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供應鏈】為什麼要給工廠來場綠色革命?瞧瞧這些貿易壁壘你就懂了

4 人贊了文章

這兩周都在說綠色供應鏈,很多小夥伴對於這一新鮮事物的表現都很活躍。大多數人關注的是,自己的工廠如何也能來場綠色革命?這個答案,在上一期的原創專題裡面,優蟻君已經有詳細的解答。今天,我們要關注的是另一撥小夥伴的疑問,在他們看來:「即便現在不做綠色供應鏈管理,訂單照樣不會斷,錢照樣賺,幹嘛要瞎折騰自己搞什麼綠色供應鏈呢?」

這或許代表的是大多數安於現狀的老闆心聲。優蟻君對此不置可否。優蟻君只想說的是,懂得在此刻先行佈局綠色供應鏈管理的寶寶們,其實遠不止是愛折騰那麼簡單,他們在做的,其實的押寶更具雄心的未來和夢想。

顯然對於很多企業而言,綠色供應鏈管理是新事物,很多人對於其認識有片面性,不知道為何要給自己的工廠來場綠色革命,從而增加產品製造和管理成本來折騰自己。面對這樣的寶寶,優蟻君只能說,他們在這一問題上的認知,確實有點too young too simple,sometimes naive……

今天,讓優蟻君來給大家講講我們周遭所面臨的越來越多的綠色貿易壁壘,相信持這一觀點的寶寶們就會改變原本有些井底之蛙的見解。

從世界範圍來看,綠色貿易壁壘產生於20世紀80年代後期,也稱環境貿易壁壘,是作用於進出口國際貿易活動的一種技術性的貿易壁壘。具體表現為在國際貿易活動中,進口國以保護本國生存環境和健康為由,自行制定一系列的准入限制和禁止措施、法律法規等。這些保護壁壘措施中,一部分具有可行性,一部分也具有苛刻性,一些國家藉機蓄意制定貿易保護措施,有悖於國際公認的環境保護標準。

綠色貿易壁壘包含的內容較為廣泛,內容不僅涉及生態環境和資源本身,還包括與其相關的各種商品的生產、銷售、包裝、流通等過程的限制措施,因此,對於像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的國際貿易活動具有挑戰性,綠色貿易壁壘的不確定性會讓我們國家在貿易活動面臨難上加難的局面。

而且,綠色貿易壁壘措施具有靈活性,與其他非關稅壁壘相比,它具有更多的隱蔽性,在表面上不顯示其不合理性,再加上建立在現代高科技現代技術之上的各種標準,往往會使出口國難以及時應對禁止條令和措施。

此外,綠色貿易壁壘隱含著對出口國的歧視和不公平待遇,進口國在制定一系列環境保護標準和措施的過程中,專門針對出口國家的特定商品而制定,這就隱含著具有歧視性的非公平待遇,從而特意保護本國生產商,抵制外國進口商。

而我國作為外貿出口大國,很多企業的產品都是遠銷全球,這些貿易往來國家的貿易政策如何,自然直接影響著企業的錢袋子。稍微翻一下報紙就不難發現,近年來,歐盟針對我國出口藥品和電子電器設置的重重障礙,美國政府針對中國紡織品服裝類商品實施的技術壁壘,日本針對我國農產品的苛刻檢查措施等,都是綠色貿易壁壘的典型體現。

最要命的是,隨著國際貿易活動發展的日趨頻繁,綠色貿易壁壘作為一項貿易措施,它的使用頻率正在以不可想像的速度日漸上漲,據不完全統計,全球目前共有167個進口國家採用了綠色貿易壁壘措施,產品涉及化妝品、傢具、日用品、紡織等數千種。

與此同時,綠色貿易壁壘措施的涵蓋領域也在不斷擴展和變化,涉及環境保護、動植物安全、人類健康等多種領域,針對的對象不僅是對產品本身的環保要求,還包括對產品的開發、生產、包裝、銷售、流通等一系列的生產週期。

這種將貿易與環保掛鉤的做法,正是利用我國企業在綠色發展方面的弱點,將貿易與環保掛鉤,對外貿出口市場進行擠壓,使我國的出口市場遭受巨大的挑戰。

而在我們國家,很多企業都還從事著產業鏈中低端環節產品的生產,面對林林總總的綠色貿易壁壘,如果我們只是坐以待斃被動接受,將無形中給出口產品帶來巨大的環境成本負擔,為了達到進口國家的環境標準,出口商就要加強對產品的環境保護檢驗、測試,從而加重了環境成本費用。各種中間費用和附加費用的大幅增加,則將嚴重削弱了中國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因此,在現階段,如何哪位有遠見的老闆在訂單紅火之時,主動佈局綠色供應鏈管理,深入瞭解綠色貿易壁壘的技術性手段和方法,從技術標準上提高產品出口商的環境達標率,通過提供更加優質環保的產品和服務來提供給全球客戶意想不到的驚喜。那麼毫無疑問,這類企業必然在日趨強調綠色發展的全球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那些此前還不屑一顧的老闆們,你還確定不需要優蟻環保幫助你的工廠導演一場綠色革命麼?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