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體性(subjectivity)是哲學的一個經久不衰的主題(subject)。主體(subject)一開始是指服從者、臣民的意思,sub-表示地位在下,ject表示投放安置,頗有「領主吃火鍋,俺吃火鍋底料」的意思。後來在修辭學研究中,大家發現一個句子里的主詞、主語,就好像跪在地上的臣民那樣,給什麼(謂詞、屬性、動作)都得受著,作為這麼一個承受者,主詞也 被叫做subject(拉丁語subjectum )了。

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那裡,修辭學裡的主詞和,本體論上的基質(substratum)用的是同一個說法hypokeimenon;一門學科研究的基礎內容(而非形式)叫hypokeimene hylē,所以subject又慢慢演化出學科、科目的意思。

作為主詞的subject肯定不僅僅是承受者,而更是動作的發動者,於是subject漸漸有了主動的、積極的含義,後來在啟蒙哲學中用來表示人的自由、理性、積極的本性。

啟蒙運動中,英國人和法國人通過改革和革命成為了主體(subject),而德國人通過冥思獲得了自己的主體性(subjektivit?t)。主體性是德意志民族用來代替整個世界的思想領地,所以我們切記:不要用對象化的方式來把握主體。

西方哲學的真正入門書籍,是康德的三大批判,而要理解這三本書,對於普通人來說最困難的一點就是,他們太容易把自己的主體性,當作一個對象,當作一個世界圖景下的一個組成部分,當作框子里的一個蘋果來做「科學式」的研究了。

所以為了避免這條歧路,我特意把主體性,放在了宇宙論和認識論的交叉的位置上。

主體性=宇宙論+認識論(這裡的+,表示兩者的交集部分)

關於的主體性的思考,本質上是在:

(1)從認識發生的機制角度,來把握整個場域。為什麼這一切都必須通過意識和思維的中介才能顯現(甚至是存在)?

(2)從宇宙論的角度,來把握意識的認識活動。為什麼意識會具有相對穩固的意識結構,像一個小宇宙那樣存在?

所謂的外部世界,為什麼總是主體化的(可認識、可理解、不得不通過感受才能成為實存的……)

所謂的內在心靈,為什麼總是世界化的(有起源、有終結、不得不敞開為場域才能夠產生意識的……)

康德那裡的主體性,是所謂的「先驗統覺」(transcendental apperception),它的本質是一種介於現象和本體之間的中介裝置;它通過知覺的感受性,這個中介使得「本體現象化」,可以被思維把握成具體的生活內容;通過理性的規範性,這個中介使得「現象本體化」,凡俗的生活成為無止盡的倫理試煉,讓庸俗的個人逐步成為完滿的聖人。

作為本體和現象之間的中介的「先驗統覺」-主體性,歸根結底,既不是本體、也不是現象,而是一種讓二者相互轉化的原初機制。

法國哲學家薩特,把這個機制叫做「虛無」。我們來看看「虛無」是怎麼起作用的:

1、本質主義的虛無化:紛繁複雜的表象背後總有某個超越性的本體。只有那個本體是真的,那些顯眼的表象都是假的。——主體性把第一手實存的「表象」降格為微不足道的虛無,而那些看不見摸不著的「本體」反而成為真正的實存。

2、表象主義的虛無化:「超越性的本體」歸根結底就是胡扯,世界只有紛繁複雜的表象才是真實的,然而主體發現自己不可能是任何一種表象,所以自己歸根結底是不存在的。——主體性把「存在」局限在可感知的對象領域內,結果發現自己作為主體並不在其中,就斷定自己是一種多餘的虛無。

3、結構主義的虛無化:「自我」無非是從一個無人格的意義網路、信息網路中產生的偶然效果,是一種局部的陣痛和錯覺;這個網路本身是實際存在的,是一個超越於個體的大全,在其中真實存在的不是個體化的意識,而是各個點位之間的疼痛趨勢的轉移、聚焦和分散運動的差異。——主體性把「意識」的自我反射性完全忽略,並且降格為一種自發的「疼痛」、「盲動」,結果個人就消解為整體的偶然癥狀。

上述三種哲學,都沒有把握好人的主體性,從而在本體論、宇宙論上就陷入了比較被動、僵死的境地。最後那種結構主義立場,是這種失敗的主體性哲學運行的頂峰,在現實中對應的就是阿爾都塞的自殺事件。

康德以降的哲學家,都在有意拒斥膚淺的宇宙論(實在論、外部世界那種)和膚淺的二元對立的認識論。我們就可以研究她/他的主體性立場,從而洞悉其關於原初場域敞開和意識結構生成的基本態度。

黑格爾之後的哲學家們,逐步開始拒斥「主體主義」,認為預設一種原初的意識結構(主體性)來解釋這個意識結構背後的本體世界中的力量布局、宇宙敞開和運行的原初方式,歸根結底是一種失敗的前現代的做法,是在用個人意識冒充上帝,是扶手椅上的神棍的白日夢。

關於這個,我想講兩個笑話:

笑話1:

黑格爾:主體性是認識世界的窗口。

後黑格爾哲學家:抱歉,這個窗口是封閉的。

黑格爾:那我要看看是誰把它關上的。

後黑格爾哲學家:更確切地說,它是一扇假窗戶。

黑格爾:衛兵,塗鴉犯找到了。

笑話2:

黑格爾:主體性是引導我們走出歷史隧道的亮光。

後黑格爾哲學家:抱歉,我能確定這亮光肯定不是來自隧道外部。

黑格爾:快閃開,火車來了。

主體性樣態的轉變,代表著人類生存模式的巨大變化,往往伴隨著的是嚴重的政治和經濟危機。哲學家研究主體性,或多或少,也是為了自我保全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