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原名《訓蒙文》,為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內容是對《論語》中的「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敷衍。作為蒙學教材,考慮到時代背景,我們不可盲從,要有選擇地吸取精華,靈活變通地應用到實踐中。我們知道,程朱理學之後,人性被壓制,清代又處於封建社會末期,世界範圍內資本主義正在飛速發展。

什麼是孝,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三言兩語不可能說得清。李毓秀按照自己的理解,對「孝」進行了具象化。很多當時看來很有意義的事情,在今天若是照搬照抄,就顯得可笑異常了,比如「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現在家家都有空調,不需要溫清。每天早上父母忙著給孩子準備早餐,送孩子上學,晚上回來還要輔導作業,省定也沒什麼必要。

那個時代是封建家長制,家長是威嚴的,凜然不可犯,如果我們今天依然倡導這種親子關係,那就得不償失了。「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孝順不能流於形式,懷念親人自然心傷,但也不能刻意地把自己弄得半死不活。「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我覺得這句話在今天仍有借鑒意義。一個人可以用很多大話、空話去闡釋孝順,但要想做到,必須從小事做起。如果一個人對父母之言愛答不理,我不信他日後能成為一個孝子。

「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我特別欣賞這句話。父母和子女之間也會發生矛盾,也會有誤解,那到底誰先讓步呢?如果我們等著父母道歉,等著父母來示好,孝順又從何談起呢?至於需不需要對父母噓寒問暖,沒什麼好糾結的,如果流於形式,當然全無必要;如果外面天寒地凍,父母上班回來,你上去噓寒問暖,他們的心裡必定是溫暖的。


《弟子規》在說什麼?我們需要對父母噓寒問暖嗎?

老張說學而君子16分鐘前

有個小笑話,一個小學生看到同學穿得特別多,就問「今天也不是太冷呀,你怎麼穿這麼多?」那位同學一翻白眼說「有一種冷叫你媽覺得你冷。」

父母總是擔心子女喫得不夠飽,穿得不夠暖。好朋友之間也會主動想到對方。即便一般關係的人之間,也習慣性地噓寒問暖。那麼我們對父母應該怎麼樣呢?

冬則溫 夏則凊 晨則省 昏則定

一、釋義:

溫,溫暖。

清,朗。通常理解為清爽。

省,視也。察也。觀察,發現問題,不是簡單的問候。

定,安也。要能安心入睡。

二、出處:

《禮記-曲禮上》:「凡為人子之禮:冬溫而夏清,昏定而晨省,在醜夷不爭。」《禮記-文王世子》:「文王之為世子,朝於王季,日三。」《禮記-王制》:「五十始衰,六十非肉不飽,七十非帛不暖,八十非人不暖;九十,雖得人不暖矣。」

三、解說: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里仁》)父母年齡大了,做子女的要考慮周全。年齡大了之後,自理能力就下降了,對子女的依賴必然增強。做子女的要能從父母的角度考慮問題,比如什麼叫「溫」,什麼叫「清」?不同年齡段的感受是不同的,如果不能從父母的實際感受去考慮、處理,那麼父母怎麼能感到舒服呢?

這裡要特彆強調一下「省」和「定」,特別關注這兩個字的本意,有助於防止「禮」流於形式。

子女在小的時候,父母照顧的是很周全的,調理飲食,增減衣物,甚至每天的大小便都記得很清楚。子女對父母也要有這份心思和方法吧!從另一個角度說,為父母考慮周全,也有利於自己養成一個好習慣,為人熱心,做事周全,從而為自己創造一個很好的環境。

如果有人以為如果這樣做,自己就沒時間做別的事情了,就會影響事業等等。從古至今,比周文王事業做的更好的人似乎不多,如果周文王這麼做沒耽誤什麼,那麼我們似乎就沒有理由了吧!其實,有比孝敬父母更重要的事情嗎?如果一個人連父母都不孝敬,能對別人怎麼樣呢?別人憑什麼信任這樣的人呢?

這些算不算繁文縟節呢?冬天覺得冷了,想加件衣服。我們會覺得這是繁文縟節嗎?肯定不會,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回想一下前面提到的「孝子之有深愛者」,在我們自己覺得冷的時候,稍微向前想一小步,必然會考慮到父母。這就是推己及人。如果我們連父母都想不到,那麼這個世界一定一直處於寒冬了。


《弟子規》在說什麼?我們需要對父母噓寒問暖嗎?

感恩邀答:

《弟子規》在說什麼?

中華文明第一部人類對自己同類管理的典籍是《五典》:就是人倫五常: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出自《尚書·虞書·舜典》:「慎徽五典,五典克從。」是由於舜帝在如此前提下還遵守孝道。《尚書·虞書·堯典》:「父頑,母囂,象傲,克諧,以孝。」以此贏得了上下一致的擁護,成為一代聖帝。

孔子把這個實況傳授給曾子。這就是《孝經·開宗明義》開篇所述:「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曾子把這個情況變成《孝經》,《孝經》是大經,接著後面就出現了《弟子規》的目,最後面是《二十四孝》的舉例說明,這也是一套系統工程。

在《孝經》出現的後面也有道學的《文昌孝經》,但出現得較晚點。

所以學習《弟子規》前,應該先學《孝經》,有經有目的學習才順利成章。

我們需要對父母噓寒問暖嗎?

試想一個人是如何才能成長起來的,十月懷胎,一早分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至少三年不能離開父母的懷抱。衣食起居,冷暖饑飽片刻不離父母的視線,我們每一點的成長,無不含著父母的心血。

在這樣的前提下,您說我們對父母用不用噓寒問暖呢?噓寒問暖又能報得了多少父母似海深情啊!

最後有一點必須講述清楚:孝是敬不是孝順而是孝敬,父母有錯處是可諫諍的,這個非常重要,否則拿來愚民就違背了聖人的初心。敬奉!


1、《弟子規》在說什麼?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

其內容採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及朱熹《小學》中的文義,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纂而成。

這個《小學》是《三字經》中「唯學者,必有初,小學終,至四書」的《小學》,專門教導做人做事,灑掃應對,進退之禮和做人首要以「孝」為本。

但這本書距離我們有數百年,內容當中有些用詞與現在社會狀況差距較大,所以清朝李毓秀重新以《小學》中的重點為基礎,編寫出《訓蒙文》,

具體列舉出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學等應有的禮儀與規範,特別講求家庭教育與生活教育。

後經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編成1080個字的《弟子規》,是啟蒙養正、教育子弟「敦倫盡分、閑邪存誠」,養成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

初讀《弟子規》,會覺得它很淺,讀懂之後才知道它很深,其中蘊涵著人生的大智慧。

那麼《弟子規》,它的時代意義是什麼,它的價值在哪裡?

《弟子規》,它是一本教我們如何做人的一些基礎規範。

每一個人能瞭解你應當如何做人,不但你個人的修身會得到進步,家庭也能得到幸福美滿,子孫也都可以興旺,都可以得到這些良好優秀的孝子賢孫。

  所以在古時候,他們非常重視兒童教育,從小就瞭解應該如何把小孩教好。

人一生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做人;不會做人,這一生也休想有很好的成就。做人最主要的根本,從孝悌來入門

2、我們需要對父母噓寒問暖嗎?

對於這個問題,其實是在問:現代社會,我們還需要「孝」嗎?我們應該如何於父母相處?

我們也看到很多家長他們憂心忡忡,覺得自己的子女很難教,不曉得如何教起;

也很擔心社會裡頭有那麼多的誘惑,即使在家裡好好教,都恐怕抵擋不住外頭的誘惑。

所以,人一生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做人;不會做人,這一生也休想有很好的成就。做人最主要的根本,從孝悌來入門

聖人告訴我們,人最基本的就是要先懂得「孝」;要行孝,要行悌。

這兩樣你都完全明白,你能做到了,再就要懂得如何修身養性。

修身並不是很困難的事情。所謂「修身」,就是修正自己的行為,修正自己不對的種種的言行舉止。

所以接下來聖人告訴我們,我們的生活、我們的態度、我們的行為、我們的言語,一切的造作都要謹慎。

簡單的講就是要有禮節,要知道制止自己不對的行為,要了解我們做任何一切事情都要合乎禮。

什麼叫合乎禮?就是你內心當中,要存恭敬之心。

我們想到現在的人誰都不服誰,誰都高喊自由的社會裡頭,人因為有這樣錯誤的觀念,自由就是為所欲為,所以社會才會這麼紛亂,家庭才會不合。

家裡的成員才幾個人,往往沒有辦法和睦共處

所以懂得約束自己,懂得禮貌,懂得一切都有恭敬心,我們在立身處世方面,就可以得到和諧。

為什麼要盡孝,也就是父母對我們的恩情是什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體會。當家才知柴米貴,養子方知父母恩。

你是否有這樣的經歷,早晨出門時,媽媽總是一遍又一遍地說:「出門小心點,靠邊走,騎車慢點。」無數個早晨,這聲音總會回蕩在耳畔。

你是否有這樣的經歷,無論是小時候,還是現在,每當生病時,父母總是陪伴在身邊,詢問病情,安慰著你。

你是否有這樣的經歷,當完成一天的學習回到家中時,媽媽早已準備好飯菜。這飯菜雖不很華美,但卻讓你疲憊的身心得到真正的放鬆。

這點滴的小事中,蘊含著父母深深的愛,它伴隨著我們成長。失敗時,給我們鼓勵;氣餒時,給我們動力;傷心時,給我們安慰,它充滿我們的生活,無時不在,無處不在。

曾幾何時,這愛被我們忽視,被我們習慣,以為是理所當然。甚至有時父母的叮嚀被我們視為嘮叨,父母的關心,讓我們覺得多餘。父母的愛在我們這裡變得不值一提。因此,有人說:「父母愛的付出,就如同石沉大海。」

難道我們忍心讓這世間最美好的愛就這樣黯然消失,難道我們就真要這樣無動於衷嗎?

父母的愛,我們已經接受得太多。孝順父母不是一句「爸爸、媽媽,我愛您」或者送一朵康乃馨那麼簡單的事

子女漸漸長大的時候,對父母應該盡的孝心,到底應該從哪裡開始做?就是從關懷父母的起居開始。我們曉得年紀大的人他很怕寒冷,所以冬天在家裡,對父母就要特別的照顧,不要讓他晚上睡不好,要暖和,讓他睡得安穩。

『晨則省,昏則定』。就是每天早上要記得起來第一件事情,就是向父母問候,問早安。同時問完早安之後,還要關心一下,昨天睡得好不好?是不是安穩?一切是不是睡得很舒服?這些都是為人子弟在家裡對父母應該有的態度,還有孝敬的這一份心。能看到子女每天來問安,做父母的哪有不高興的!

道家經典《太上感應篇》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教人不要做惡事,要多行善事。

儒家經典《中庸》說:一個人的品德形成要「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自天子至於庶人,一切以修身為本。」而修身的基本要素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周易》也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多行善事,天地寬廣。而眾善之中,「孝」子當頭。

中國有句老話:「百善孝為先」,認為「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源。在「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德中,「孝」也排在首位。

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就是說,孝是道德的根本,是教育子女的開始。

那麼,孝都有哪些內涵和外延呢?孝教我們做些什麼呢?

夫孝,養父母之身,悅父母之心,宏父母之志

孝不只是簡單的順從父母、贍養父母,孝也是有層次的,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孝的三個層次就是:「養父母之身,悅父母之心,宏父母之志。」

所謂養父母之身,就是要盡自己所能使父母衣食無憂。

孔子曰:「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於庶人,孝無始終,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盡心儘力養父母之身,是孝最基本的內涵,也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

《弟子規》說:「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對父母的侍奉、順心和贍養。但是,孝不能只停留在能養上。

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其中最重要的還是敬重和愛戴父母,使父母開心,即悅父母之心。

孝敬父母不能停留在口頭上,也不只是個經濟問題,認為給父母足夠的錢保證父母的衣食住行就可,而是要體現在日常生活中一件件小事上。

要心裡想著父母,理解、關心父母,噓寒問暖,常回家看看,盡量滿足父母的合理要求,儘可能多的陪伴父母,能傾聽父母的嘮叨,使父母開心,行動上幫助父母,為父母分憂。

孔子的弟子問孝,孔子說「色難」。

是啊,我們平時和父母說話是否和氣,面色是否和悅,行為是否恭敬?

如果你給父母冷臉子看,父母心裡會多麼難受啊。豈不是讓人們覺得「養子不孝不如無」嗎?

順心,就不能嫌父母嘮叨。到底父母是怎麼想的,你沒聽完真的知道嗎?如果一個人連讓父母把話說完都不肯,能算個孝子嗎?

順心,還要考慮不能讓父母有掛心的事。父母有難處要及時幫助解決,有疾病要趕緊求醫問葯。

我們孝順不是為了求虛名,孝順是發自內心的真正的愛,是對父母十月懷胎、三年哺乳、成人以前的辛苦撫育的深切感激。

宏父母之志就是自己要努力學習、努力工作、積極上進,多為國家做貢獻,讓父母高興,讓父母自豪,為家族爭光,這些都是孝敬父母的另一種表現。

子曰:「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至其樂,病則至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後能事親。」

曾子對父母的孝也有三個層次:「大孝尊親,其次不辱,其下能養。」

最大的孝是一生保持對父母的尊敬之心;

其次是沒有因為自己的錯誤而使父母蒙羞;

最底層次是僅僅在生活上照顧父母。

他認為凡是為父母爭光的行為,都是孝敬父母的表現。

相反,任何足以使父母蒙羞的行為,如做官不能奉公盡職、與朋友交往不講信用、事業上不求上進都看作是對父母的不敬與不孝。

老,從來就不是過錯,更不是能被拿來嫌棄的理由。

古人云:萬善之門孝為基。

孝順父母,就要孝身,身體安康乃為本;孝心,心情舒暢乃為順;孝願,得償所願乃為滿;孝慧,學習跟進乃為明。

古人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所以,年輕的朋友,放下手機,多陪陪父母吧!人生不過百年,而我們陪在父母身邊的時間有多少年?

講了這麼多,相信大家己瞭解什麼是孝,對此也有自己的看法。

當我們對父母從心中流露出愛和敬時,自有孝心,有了孝心還要學習如何關愛父母。 此時對父母對噓寒問暖不是很自然的嗎?


關於《弟子規》的內容,其實,最主要是告訴如何做人,比如說:在《入則孝》中說到: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就是說,父母親叫我的時候,要馬上答應,父母親讓我做的事情,要馬上去做。

如果在看《弟子規》你,已經有了自己的小孩子,可能會更希望孩子來學習。我在剛接觸到傳統文化的時候,就是這樣的想法,希望孩子好,人生越來越順利。直到,聽了《幸福人生講座》,才明白,其實,教育最重要的是,上所施下所效。如果希望孩子能做到《弟子規》中所講的那樣,孝順懂事聽話,做事情的時候,先徵得父母的同意再去做,這是有孝心的表現。也是這樣的孝心,可以幫助孩子以後越來越順利!

歷史上有名的二十四孝的故事,就是非常好的例子,孩子的孝心,可以讓父母安心,也可以成就大的事業,大舜就是這樣的人。在家對父母沒有抱怨,就算被逼離開家,仍然把自己所種的糧食送給父母享用。堯帝在經過多年考察後,把王位給了他。

我的一位朋友,從小到大都非常孝順,聽從父母的安排,從小學習很好,保送上了北大,後來又去美國讀了博士後。一個人的孝順,可以帶來福報。而且,會看到自己的孩子,非常聽話。

多少家長在苦惱,孩子不聽話,怎麼管的問題,在父母力行孝道以後,聽父母的話以後,孩子就會有所改變。

當然,孝順的方法有很多,孝父母的身、心、志。照顧父母的身體,是第一層的孝順,養父母之心,讓父母高興,是第二層的孝順。可以改正自己的缺點,做一個有愛心,樂於助人的好人,立下大志,為了國家而奉獻,是第三層的孝順。

做為父母,自己改變的同時,可以看《中華德育故事》這樣的動畫片,這裡講的都是古代聖賢人,如何做人的小故事。不僅好看,還在用生動的形式,告訴孩子,做人的道理!

當然,《弟子規》的內容還有,怎麼說話,做事要用恭敬心,做事情不要急躁,友愛兄弟姐妹,親近仁德之人等。這本書中的每一句話,都可以落實到生活中以後,你的人生將會大變樣,我已經看到身邊的朋友,通過自己行為,語言上的改變,人生的命運得到了大的變化!


《弟子規》不宜讀,說教太多,還有點糟粕。不符合時代發展要求。還是《三字經》《論語》經典。沒有必要浪費時間讀《弟子規》。


用三字經裏的一段話來回答。

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

九歲孩童都知道替父母暖席,何況成人乎。對父母孝順關心,噓寒問暖,本就是天經地義的事,又何出此問。


弟子規就是教孝的,如果不孝,那就不配做人了!對父母噓寒問暖,是做子女應盡的責任。哪有每天,一副冷冰冰的態度對待父母的。那樣的人,肯定沒有家教家風。這樣的人,應該好好學學弟子規。做個深刻的反省。不孝的人,為世人所不容!


《弟子規》是什麼意思?

弟子,聖人的學生,統稱弟子。孔子的弟子,就是孔子的學生;釋迦牟尼佛的弟子,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學生;阿彌陀佛的弟子,就是阿彌陀佛的學生。

規,左邊一個夫字,右邊一個見字,這是一個會意字,那意思就是:大丈夫的見解!

所以弟子規是幹什麼用的?是改命用的!

如果你覺得自己應該好命,那你就依教奉行;如果你覺得自己已經很完美了,那別人也沒有話說!


弟子規是在規範一個親情,愛的準則。是一個人區別無情野蠻的標尺。

弟子規詳細的介紹了,家中長幼有序的倫理道德和行為規範。弟子規中有很多人類文明的反思,看是反鎖但是對一個孩子的成長有極大的好處。

敬畏之心從父母開始,然後是社會,人際關係。秉承了內聖外王的家天下思維邏輯。不過更多的是實踐總結的結果。

只有從小有良好的習慣,中正的教育,愛的輔導。人才能在眾多的誘惑慾望中有底線,有人性,有選擇,有原則的處世為人。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