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AdmitWrite留學平臺專業導師 UPenn 李學長 提供

導師背景

Upenn賓夕法尼亞大學MLA景觀建築學碩士在讀,哈爾濱工業大學環境設計學士。16年DIY完成研究生申請,主攻MLA方向。收到包括Upenn, RISD,UVA,Umich,UIUIC,USC學校的碩士錄取,專註景觀建築等設計方向的碩士申請。目前是賓大碩士第二年,希望可以通過自己轉專業的申請經驗以及在賓大一年半的學習經歷來幫助你的申請。

李學長 AdmitWrite留學?

www.admitwrite.com圖標

作為一個本科環藝(環境設計)專業的學生,在我的本科母校哈工大建築學院當中,無疑屬於最不被重視的那一羣人,畢竟在建築學掛帥的老八校,比起空間、光影的高談闊論,大家會覺得環藝不過是些奇技淫巧罷了。似乎專業同學也都對此心照不宣。

也正是這種狀態下,當我大三在專教準備托福考試時,大家看我竟也會有些驚訝。畢竟,幾乎都已成慣例的,大夥對未來的構想就是隨意考個研,或者儘早工作,又或者沒什麼多想,每日隨心就好。

如此的一年半時間裡,我經常脫離羣體,自己對著電腦一遍遍地矯正著發音,自己一個人坐火車去長春考託,在大家都回家時,一個人窩在寢室修改著作品集。

直到春季的一個早上,朦朧中醒來,習慣性地打開郵箱,看到一個熟悉的名字Richard Weller,一陣欣喜下看完了offer信,又安然躺下。

賓夕法尼亞大學,景觀學的最高學府,Ian McHarg、James Corner、Laurie Olin等大師過去和現在工作、授業的地方,成為了我的下一站。

希望我的經歷可以給你一點幫助,不管是對於申請的經驗,還是提供一點動力。

1. 轉專業申請的道路—— 一步一個腳印

固然信心很重要,往前走靠的並不是單純建立在信心上的虛妄。很多故事裡都在強調著從一而終的決心,又或是瞬間明瞭的頓悟。但是我想說的是,一步一步的謙遜和堅毅更為難能可貴。

回頭看申請的一年半,如果一開始告訴我能申請到賓大的景觀,我可能都無法想像,畢竟,即使在整個建築學院裡面,也多年沒有人能做到,我又憑什麼相信我可以做到呢?

與很多人的天生自信不同,我並不自信,相反,天生的內向性格加上並不輕鬆的成長環境,我很多時候非常自卑。但這也讓我很早地明白了一點,我並沒有優勢,如果我想達到目標,只有努力把所有事情做到最好。

正如開始準備託福的那個暑假,我發現過去英語一直還不錯的我,面對一個更高標準的測試,完全不知所措。但那時候的想法卻也很簡單,先把托福考到一百分以上,沒有這個,其他的事情無從談起。要說起來,可能也正是秉持著這樣的一種想法,我纔可以一直專註於眼前的目標去行動。不脫產準備託福的那段時間也是最困難的一段時間,並不知道未來會怎樣,也沒有人會告訴你什麼時候才會完成這個目標。

第二次去長春考試的時候,路上著涼發燒,在旅館裡給家裡打電話,得到的也只是要學會調節,覺得不行就放棄之類的話。次日考試勉力維持,還是崩了聽力。清楚地記得離開時候在候車廳裏,一個人背著行李,幾乎癱倒。不久之後,最後一次考試查分,看到105的數字,一時間除了興奮,更多的是慶幸,終於挺過去了。並沒有想像中的欣喜若狂,只是平靜。晚上跑到學院後面的涮串攤上一口氣飲盡了一瓶冰啤,然而這麼做得結果就是沒幾分鐘後在邊上的花壇裏吐了個乾淨。

之後的GRE考試卻顯得輕鬆了許多,九月份的考試,本以為只是簡單準備了一個多月,肯定需要再去多考幾次。當答完題,屏幕上出現了153+170的成績時,驚喜地發覺,這一關似乎輕鬆愉快地度過了。

但是,困難並沒有結束,在接下來準備作品集和投遞申請的過程當中,一時間又陷入了迷茫的情境。畢竟,有過經驗的同學都知道,設計是一件極其需要打磨的事情。很多時候,在pinterest尋找著意向圖來學習,一時間被許多新奇酷炫的概念和表現晃得睜不開眼。而真正自己動手開始畫圖時卻會發現,自己以往習以為常的那些方法和手段在更高的要求下顯得完全不夠用。經常自己一點點摸索,卻發現效果和自己期望的差別太大,又或者和更加成熟的設計相比,顯得太過稚嫩。幾天幾周甚至一個月都可以卡在幾頁圖紙上面不斷地刪改,不斷地企圖潤色,總是沒法滿足。而到11月份的時候才發現,已經過去了兩個月,內容卻還差得很遠,那麼多的時間都卡在不停地修改摳細節當中,懊悔不已。並且,那會剛剛開始的文書也遇到了許多的挫折,即使開始的時候字句斟酌,依然會在多次嘗試之後感到不足。在最後的一個多月裏,時間顯得異常緊迫。但也就是這樣,當你陷入困境,才會更加清醒冷靜地去思考。

之後,我開始計算剩餘的日子,安排好了作品的整體框架,以天為單位,開始逼迫自己每天盡最大努力完成這一頁,其他的細節則不再糾結。與此同時,當一個部分被突破後,其他的很多事情也會順理成章地解決。當我的作品集內容逐漸清晰,並且有足夠的自信去確認自己的概念後,文書的內容也就基本完成了,通過自己過去在各地考察學習的經歷,結合對於景觀專業的內涵理解,對於未來方向的構想,整個故事也就串聯成了一片800多字的ps。

在過了一個又一個ddl之後,最終的1月15日,上傳完最後一個學校的申請表之後,我也坐上了回家的火車。

而後的事情也就簡單了,陸陸續續來了幾個offer以後,收到了賓大的郵件。

比起之前預想的在幾個學校之間搖擺不定的狀況,收到dream school的信也就輕鬆了,確認了去賓大的決定以後,向其他幾個學校表達了感謝後,點擊了decline的選項(當已經確定了學校以後,盡量早點decline其他offer,這樣也是在幫助其他等待的同學)

總結下來,我並沒有多麼化腐朽為神奇的經歷,更多隻是在一步一步地努力完成當下的事情。當然會有許多痛苦,比如一直懷疑自己能否繼續下去的託福瓶頸期,又比如第二天一早有ddl的情況下,被女朋友斥責為什麼不去車站送她。

我想說的是,如果有人願意一直支持你,不管家人、朋友、戀人,那確實是可遇不可求的好事,但是,即使一個人面對痛苦,你也只需要做一件事情,看著前方,戰勝他,這就足夠了。

2. 託福和GRE

託福和GRE是所有申請的基礎,畢竟這是過與不過的事情。

我的建議是,先儘可能將這兩個部分解決,因為到了後期申請上的其他內容一起來的時候,再去分心準備考試無疑是一件很難兼顧的事情。

託福來講,閱讀和聽力我認為是提升最明顯也最容易的部分,畢竟這一直都是中國學生的強項,不斷地刷題就可以做到非常好的程度。寫作我認為還是相對容易達到不錯分數的一部分,練得也不是很多,其實分也不是很高(這方面可能沒有特別多的發言權)。口語的話,一定要說完,不管說的好不好都一定要說完,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情況下,一定保證。

GRE我認為也是一件挺玄學的事情,畢竟容錯率非常高,大概60%的Verbal正確率就有150以上了,Quantitative部分更是初高中難度,讀懂題,不要粗心就沒問題。總之,對於建築景觀類的專業,GRE並不是非常重要,沒有很大的參考價值,不要一再地刷分。

3. 文書——講好你獨一無二的故事

文書這個部分對於如我一般的中國學生而言其實是一件需要轉變思路的事情。到美國以後,才發現寫一篇文章似乎是你做所有事情都繞不過的一件事,申請學校需要PS和推薦信,找工作需要cover letter, 即使只是平常的presentation,也會需要你有一個邏輯清晰的narrative。

對此,通過自己的經歷得到的結論,我認為申請文書寫作最重要的就是一個詞specific,也就是明確具體地表達你自己有針對性且獨特的經歷和想法。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反對拿作文模板去套文書。

基本的寫作框架當然沒有錯,可能全世界用的框架都是那麼幾個。但是,如果所有的描述都是類似「l want to be a landscape architect」「I got a high grade in the course」,那就已經陷入了一種空洞無物的境地了。

對於你申請的學校和專業,你最需要表達的是,你的能力、經歷和價值觀與這一個學校的這一個專業甚至這一個方向是如何契合的。具體到內容上,就比如,在我的第一稿PS當中,我自信滿滿地大談中國自上而下的規劃策略是如何擠壓城市空間,造成諸多城市問題的,但出乎意料地,幫我看文書的學姐問了我一句「那你為什麼不去學城市規劃,或者去學政治呢,這樣似乎才更加合理」。而後,我再繼續地研究下去,才梳理出了一個對景觀專業更有針對性的思路,「中國的規劃方式造成了城市問題,而通過我自己在學校的設計學習和在景觀都市主義方面的研究,我認為一種自下而上的依據階段性策略的彈性景觀規劃方式是解決城市問題的方法」。也正如此,你當然不必對專業每一個細節都瞭若指掌,但你需要有的是對於專業有洞見的思考,以及證明你擁有在此學習和發展的條件(相關能力和經歷)。類似成績很好或者興趣盎然是很多同學容易去寫的內容,但是,很多時候這樣對於審閱的專業老師來講,並不是最有說服力的點,原因也很簡單,不夠specific

具體在寫作方法上,我覺得並不需要太過華麗的句式和辭藻,因為非母語使用者常常難有足夠的把控。關鍵在於,講好一個故事

很多學校會在PS的寫作要求上附帶一些問題,而很多同學也會乖乖地一個接一個地回答,恨不能標個123,但是,這完全是下策。對於一個能力足夠的寫作者來講,瑣碎的片段和細節都可以成為一個完整故事的一部分,也就是解構-重構。

簡單來講,就比如,我在PS當中,先是回憶小時候家在蘇州,在園林和老街道玩耍的經歷,然後大學在哈爾濱,感受到一種完全不同的城市風貌,結合本科學習經歷表達對城市和自然文脈的初步理解,而後講述在揚州芒稻河做競賽場地考察時的觀察,引出城鄉結合部的概念,即自上而下的規劃方式造成隨社會變遷的設施和資源浪費,再來闡釋學習到的景觀都市主義的方法論對於這一問題的啟發,以此為契機我尋找到了接下來的方向,也就是到賓大繼續學習這樣的方法和理念。

另一方面,推薦信也會是對PS內容的一個補充,畢竟以老師或者領導的視角來看,會有更多不同於自述的亮點,簡單點就比如自己不怕喫苦(個人品質)、很少拖延(自我管理能力)、能組織團隊的工作(領導力)等等。

4. CV

相比於文書的自由發揮空間,CV更多的是想辦法去挖掘自己已有經歷的價值。

一般來講,一頁就已經足夠,兩頁最多,超過這樣的篇幅也就沒有人會細看了。整體框架也比較簡單,無非是基本信息+教育經歷+職業經歷+(社團活動經歷)+(科研經歷)+技能。先把確定的內容都準備好,選擇性地寫一些額外的信息,比如成績專業第一(如果不是極好的成績,不要求的情況下不要寫排名了)。

在每段經歷上,一定表明開始和結束的時間,建議從最重要最有亮點的經歷開始寫起。

另外,一定要有針對性,對於申請專業相關的課程和技能可以提一筆。

文書這部分大家其實可以考慮找專業的文書機構進行修改,像admitwrite這樣的就不錯。有名校背景的導師一對一的進行文書修改,挖掘你的背景。最後還有外籍導師幫忙進行語言潤色,的確能省心很多。

5. 作品集——重中之重

這個部分對於建築景觀類的申請而言是重中之重,畢竟在「」請拿圖來說服我「的圈子裡面,對圖簡單的一瞥就可以窺見對於概念、設計和表現的能力。

這也是建築景觀類的申請最特別的一點,對此我覺得至少三個月的脫產準備是必須的。這部分主要以我自己的作品集內容來講。

八月份開始規劃作品集時,指導老師給了我一個方向:多方面地去表現,每一個作品不同的側重點。這不一定是最優的方向,但我覺得確實是最適合我的。畢竟,於景觀而言,本科階段項目接觸到的不多,對於許多的問題沒有非常深的理解。

專業裏馬賽克式的設計學習帶給了我設計廣度上的思考,建築對於空間的理解,室內對於形式的追求,產品對於功能使用的關注,甚至於雕塑對於解構的思考。另一方面,設計作品實際上又是共通的,對於現實現象的內化,並且將內心理念外化,不同的只是關注點和實現的方式。也正是以這樣的構思,我期望將作品用一條隱含的邏輯線串聯起來,用外化的概念來引導整本作品集的設計表現。

第一個作品The Rebreather, 是之前的一個競賽題,做的是揚州芒稻河西岸的景觀設計,也是我第一次上手較大尺度的設計。經過實地的調研和數據資料分析,我將著重點放在中國城鄉結合部這樣一種獨特的城鄉構成形式上。通過對場地區域、揚州以至整個長三角的歷史發展的分析,現象的產生的認知逐漸清晰,「漕運」、「開放口岸」、「工業化」、「城市化」、「國企改革」,由此我將內容分成城市和鄉村兩條故事線進行設計,城市與鄉村的不同特質在原始場地內都由於快速且落差極大的社會變革而成為社會與自然環境的消極內容,道路和設施缺乏、洪澇災害嚴重的同時,在運營和廢棄的工廠在持續產生污染。針對的策略是將其中的兩類特質進行互補設計,如對廢棄的廠區設施進行改造,以服務附近居民,用生態方法重新整合自然地塊,以吸納污染,凈化環境,在更大的尺度以及更長的時間線上,吸引城市人口入駐,緩解城市壓力,使城鄉結合部成為城市和鄉村之間一個「呼吸器」。這個項目也讓我接觸到景觀的策略和規劃設計,也補上了之前設計邏輯當中欠缺的部分。

第二個作品Prism是大三時參加的室內設計競賽,內容是某科技公司的商業空間設計,名字的來源其實是10年的一個新聞事件,主要想法是嘗試對抽象精神概念進行外化,以此進行形態的設計。概念主要是對於科技的表達,從稜鏡形態和光線作用兩個方向入手,前者再從形態和質感兩個方面進行差異化表達,而後者從折射、反射、透光三個方面來表現。而在功能區域的分割上,將產品依據目的分為銷售、展示、體驗三個主題,由此設計循環、中心化、半封閉散座空間的形式。

第三個作品叫Floating Weave,依照課設題目重做的一個屋頂花園景觀設計。不同於之前兩個項目所注重的概念設計,這個項目的定位主要是一些樸實的表達。我希望把更多的關注放在功能、流線和使用者的視覺感受上。尺度的把握也是有些困擾我的難點,相對一般的屋頂花園更大且限制很多,而相對廣場公園又要小很多。最終的切入點在使用者的視線,在外部將周圍景緻的遠近轉化為設計場地的高低差,而在場地內部,用廊柱的疏密來製造虛實感,使視線集中與中心的景觀小品。

正如一開始說的,多方面展示的原則,在同一個作品集當中,固然需要有有新奇的想法和構思,樸實而有力的設計邏輯和方法也必不可少。

最後的作品Exchange Pocket是在上海參加aa暑校的一個小組作品,關注的是用參數化方法來尋找城中村當中流動商業單元的重新佈局方式。經過對上海城市內部各個社區之間人流密度、城中村密度等分析,合理的組團區域很直觀地在地圖上表現了出來,而後根據道路的距離、房屋高度等因素進一步在組團區域內部規劃場地以提供給遷入的流動商業單元。其中的演算法並不十分複雜,但是理清其中的邏輯也著實花費了不少精力。

這只是短短數十日的一個小作品,儘管如此,我依然感受到了新技術方法對設計創新的可能性,這樣的工具和方法無疑會帶來更加精準有效率的設計,使我們擺脫對經驗和同理心的過分依賴。當然這並不代表設計師會被取代,相反去除機械式工作的束縛,更多的精力可以被放在有價值的思考上。當有一天不需要畫圖員在每一個環節親力親為時,抽絲剝繭一般的設計邏輯會是真正的核心競爭力。

總結來講,作品集與文書一樣,需要有一個故事線將所有內容串聯起來,同時,需要儘可能地將自己有的設計技能展現出來,概念、分析(各種尺度)、模型、手繪、闡述、排版,都需要有足夠的涉及。對於在專業內已經有足夠積累,經歷豐富的同學,可以去尋求一個具體的方向去表達,景觀方面的生態、大尺度規劃、小尺度園林,建築的空間、材質、參數化等等。對於像我這樣,轉專業且背景複合的同學來講,多方面地去表現是一種更好的辦法,畢竟審閱作品集還是在評價你在專業內發展的潛力,而不是你已有的知識。(到了類似賓大的學校很多東西都得打破重來,做好準備)

6. 一點微小的想法

關於設計行業,我覺得,行業有起伏,多數時候也不過是此消彼長,近年來的低沉對於即將踏入工作的我們也未嘗沒有利好,因為這樣我們才能更加清醒。就像黑客帝國裏的藍色和紅色藥丸的選擇一樣,虛幻美好的假象與真實殘酷的現實,不同的只是,我們沒得到選擇藍色藥丸的機會。

我私以為內心的寵辱不驚對設計師而言是寶貴的財富,不應該過分狂妄自大又或是妄自菲薄。畢竟現在不是紙筆算行星軌跡的年代,社會已然有了完善的遊戲規則。不管是熬夜盼著天明的設計師,還是執著於所謂階級躍升的某乎程序員,都該認識到自己是社會系統的一環。但這也不代表我們的努力作為毫無意義,即使微小,每一件事都切實地在創造著價值。

導師背景

Upenn賓夕法尼亞大學MLA景觀建築學碩士在讀,哈爾濱工業大學環境設計學士。16年DIY完成研究生申請,主攻MLA方向。收到包括Upenn, RISD, UVA,Umich,UIUIC,USC學校的碩士錄取,專註景觀建築等設計方向的碩士申請。目前是賓大碩士第二年,希望可以通過自己轉專業的申請經驗以及在賓大一年半的學習經歷來幫助你的申請。

更多留學申請的問題請添加客服微信admitwrite101,每週Admitwrite留學平臺都會邀請全球頂尖名校背景、有diy申請經歷的導師來舉辦線上講座,為大家免費分享留學申請的乾貨。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公眾號:admitwrite,我們會在公眾號提前通知大家!

【文書乾貨】

【精品】留學申請文書的個人陳述開頭怎麼寫纔能有吸引力?

【精品】出國留學申請的文書(PS、CV、WS等)怎麼寫?

【精品】跟寫推薦信的教授之間沒有互動,那留學推薦信要怎麼寫?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