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廣州恆大與天津天海這樁球員交易,應該是雙贏格局,何以見得?

1

首先,許家印先生在幾年前為發展中國足球,早已提出恆大要在2020年實現全華班。最近這一波大批國足新秀紛紛加盟恆大,就是為實現這一宏偉目標所採取的特別措施。因為恆大上賽季主力陣容的老化現象,已經到了不得不提早換血的地步。鄭智,馮瀟霆,郜林,於漢超,黃博文,全年過三十,最年輕的張琳芃,李學鵬也已二十九。在聯賽中的競爭力己大大削弱,亞冠更是未能入8強。在此情勢下,非採取壯士斷臂的非常手段不可。

固此,這波大出大入,是恆大新賽季更新陣容的訊號。依我估計,原有主力陣容除了門將曾誠,左後衛李學鵬及保利尼奧和塔利斯卡兩個外援外,會全部換上新人。一時大面積換人,可能會影響到成績,但為未來計,也應該有所割捨。這批引入的球員,應該是未來國家隊的骨幹,他們的水平應該是同年齡中最高的,如果有卡納瓦羅的調教,加上又有出場機會,有高水平外援和老隊員的指點,相信他們的水平應有所提高,恆大的實力不至於下降,對未來國家隊也有好處。

2

天津天海因為原投資人的問題,資金成了問題,肯定沒有多少資金去購買外援和內援。現在恆大送來了可以稱為高效前鋒的阿蘭,還有完全有實力打中超的廖力生,張成林和年輕新秀溫加寶,方鏡淇,完全充實了天海的球隊實力。對於恆大的幾名球員也有好處,因為他們在恆大隊裏,由於同一位置競爭激烈,鮮有出場機會,長期枯坐冷板凳,這樣下去,也荒廢了青春。不如到一個能夠踢上球的球隊更好。所以,恆大和天海這一波球員互換,對雙方來說,都有好處,各取所需,皆大歡喜。


廣州恆大、天津天海、中國足協三贏,但唯有中國足球輸了,這是赤裸裸的權力聯手資本強姦市場。

廣州恆大肯定賺大發了,甩掉三條雞肋,換來三名優質潛力國腳。劉奕鳴入選亞洲杯正賽名單,張修維、何超也是該年齡段的佼佼者,這三人的加盟進一步鞏固了恆大本土才俊優勢。

中超限外政策越收越緊、上港流失武磊的背景下,恆大不管付出多大代價,憑空拿到三名國腳資源,幾乎已立於不敗之地。如果這樣還不叫賺,那真是有些不要臉了。

天津天海名義上也賺了。雖然白白白損失幾位好手,換來幾塊恆大雞肋,但是球隊應該在經濟上獲得了一定補償。這對於老闆身陷囹圄、球隊未來不可知的天海來講,沒有什麼比這更實在了。

中國足協更是大賺,名正言順的實現了國字型大小踢中超的暢想,雖然距離完全國字型大小還有一定差距,但是這個努力方向可以看見。

然而中國足球是妥實輸了。二十四載職業化、市場化,到頭來不過是為老爺染紅頂子的墊腳石。老爺要你往東,你就得往東;老爺要你往西,你就得往西。

老爺們幾十年來,還是那副臭毛病,兩手都要抓,兩手都很硬。又想藉助民間力量盤活足球產業,又想把民間力量牢牢握在股掌之中,成為自己刷紅頂子的制杖。


這筆交易對於廣州恆大和天津天海來說是一筆雙贏的交易,但是對於中國足球的職業化道路來說,是徹徹底底的輸了。

今天晚上,冬窗中超聯賽最大的一筆交易完成,廣州恆大宣佈引進劉奕鳴、張修維、何超等3名年輕球員,其中劉奕鳴和張修維來自天津天海,而天津天海官宣引進了阿蘭、張成林、廖力生、溫家寶、方鏡淇等5名恆大球員。一時間,這筆交易成為媒體和球迷熱議的話題。

從廣州恆大和天津天海這兩傢俱樂部的角度來看,這筆交易是一個雙贏的局面。對於廣州恆大來說,他們引進了3名年輕的國腳級球員,同時送走了5名已經淪為邊緣的球員,球隊的升級換代進一步實現,同時還精簡了陣容,國家集訓隊已經呼之欲出。

對於天津天海來說,在球隊陣容單薄的情況下,能夠用2名球員換到5名有一定實力的球員,讓自己的陣容厚度得到進一步加強,為新賽季的保級之路增添了重重的砝碼,所以說從他們的角度來看,這也是一筆不錯的交易。

但是誰都知道,這筆交易並非完全是兩傢俱樂部就能主使完成的,而是摻雜了一些其他不可抗的因素,也就是有關方面的從中撮合,才讓廣州恆大很快就收攬了6名年輕的國腳級球員。這對於中國足球的職業化來說,不僅是一種巨大的諷刺,也是一種無形的傷害,中國足球職業化20多年,彷彿重新回到了當年的健力寶時代,真是讓人扼腕嘆息,卻又無能為力。


就在剛剛廣州恆大和天津天海俱樂部幾乎同時宣佈了這樁轉會交易,劉奕鳴、張修維加盟恆大,阿蘭、張成林、廖力生等五名球員轉投天海,中超君認為這對於雙方俱樂部以及球員而言是一個三贏的局面。

首先,天津天海在完成更名的那一刻便能夠預料到新賽季的困難,在被當地足協託管後球隊難以在轉會市場有大作為,相應的球隊的保級將成為難題。阿蘭廖力生張成林等人都是具有足夠的中超比賽經驗競技水準也是有目共睹,尤其是阿蘭的加盟會讓球隊的保級希望倍增,現有的外援帕託充滿了不確定性阿蘭的到來無疑是給球隊打了一劑強心針!

其次,通過恆大在冬窗轉會的操作看球隊新賽季的目標將是重點打造全華班戰略,繼韋世豪等人後恆大再次簽下三名年輕翹楚,這與恆大成為集訓隊的傳聞不謀而合,恆大現有的陣容難以應付高強度的賽事,鄭智郜林等人都已接近退役邊緣球隊急需完成換血,張修維和劉奕鳴則是國內球員中不可多得的佼佼者,新賽季恆大的陣容將會是以寶塔為核心帶來青春風暴玩轉中超。

最後,阿蘭廖力生等人在恆大並非主力球員大多數時間浪費在替補席上,加盟天海後情況完全不一樣,五人中至少會有三人會會成為球隊的絕對主力,而劉奕鳴和張修維是在卡納瓦羅手下得以成才,加盟恆大後與恩師會合對於這兩名年輕球員的成長想必大有裨益。


天海與恆大涉及到七名球員的大轉換交易,對於雙方來說應該是雙贏的局面,恆大幾乎網路了國內所有潛力新星,贏得了未來,而天海在目前的情況下,以張修維和劉奕鳴交換到恆大阿蘭、廖力生等五名球員,也算是贏了當下。

恆大贏了未來,無論「國家集訓隊」前途如何,起碼已經完成了球隊大換血,在未來幾年中,恆大都沒有輸

當初,恆大提出全華班概念的時候,我就曾經預測,恆大的目的在於集中國內最好的球員,以「恆大國家隊」的形象出現在中超,但我絕對沒有想到的是,恆大真的做到了這一點,我原本認為這會遭到所有俱樂部的反對而無法做到。

但我對於「恆大國家隊」並不看好,就算這些國內球員在保利尼奧和塔利斯卡帶領下拿到了中超冠軍和亞冠冠軍,又能說明什麼呢?這支球隊仍然以保利尼奧和塔利斯卡為球隊核心,而假如真的代表國家隊參加世界盃預選賽或者亞洲大賽,保利尼奧和塔利斯卡是無法參加的,缺少了保利尼奧和塔利斯卡的「恆大國家隊」又能具備多少戰鬥力?

但無論如何,恆大現在這樣做都不會輸,一旦「恆大國家隊」未能獲得成功,大不了再買幾個外援繼續玩聯賽就是了,起碼球隊在未來幾年中已經掌握了先機。

天海贏得了當下,只不過實在有些不得已而而為之

天海的情況就好說了,權健垮了,球隊資金有限,付不起崔康熙的巨額年薪只好解約,但球隊中大牌球員的年薪也同樣是個壓力,在這種情況下,天海也只能賣掉球隊大牌,盡量爭取留在中超。

據天津媒體透露,天海放走張修維和劉奕鳴後,不再放走其他球員,假如真的如此,天海放走劉奕鳴和張修維,換來阿蘭、廖力生、溫寶寶、張成林、方鏡琪,球隊實力有增無減,絕對可以保級成功。

恆大一口氣引進了眾多球員,已經完成了五名無限制年齡內援的加盟名額,這樣一來,布朗寧與羅伯特·蕭起碼在本賽季夏窗之前就無法代表恆大參賽了,除非以外援的身份。


恆大一下子用完了五個國內球員的轉會名單,就等於直接封殺了羅伯託-蕭及布朗寧的歸化問題,或者說他們要為恆大效力,就只能用外援的身份了。當然租借至中超其他球會都有可能。

至於天海為了維持球隊的收支平衡,又為了不有失去太多球中導致成績不穩定,一下子接收了恆大4名國內球員及外援阿蘭,可以說成了恆大的衛星俱樂部了。

當然,溫家寶還只有20歲,只是佔用年輕球員的名單,但天海要接收張成林、廖力生、方鏡淇都用了3個國內球員名單,可以說讓主力球員的離開得到了有效的補充,畢竟像張成林,廖力生這些球員肯定能在天海中打上主力,打上還有一個外援阿蘭的存在。

何超的到來,加上張修維的到來,相信廖力生要在恆大得到上場的機會並不會太大了,畢竟當打之年由於U23政策的原因已經無法得到上場機會,去到天海就一定會有上場的機會,包括張成林等球員都是對於現在的天海來說都是打好聯賽的最重要保證。

至於現在的恆大,直接是半支國家隊的加盟,而且現在的恆大可以說更有活力,而像張修維,劉奕鳴等球員都是以前卡帥的弟子,相信磨合併不成問題,可以說恆大直接把上一個賽季的主力陣容平均年齡直接下降了接近5-6歲,這套陣容用得好的話,恆大未來5年可以說又是國家隊在作戰,成績還能保持爭冠的行列,更新換血可以說一步到位。


要說雙贏不如說是足協贏了,從這次轉會看出這不是市場行為,這是官方行為。

很多人都還沉浸在中超聯賽的火爆上,為各自俱樂部吶喊助威,可各俱樂部已經和足協在探討著國足進軍世界盃的問題!亞洲杯讓我們看到那些差一點打入2018世界盃的球員老了,踢不動了,亞運會讓我們看到U23真的差太多了,指望他們是真的踢不進卡達世界盃,但足協太渴望世界盃了,中國足球太渴望世界盃了,所以纔有各俱樂部團結起來賭一把的心態,但球迷和記者們可能不懂,他們只懂照搬歐洲足球,可中國足球真的適用於歐洲足球嗎,未必!畢竟我們技術,意識,身體都差對方太多,就算裏皮也帶不動。中國人的事情還得中國人來辦,不要再關注中超了,是時候該關注一下國足了,或許國足已經開始佈局紅黃藍三隊了,恆大是一隊,天海是二隊,北體是三隊。這個時候你還覺得這是雙贏嗎?

希望足協能贏一次吧,畢竟這是一場以犧牲市場的計劃體制實驗!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