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眼看国内资本市场对科技公司的追捧,360 也开始启动退市私有化,也大概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周鸿祎与齐向东在很多方面表现出分手的迹象。

4 月 13 日,360 公告宣布转让所持北京奇安信科技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占其总股权的 22.5856%,交易金额为 37.31 亿元。

对于这对曾经的兄弟搭档,一场新的竞争已经不可避免。

曾一起并肩作战的 360 两位创始人周鸿祎、齐向东正式结束将近 16 年的合作,二者还将直接在企业安全领域展开竞争。

4 月 13 日,360 公告宣布转让所持北京奇安信科技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占其总股权的 22.5856%,交易金额为 37.31 亿元,受让方为宁波梅山保税港区明洛投资管理合伙企业。相关协议生效后,360 将根据约定终止对奇安信的 "360" 品牌、商标、商号、技术、数据等授权。

其中,宁波梅山保税港区明洛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是金汇金投资集团的关联公司,工商资料显示,金汇金通过旗下六家有限合伙企业持股奇安信,是奇安信重要的投资方。

值得关注的是,360 宣布将政企安全领域作为新的战略方向和业务增长点,将通过包括不限于自建、投资、并购等方式进一步落实。

对于转让股权的主要原因,周鸿祎在周末紧急接受媒体采访时给出的解释为," 谋求上市的齐安信目前需要解决一些问题,按照上市相关要求,拟上市公司应当具备独立性,而 360 公司为奇安信免费提供技术、品牌使其其缺乏独立性。" 周鸿祎还对齐向东做出了高度评价,称他是一个很优秀的创业者,给予 360 公司很多支持。

对此,齐向东目前并为做出回应。对于这对曾经的兄弟搭档,一场新的竞争已经不可避免。

周齐结缘

" 红衣大炮 " 周鸿祎是 360 的灵魂式人物,但齐向东之于 360 的作用也格外重要。行业里,人们习惯和亲切地将他们称为 " 老周 " 和 " 老齐 "。

说起周齐二人的相识,还要回溯到 1999 年。彼时齐向东任职于新华社,负责重点建设项目 " 三网一库 " 和 " 新华 2000 通信工程 " 的建设。在这期间,他结识了一直怀揣着创业梦想,北上打拼多年的周鸿祎。

当时任职新华社通信技术局副局长的齐向东,是当时新华社系统最年轻的司局级干部之一。那段时间,他主管技术规划、建设计划和技术培训工作,并主持一系列重大项目的规划和论证。

2003 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为后续的故事发展写好了开端。这一年,齐向东选择从新华社离职,加入周鸿祎所创立的 3721 公司,担任总经理。3721 做的是中文上网服务,企业将自己的公司名、产品名注册为 3721 网络实名,客户输入自己的名字就可以直达自己的网站。

2003 年,中国互联网正处于低潮时,旁观已久的国外巨头开始抢滩中国网络市场,前有 eBay 收购易趣,邵亦波淡出;后有亚马逊买下卓越网,陈年离职。

也是在这一年,3721 以 1.2 亿美元的价码被雅虎收购,并改名为 " 雅虎助手 "。

收购完成后,周鸿祎成为雅虎中国总裁,齐向东则担任雅虎中国区副总裁,负责雅虎中国网站的内容策划、运营、市场拓展以及雅虎助手的整体运营和公共事务战略。

2005 年,拿到最后一笔收购金后周鸿祎毅然离开雅虎,齐向东也一并离开。二人在一年后年联合创办了奇虎 360。

" 当初我下海的时候如果没有周鸿祎这条船,我可能早就淹死了。" 谈起自己的搭档周鸿祎,齐向东后来曾经这样说道。

创业初期实属不易,周齐二人在东三环边上的雨霖大厦租了间办公室,那时南边距离不远的国贸三期还尚未竣工。整间办公室一共三十多个工位,不到一个月就全坐满了。

为了扩展办公区,他们在旁边租了一间仓库,把它改成办公室,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员工办公需求,他们又相继在仓库外用铁皮搭了临时房,租了一个怀柔山里的度假村的房子用来搞封闭开发。

艰苦的创业条件和环境,让周齐二人在那时结下了深厚的 " 革命友谊 ",直到 2011 年 360 在纽交所挂牌。那时他们也许还没想到,创业战友会在后来的商场上成为直接竞争对手。

渐行渐远

2015 年,眼看国内资本市场对科技公司的追捧,360 也开始启动退市私有化,也大概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周鸿祎与齐向东在很多方面表现出分手的迹象。

私有化过程中,360 曾计划拆出金融、桌面、手机业务和健康四大业务,仅留下搜索、安全等主体业务寻求上市。周鸿祎与齐向东在业务上进行了明确的划分,360 的企业安全业务由齐向东负责,硬件、手机及搜索、个人安全业务归属于周鸿祎。

根据工商信息显示,齐安信在 2014 年 6 月成立,也就是奇虎 360 企业安全集团,以 360 品牌开展政企安全业务。其中齐向东是大股东,持股约 27.7%,其他股东还包括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安源创志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天津奇安壹号科技合伙企业等。

当时,周鸿祎还与齐向东还签了一份《关于 360 企业安全业务之框架协议的执行协议》,该协议约定周鸿祎的 360 将主要从事 to C 安全业务,齐向东的奇安信主要从 to B 安全业务。同时,360 品牌免费授权给奇安信使用。

2016 年,360 完成私有化时,周鸿祎的持股比例已经从 17.3% 升至 22.3%,而齐向东的持股比例却从 8.1% 下降到 2.2%,同时套现约 5.85 亿美元。

2018 年 2 月 28 日,360 于上交所敲锣 成功回归 A 股

到了 2018 年,360 在 A 股重新借壳江南嘉捷上市时,曾是 360 总裁的齐向东持股比例仅剩下 1.79%,并且退出了管理团队,在 360 上市的敲钟仪式上也未见踪影。

套现 5.85 亿美元的齐向东,将重心完全转向企业安全业务,也就是齐安信公司。他还个人出资 10.67 亿,获得了齐安信 41.25% 股权。

对于当时的分手传闻,齐向东也公开给过回应。2015 年 3 月,在位于北京酒仙桥 360 大厦里,齐向东直接反问在场媒体," 你看到有一点分家的迹象吗?"

或将开启正面竞争

" 老齐的公司本来就是我们投资的,是我们的一家生态公司。不要把扶持公司看成分家。" 对于外界关于分手的说法,周鸿祎这样说。但无论如何,在 to B 领域两个老搭档都难免会有所交叉。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周鸿祎表示,在奇安信创立时双方就约定,未来奇安信上市的时候,360 会把数据技术、品牌等收回,能保证奇安信成功上市。

" 账面回报 37 亿,税后 30 亿,我们觉得这是一个合理的买卖,也是帮助实现老齐的梦想,让奇安信从一个创业公司走向上市公司。"

360 在踏入企业安全市场时,曾对企业安全业务和其原有业务作出关系层面的评估:

360 的原有业务模式是通过免费提供安全产品聚集用户,从而获得平台价值。这部分价值导向至互联网广告、互联网增值服务、智能硬件来实现收入;而企业安全业务主要是企业办公网络、企业互联网、企业生产网络的安全提供保障,向企业客户提供有偿的、定制化的企业安全产品及服务,并借此实现收入。

换句话说,企业安全与原有服务的业务模式和盈利方式都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 2018 年初,360 经综合考虑不再对齐安信享有控制权,这也是上面所提到齐向东增资的背景。

但是无论如何,to B 业务对于周鸿祎都是至关重要的,如今 360 的手机业务乏善可陈,搜索等业务也难以从百度手里拿到更多份额。

360 在本次股权转让的公告中称," 未来,政企安全领域将成为三六零的重要战略方向和新业务增长点,公司将通过包括不限于自建、投资、并购等方式进一步落实。" 也就是说,360 将重启 to B 业务的扩展。

对此,周鸿祎表示,360 是用投资的方式进军企业安全市场 ,和齐向东不是竞争关系,而是很好的合作伙伴。" 我们要做的是创新的模式,做网络安全大数据、网络安全大脑,为国家级网络安全提供服务。中国在网络攻防、漏洞挖掘等网络安全核心技术上还有空白,360 会在这方面投入更多力量。" 周鸿祎说。

对于齐安信来说,360 的退出也势必将对自身业务产生一定影响。按照此次出让股权的协议规定,齐向东领导的奇安信公司将不能使用 360 的品牌和商标。

协议称:" 除各方另有约定的之外,原协议项下授予乙方(奇安信)集团在企业名称、商号、许可产品和服务及许可材料上使用带有 "360" 及相关 文字、图形注册商标的权利应立即终止,乙方及乙方集团不得在其企业名称、商号、许可产品和服务及许可材料上及对外宣传、推广等使用 360 品牌、商标、商号 ; 乙方集团正申请注册但尚未取得注册证的带有 "360" 及相关文字、图形商标应尽快撤回申请 ; 乙方集团已经取得带有 "360" 及相关文字、图形的商标将不得再使用,亦不得向甲方集团(三六零)之外的任何第三方转让、担保或授权许可。"

一位齐安信内部人士对《深网》分析称,失去 360 的品牌授权对齐安信不利,看起来也没什么理由使齐达成这一协议。目前,齐安信还处于亏损状态,其财报显示,2018 年,奇安信总营收 23.9 亿元,净利润负 1.5 亿元。

近日,齐向东对外证实了准备登陆科创板的打算。今年 1 月,360 企业安全集团(即齐安信)宣布完成 B 轮融资 9 亿元,投后估值 206.5 亿元。而就在 2018 年 11 月,齐安信刚刚完成 12.5 亿元 Pre-B 轮融资,投后估值 187.5 亿元。相距 Pre-B 轮融资才一个月多月,该公司估值就增加了 19 亿元。

而对于 360 来说,此前一直瞄准 to C 市场,如今重新做 to B,也不会太容易,但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个新的机会。消息人士对《深网》透露,周鸿祎可能在一年之前就已经开始筹划 to B 业务了。

根据 360 2018 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前三季度营收为 94.49 亿元,同比增长 11.77%;前三季度的净利润为 25.16 亿元,同比增长 7.93%;前三季度的扣非净利润为 23.64 亿元,同比增长 25.37%。不管是营收增速还是净利润增速均较 2018 年前两季度有所放缓。

而且就目前来看,360 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在线广告,包括搜索和移动广告;互联网增值服务,主要是游戏平台业务;以及智能硬件产品。按照 2018 年第三季度财务报表来看,360 营收为 3.764 亿美元,其中在线广告营收为 2.019 美元,占比达到 53.6%;互联网增值服务营收为 1.728 亿,占比达到 45.9%。

这种情况下,360 确实需要新的业务来刺激市场,重新唤起市场信心。

来源:创业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