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是旧石器遗址出现比较晚的地区,目前为止考古发现最古老的人类活动遗址距今约2.3万年。因为其纬度高、年均温低,现在农作物也只不过是一年一熟,而且冬天温度很低,远不如黄河流域适宜古人类生存。为了寻找东北地区旧石器时代遗址与华北的联系,前人做了大量的工作。

2017年8月25日,我独自一人去了黑龙江采样,为了给遗址定一个准确的年代,为以后的工作提供一个可靠的年代学框架。

八月的北京还很热,但是东北可就冷了,昼夜温差十几度。我到了哈尔滨,联系了黑龙江文物与考古研究所的李有骞老师,第二天一早出发——然而我还是不知道去哪里。

这次一起同去的还有北京大学的曲彤丽副教授和首都师范大学的陈宥成老师,他们是夫妻。这之前我都不认识,也没有联系过。我们乘车出发,去了牡丹江的海林市。

杨林西山遗址

我们先去的是距离我们回去的路最远的遗址,杨林西山遗址。这个遗址在一个山头上,因在杨林村西故名杨林西山。

图1 遗址地理位置
图2 合影(左一李有骞研究员,左二曲彤丽副教授)
图3 风化的花岗岩

山上多风化花岗岩,植被稀疏,多为灌木(榛子),发现少量石制品。

图 4 石制品

这些石制品以前都埋在地层中,因为流水的冲刷所以出露地表。

这个遗址以前发掘过一个探方,文化层厚度大约50cm,为砖红色黏土,下部为风化基岩。我们在一个剖面上采样,尽可能多地采样。

秦家东山遗址

8月27日,我们去了秦家东山遗址。

图5 秦家东山

这个遗址于2014年发掘,面积大约200平方米,出土500件左右的石制品,发现了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房址,距今约4000年,现在是玉米地。

图6 玉米地

我们沿著玉米地走,发现了不少的石制品。

图7 秦家东山北向俯视

山的北侧为公路,由于修建公路将山挖开。

文化层厚度约50cm,为砖红色黏土,下部为风化基岩。

大龙头山遗址

大龙头山因像一个龙头而得名。大龙头山遗址位于大龙头山上,山上布满了栎树。在山顶视野十分广阔,可以俯瞰几乎整个新安盆地,这可能也是古人类在此活动的原因吧。

图8 大龙头山俯瞰

2014年发掘,包括两个探方。其中一个经纬度为129°11′8.17″E;44°26′33.93″N;海拔376m。

另一个经纬度为129°11′10.18″E;44°26′33.84″N;海拔371m。

我们在去往以前发掘的地点的路上发现了很多出炉的石制品。

图9 石叶
图10 砍砸器?

我们把见到的石制品定点编号,然后装起来。石制品多为玄武岩,黑曜岩,而本地区多为花岗岩类,包括二长云英岩、闪长岩等,制作石器的原料很可能来自长白山地区。

到了以前发掘的地点,它位于林中,我们把枯枝烂叶清理干净,又把浮土运到一边然后开始采样。

图12 采样位置

小结

三个遗址都位于西南盆地的西北山地上,海拔相对于新安盆地都较高,古人类在此活动可以俯瞰整个盆地的动物。

图13 海浪河

而海浪河为古人类带来了可以制作石器的石头,为古人类的狩猎和食物的加工提供了原材料。同时,海浪河也吸引了动物群来此觅食和繁衍,为古人类提供了肉类。

图14 榛子林

除了狩猎,古人类可能还很好地利用了该地区植物的果实或种子(比如榛子),但目前尚未发现加工植物种子的磨盘磨棒等工具,要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对遗址进行更多的调查和发现。

目前仅剩的工作便是测年了。对样品进行年代测试可以建立一个比较好的时间序列——如果样品比较好的话,然后再结合孢粉和粒度数据,综合石制品等信息,对于研究古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存适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9年3月11日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