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還可以換個說法,就是走進書法殿堂和學《蘭亭序》之間的聯繫,想弄清這個問題就把這兩個方面分別談一談,咱們先談《蘭亭序》,蘭亭序真正被世人推崇是從唐太宗李世民開始,上行下效被後世人推崇,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歷代都有《蘭亭序》模本或臨本,建國初期以郭沫若、高二適為代表的關於蘭亭序真偽的辯論,也沒辯出來個真偽來,因為畢竟真跡已經不在世間了,傳說被李世民帶到陵墓裏了,所以現在大家普遍認為《蘭亭序》是學習王羲之或「二王」首選的範本。其次咱們談一談走進書法殿堂的事,走進書法殿堂路子很多,比如可以從先秦大篆開始、也可以從漢隸開始、也可以從魏晉行草開始、也可以從唐楷開始~~。我就不一一列舉了,所以綜上所述,《蘭亭序》是走進書法殿堂的一條路,但不是唯一的路。


王羲之能寫出《蘭亭序》是來自教過他的老師和他的功底及靈感!


如果不學蘭亭就沒走入書法殿堂的話,那王羲之之前的書法家是如何走入書法殿堂的呢?

學習書法路徑繁多,書體繁多,怎麼學呢?一般是由簡入難,先一門深入,再博採眾長,先追求形似再追求神似,先入帖再出帖,先楷隸篆,再行草!

學習書法沒有任何捷徑,就兩個字臨帖!!除了臨帖還是臨帖!!帖子一定要選古人的,秦漢魏晉唐,為什麼要學古人不學今人——即使是他是書協主席?因為,如同一棵樹,古人接近源頭,今人寫的再好也是枝末!古人更加高雅,越往後越俗氣!學習書法的方法千差萬別,這些基本原則大體相同!

學習書法技法難,氣質更難,古人說功夫在字外,比如讀書,學習詩、詞、聯、賦的韻律及寫作,並試著創作,書法家幾乎都善長詩詞聯賦!有條件可以遊覽名山大川,萬物一理,這對培養書法的氣韻絕對有幫助!

另外需要說的是書法與社會氣象是融為一體的,社會有氣象,書法也有氣象!比如唐人書法!所以學習書帖要深悟字帖背後的東西!

學習書法最怕求速,為創新而創新,這樣會誤入歧途!應該注重積累,講究水到渠成。如同一場賽事,訓練是基礎,比賽就看隨機發揮了。書法創作也是這樣,應該讓心性自然流動,切忌扭捏造作!!!

再回頭說蘭亭序,這部帖為後人臨摹,筆法絕頂,縈帶自然,行雲流水,但失去了王羲之的古雅!


首先謝謝邀請,學習任何古人書法字帖,都能成功,古人云: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


繞過它,寫出了「好字」,這不就證明瞭嗎。


書畫本修身養性隨心所欲順其自然即可


蘭亭序的確是書法界的一玫瑰寶,書法愛好人士仰慕的航標,但通往書法家之門的決不僅限於要學寫蘭亭序!


別人也會說,不學趙孟頫無以知真蒂,不學柳公權無以曉書藝。誰都可以說的。一切都是炒作罷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