瀉藥

帶節奏肯定有,咱自己的原因也不能不說

首先就是體積大重量重,8.5噸,會有加固結構的碎片落回來

而且不是可控落入,一般衛星都會可控落入,落在哪可以控制,TG1不知道會落在哪而且剩不剩燃料也不知道,雖說落到地面不太可能,但是肼類燃料也不是鬧著玩的

1.現代只要不是太小的衛星,只要不是故障、損毀到無法控制,再入時都會受控制在指定地區上空減速、沿指定軌跡在指定區域再入大氣層;再入後未徹底氣化或粉末化的殘骸墜入指定的無人區——一般為南太平洋。

2.故障、損毀到無法控制的衛星也有,由於不能主動壓低再入路徑、不能沿一個較為陡峭的軌跡再入大氣層,其再入區域和落點完全看天;直到再入前數小時都不能準確預測出再入區域和殘骸落點。

3.天宮一號屬於後者,但這很正常,大大方方承認,說我們經費少、要儘可能壓榨其剩餘價值,無非是壓榨得太厲害、壞了掛了,萬一砸到什麼我們負責……啥事都沒有;偏偏各種嘴硬不承認失控,說受控墜毀在指定區域,卻怎麼也指不出指定區域在哪裡。

到目前為止最新的預測是明天上午 8 點,而且還正負六小時,可能落點基本上還是覆蓋了南北緯 43 度內所有地區;明天實際落在哪裡吧。


歐洲航天局給了一個列表 歷史上墜入地球的航天器重量排行 包括受控的和不受控的 天宮一號大概排在前20左右吧 不算小了。

乾貨。


1.官方沒有明說,但是很大可能是失控狀態,即再入時間和落點都未知。

2.艙段比較大,8噸多,雖然返回時大部分會燒乾凈,但還是有可能有未燃盡的殘骸,有一定幾率砸到人和物。儘管可能性極小。

3.這是中國第一個空間站。

4.不排除某些不懷好意的媒體在瞎帶節奏。


裏三層,外三層,裡面一個人系鞋帶。


丫的,死鴨子嘴硬,早承認天空失控不就好了麼,非把大家的好奇心勾起來。

其實就是因為它比較大。。。。。

因為它有8.5噸。。。。。而且是一次性落回來。

在此之前各國的載人飛船大小來說其實倒是差不多,不過人家飛船都是分多個艙段的,一拆分之後,每個艙也就兩三噸而已,真正返回的更是隻有返回艙。


對於某些人來講,這是不可多得的黑中國的機會。所以他們怎能錯過?為了黑中國,他們也是不擇手段了。


這次是失控狀態,會不會砸到城市繁華區也說不準,砸到哪個國家都有可能,你說關注度高不高?


因為我朝曾大肆宣傳自己的空間站到2020年將是世界上唯一的在軌空間站,然而現在2018年了,屁動靜沒有,天宮一號還墜毀了……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