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眼看國內資本市場對科技公司的追捧,360 也開始啓動退市私有化,也大概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周鴻禕與齊向東在很多方面表現出分手的跡象。

4 月 13 日,360 公告宣佈轉讓所持北京奇安信科技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權,佔其總股權的 22.5856%,交易金額爲 37.31 億元。

對於這對曾經的兄弟搭檔,一場新的競爭已經不可避免。

曾一起並肩作戰的 360 兩位創始人周鴻禕、齊向東正式結束將近 16 年的合作,二者還將直接在企業安全領域展開競爭。

4 月 13 日,360 公告宣佈轉讓所持北京奇安信科技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權,佔其總股權的 22.5856%,交易金額爲 37.31 億元,受讓方爲寧波梅山保稅港區明洛投資管理合夥企業。相關協議生效後,360 將根據約定終止對奇安信的 "360" 品牌、商標、商號、技術、數據等授權。

其中,寧波梅山保稅港區明洛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是金匯金投資集團的關聯公司,工商資料顯示,金匯金通過旗下六家有限合夥企業持股奇安信,是奇安信重要的投資方。

值得關注的是,360 宣佈將政企安全領域作爲新的戰略方向和業務增長點,將通過包括不限於自建、投資、併購等方式進一步落實。

對於轉讓股權的主要原因,周鴻禕在週末緊急接受媒體採訪時給出的解釋爲," 謀求上市的齊安信目前需要解決一些問題,按照上市相關要求,擬上市公司應當具備獨立性,而 360 公司爲奇安信免費提供技術、品牌使其其缺乏獨立性。" 周鴻禕還對齊向東做出了高度評價,稱他是一個很優秀的創業者,給予 360 公司很多支持。

對此,齊向東目前併爲做出迴應。對於這對曾經的兄弟搭檔,一場新的競爭已經不可避免。

周齊結緣

" 紅衣大炮 " 周鴻禕是 360 的靈魂式人物,但齊向東之於 360 的作用也格外重要。行業裏,人們習慣和親切地將他們稱爲 " 老周 " 和 " 老齊 "。

說起周齊二人的相識,還要回溯到 1999 年。彼時齊向東任職於新華社,負責重點建設項目 " 三網一庫 " 和 " 新華 2000 通信工程 " 的建設。在這期間,他結識了一直懷揣着創業夢想,北上打拼多年的周鴻禕。

當時任職新華社通信技術局副局長的齊向東,是當時新華社系統最年輕的司局級幹部之一。那段時間,他主管技術規劃、建設計劃和技術培訓工作,並主持一系列重大項目的規劃和論證。

2003 年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這爲後續的故事發展寫好了開端。這一年,齊向東選擇從新華社離職,加入周鴻禕所創立的 3721 公司,擔任總經理。3721 做的是中文上網服務,企業將自己的公司名、產品名註冊爲 3721 網絡實名,客戶輸入自己的名字就可以直達自己的網站。

2003 年,中國互聯網正處於低潮時,旁觀已久的國外巨頭開始搶灘中國網絡市場,前有 eBay 收購易趣,邵亦波淡出;後有亞馬遜買下卓越網,陳年離職。

也是在這一年,3721 以 1.2 億美元的價碼被雅虎收購,並改名爲 " 雅虎助手 "。

收購完成後,周鴻禕成爲雅虎中國總裁,齊向東則擔任雅虎中國區副總裁,負責雅虎中國網站的內容策劃、運營、市場拓展以及雅虎助手的整體運營和公共事務戰略。

2005 年,拿到最後一筆收購金後周鴻禕毅然離開雅虎,齊向東也一併離開。二人在一年後年聯合創辦了奇虎 360。

" 當初我下海的時候如果沒有周鴻禕這條船,我可能早就淹死了。" 談起自己的搭檔周鴻禕,齊向東後來曾經這樣說道。

創業初期實屬不易,周齊二人在東三環邊上的雨霖大廈租了間辦公室,那時南邊距離不遠的國貿三期還尚未竣工。整間辦公室一共三十多個工位,不到一個月就全坐滿了。

爲了擴展辦公區,他們在旁邊租了一間倉庫,把它改成辦公室,爲了滿足不斷增長的員工辦公需求,他們又相繼在倉庫外用鐵皮搭了臨時房,租了一個懷柔山裏的度假村的房子用來搞封閉開發。

艱苦的創業條件和環境,讓周齊二人在那時結下了深厚的 " 革命友誼 ",直到 2011 年 360 在紐交所掛牌。那時他們也許還沒想到,創業戰友會在後來的商場上成爲直接競爭對手。

漸行漸遠

2015 年,眼看國內資本市場對科技公司的追捧,360 也開始啓動退市私有化,也大概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周鴻禕與齊向東在很多方面表現出分手的跡象。

私有化過程中,360 曾計劃拆出金融、桌面、手機業務和健康四大業務,僅留下搜索、安全等主體業務尋求上市。周鴻禕與齊向東在業務上進行了明確的劃分,360 的企業安全業務由齊向東負責,硬件、手機及搜索、個人安全業務歸屬於周鴻禕。

根據工商信息顯示,齊安信在 2014 年 6 月成立,也就是奇虎 360 企業安全集團,以 360 品牌開展政企安全業務。其中齊向東是大股東,持股約 27.7%,其他股東還包括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寧波梅山保稅港區安源創志股權投資合夥企業、天津奇安壹號科技合夥企業等。

當時,周鴻禕還與齊向東還簽了一份《關於 360 企業安全業務之框架協議的執行協議》,該協議約定周鴻禕的 360 將主要從事 to C 安全業務,齊向東的奇安信主要從 to B 安全業務。同時,360 品牌免費授權給奇安信使用。

2016 年,360 完成私有化時,周鴻禕的持股比例已經從 17.3% 升至 22.3%,而齊向東的持股比例卻從 8.1% 下降到 2.2%,同時套現約 5.85 億美元。

2018 年 2 月 28 日,360 於上交所敲鑼 成功迴歸 A 股

到了 2018 年,360 在 A 股重新借殼江南嘉捷上市時,曾是 360 總裁的齊向東持股比例僅剩下 1.79%,並且退出了管理團隊,在 360 上市的敲鐘儀式上也未見蹤影。

套現 5.85 億美元的齊向東,將重心完全轉向企業安全業務,也就是齊安信公司。他還個人出資 10.67 億,獲得了齊安信 41.25% 股權。

對於當時的分手傳聞,齊向東也公開給過迴應。2015 年 3 月,在位於北京酒仙橋 360 大廈裏,齊向東直接反問在場媒體," 你看到有一點分家的跡象嗎?"

或將開啓正面競爭

" 老齊的公司本來就是我們投資的,是我們的一家生態公司。不要把扶持公司看成分家。" 對於外界關於分手的說法,周鴻禕這樣說。但無論如何,在 to B 領域兩個老搭檔都難免會有所交叉。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周鴻禕表示,在奇安信創立時雙方就約定,未來奇安信上市的時候,360 會把數據技術、品牌等收回,能保證奇安信成功上市。

" 賬面回報 37 億,稅後 30 億,我們覺得這是一個合理的買賣,也是幫助實現老齊的夢想,讓奇安信從一個創業公司走向上市公司。"

360 在踏入企業安全市場時,曾對企業安全業務和其原有業務作出關係層面的評估:

360 的原有業務模式是通過免費提供安全產品聚集用戶,從而獲得平臺價值。這部分價值導向至互聯網廣告、互聯網增值服務、智能硬件來實現收入;而企業安全業務主要是企業辦公網絡、企業互聯網、企業生產網絡的安全提供保障,向企業客戶提供有償的、定製化的企業安全產品及服務,並藉此實現收入。

換句話說,企業安全與原有服務的業務模式和盈利方式都存在很大差異,因此在 2018 年初,360 經綜合考慮不再對齊安信享有控制權,這也是上面所提到齊向東增資的背景。

但是無論如何,to B 業務對於周鴻禕都是至關重要的,如今 360 的手機業務乏善可陳,搜索等業務也難以從百度手裏拿到更多份額。

360 在本次股權轉讓的公告中稱," 未來,政企安全領域將成爲三六零的重要戰略方向和新業務增長點,公司將通過包括不限於自建、投資、併購等方式進一步落實。" 也就是說,360 將重啓 to B 業務的擴展。

對此,周鴻禕表示,360 是用投資的方式進軍企業安全市場 ,和齊向東不是競爭關係,而是很好的合作伙伴。" 我們要做的是創新的模式,做網絡安全大數據、網絡安全大腦,爲國家級網絡安全提供服務。中國在網絡攻防、漏洞挖掘等網絡安全核心技術上還有空白,360 會在這方面投入更多力量。" 周鴻禕說。

對於齊安信來說,360 的退出也勢必將對自身業務產生一定影響。按照此次出讓股權的協議規定,齊向東領導的奇安信公司將不能使用 360 的品牌和商標。

協議稱:" 除各方另有約定的之外,原協議項下授予乙方(奇安信)集團在企業名稱、商號、許可產品和服務及許可材料上使用帶有 "360" 及相關 文字、圖形註冊商標的權利應立即終止,乙方及乙方集團不得在其企業名稱、商號、許可產品和服務及許可材料上及對外宣傳、推廣等使用 360 品牌、商標、商號 ; 乙方集團正申請註冊但尚未取得註冊證的帶有 "360" 及相關文字、圖形商標應儘快撤回申請 ; 乙方集團已經取得帶有 "360" 及相關文字、圖形的商標將不得再使用,亦不得向甲方集團(三六零)之外的任何第三方轉讓、擔保或授權許可。"

一位齊安信內部人士對《深網》分析稱,失去 360 的品牌授權對齊安信不利,看起來也沒什麼理由使齊達成這一協議。目前,齊安信還處於虧損狀態,其財報顯示,2018 年,奇安信總營收 23.9 億元,淨利潤負 1.5 億元。

近日,齊向東對外證實了準備登陸科創板的打算。今年 1 月,360 企業安全集團(即齊安信)宣佈完成 B 輪融資 9 億元,投後估值 206.5 億元。而就在 2018 年 11 月,齊安信剛剛完成 12.5 億元 Pre-B 輪融資,投後估值 187.5 億元。相距 Pre-B 輪融資才一個月多月,該公司估值就增加了 19 億元。

而對於 360 來說,此前一直瞄準 to C 市場,如今重新做 to B,也不會太容易,但這對他們來說無疑是個新的機會。消息人士對《深網》透露,周鴻禕可能在一年之前就已經開始籌劃 to B 業務了。

根據 360 2018 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前三季度營收爲 94.49 億元,同比增長 11.77%;前三季度的淨利潤爲 25.16 億元,同比增長 7.93%;前三季度的扣非淨利潤爲 23.64 億元,同比增長 25.37%。不管是營收增速還是淨利潤增速均較 2018 年前兩季度有所放緩。

而且就目前來看,360 的主要收入來源於在線廣告,包括搜索和移動廣告;互聯網增值服務,主要是遊戲平臺業務;以及智能硬件產品。按照 2018 年第三季度財務報表來看,360 營收爲 3.764 億美元,其中在線廣告營收爲 2.019 美元,佔比達到 53.6%;互聯網增值服務營收爲 1.728 億,佔比達到 45.9%。

這種情況下,360 確實需要新的業務來刺激市場,重新喚起市場信心。

來源:創業邦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