心又省力。

4快速疏通移卵针

移植时,总会遇到一个情况,针头被堵了,胚胎吸不上来,移植也不顺畅,正常情况下我们都会选择换一根针,但是如果是操作不好的新人,估计换了很快又会堵了,一天就要换N根针了,很浪费!其实有个方法只需要1S就能解决针堵的情况,就是把针头放到打火机的火焰上轻轻一燎,堵住针头的组织就被烧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了,而且还做了一次高温消毒,效果非常好,减少了换针的时间,也减少了浪费,不过燎了也不好使的话还是换针吧!

5巧修显微镊

移植的显微镊十分娇弱,在不使用的时候我们通常都会用保护套将镊子尖头处护住,但是还是会有不小心将镊子尖头弄弯弄歪的情况,这个时候显微镊基本就不能使用了,因为在显微镜下都是微量操作,稍微弯了或歪了,根本夹不住输卵管或子宫了,这种显微镊基本就被淘汰了。其实这时候我们还是有可能把它挽救回来的,方法就是用持针钳对显微镊的尖头进行微调,并在显微镜下看是否调回可用状态,反复几次,可能就又可以使用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