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陽系中,金星的先天條件是和地球最為相似的,它的體積和質量都和地球差不多,體積約為地球的88%,質量約為地球的80%,然而如果看兩個星球的表面環境的話,卻是天差地別。我們地球的表面是養育了萬千生物的生機勃勃的生物世界;然而在金星的表面,卻是一片生命的禁區,那是一個酷熱難耐且腐蝕性極強的地獄般的世界,科學家們多稱它為「地獄星球」。

金星的表面溫度高達460攝氏度,且整個星球的溫度都差不多,即便是在兩極地區也差不了幾度,而且氣壓高到相當於地球表面氣壓的96倍,大氣成分幾乎都是二氧化碳,空氣中還經常飄撒硫酸雨,可以說金星的表面完全是一個不適合生命生存的世界。

有些天文學家曾經設想過改造金星的計劃,但是金星位於太陽系的宜居帶之外,而且依靠人類的科技未來再發展1000年,也無法去改造金星。

那麼金星上面就真的不適合任何生物涉足嗎?也不是的!有些科學家認為金星一定高度的大氣層中,人類或可以在漂浮式封閉基地中生存。

金星表面的溫度和大氣壓都非常高,而且太陽光無法照射到金星表面,但是在金星大氣層的上方,在和地球表面大氣壓相仿的地方,大約的金星地表向上40~70公里處,溫度也就沒那麼高了,有天文學家推測那裡的溫度和我們地球的地表差不多,而且陽光十分充足,大氣成分也有了部分的氧和氮,這一區域的大氣層可稱之為宜居地帶,人類動點腦筋,在那裡生存或不是多難的事情。

比如在這個地方建造一些飛艇式的漂浮的透明封閉性基地,在裡面營造類似地球的生態環境,植物還可以利用陽光進行光合作用,釋放氧氣改造二氧化碳,立即可循環持續的生態系統,人類是可以在裡面生存的。

要建造這樣的封閉式基地,難度並非難以想像,未來千年之內肯定可以實施,比如我們可以將封閉式基地進行雙層設計,上層用結實而透明的薄膜,裡面充以氫氣,下層營造生態環境和人類的居住和工作區,基本就可以運作了,不過金星上面的風很大,這個飛艇式基地必須有發動機可以控制速度和方向,免得被風吹到金星的另一邊。

等到人類的科技發展的逐步發達的時候,必將會對太陽系的其他星體實施改造計劃,或許上面的方案將來真的會在金星上面實施呢!


不請自來,科學愛好者報到。

先申明立場。此方案完全可行,而且這是在金星建設基地的唯一方案。不過這不應該叫做太空城市,因為它並不在太空,而是在金星大氣層中上層,它應該叫做巨型飛艇前哨基地。

金星的地表環境只能用地獄二字形容。500度高溫、相當於900米深海的大氣壓力、硫酸構成的雲和雨、熔岩河流、肆虐的狂風、一次閃電能持續十五分鐘……蘇聯發射過十餘個金星著陸器,活得最長的一位也只在金星表面挺了110分鐘。可見,要想在金星地表建設基地,難度有多麼巨大。

相比金星地表,金星的中上層大氣層的環境就友善多了。在距離金星表面65公里左右的高空中,溫度、氣壓均與地球上相似。更可喜的是,金星大氣中為數不多的氧和氮被密度更高的二氧化碳「擠」到了這裡(金星大氣中二氧化碳佔97%),使這一高度的金星空氣可以直接呼吸,前提是如果你能忍受難聞的硫化物味道的話。戴個防毒面具就可以在這裡出艙活動了。

以現在的技術,這一構想就可以實現,沒有進行是因為經濟原因。分批發射幾個艙段,在太空中對接起來形成「艇身」,帶上足夠的液氫向金星進發。進入金星軌道後減速下降,將氫氣充入外部氣囊後進入金星大氣,懸停在距地表65公里處就可以了。這時,飛艇基地面臨的挑戰只剩每秒100米的強風了,但這問題不大,飛艇也被吹著跑嘛,出艙任務和科學研究都能正常進行,趕上天氣好,還能「開窗通通風」呢。如果是中國宇航員的話,補給都可以少帶點兒,因為咱有種族天賦,先來它一片金星菜園再說。

我是腦洞愛好者章北海,歡迎點擊頭像,瀏覽更多文章和問答。


不可行。一些技術條件還達不到。


我感覺這事不太好操作。首先,地皮收益歸誰?那個有關部門去實地測量?以什麼標準賣地?另外,房產證由哪個部門頒發?天然氣,水電網線由哪幾個公司運營進駐?物業怎麼劃定停車位(好吧,有可能叫飛船泊位)?加油,理髮,喫早點去哪?這都是問題。綜上所述,既然有這麼多問題,那麼建好了也不好賣,既然不好賣,那麼就賺不到什麼錢,也就沒人投資建設,畢竟,現在人不會都很提問者一樣傻。


你的觀點勁爆世界,極有可能收穫爾貝諾獎提名,全世界人民沒有想你天才建議,世界科學家的智商不及你一半,居然在地球這個地方有你這樣的奇才,糧食流量等資源費在你身上,還是按你說的造一個浮球裝你到金星得了,地球將減輕負擔。


可行,封閉的環境,仿生地球環境!類擬太空倉。模塊組合,想多大組多大!可以大到一個小城鎮!隔絕材料是關健,分兩道雙重安全牆!


不可能……以目前或者可預見的未來50年!能把近地空間中轉站設計出來,就很了不起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