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

無論是JU88或者一式、銀河這樣的大傢伙,還是SBD這樣的輕型攻擊機,還是戰鬥機兼職攻擊機。我印象中最大個的機載彈藥是JU87和FW190的1.8噸炸彈,還有FW190的3086磅的BT1400魚雷(搞不懂為嘛德三如此沉迷於大炸彈-_-||,同時以這兩款飛機的體格和馬力,1500公斤以上的炸彈肯定無法俯衝投擲了吧)。

請問:想在攻擊機掛著1500公斤以上,甚至2000公斤以上的彈藥,最大的困難是飛機肚子里和肚皮下面的空間盛不下如此巨物,還是飛機的動力帶不動如此累贅?

FW190: 還要更大號的?這1000公斤的炸彈就TM快要拖地了!


謝邀,AD-2「天襲者」了解一下(手冊的掛載方案截圖)

Sorry,R-3350就是為所欲為。

順便不能光看總載彈量多少噸,應該要看的是具體掛載,比如BF109既可以在機腹掛載一枚250千克炸彈,也可以選擇在相同位置掛載四枚50千克炸彈,四枚50千克,載彈噸位就下降了。

當然了,長翼展固然適合多掛載,很典型的就是颱風MKIB。颱風MKIB的發動機也很不錯,「軍刀」II型24缸液冷發動機了解一下(雖然1944年以前軍刀可靠性很感人,主要是維護性還有故障率之類的,加上生產方面的一些問題),9磅進氣壓條件下2235馬力(100/130)11磅進氣壓條件下2400馬力(100/150)。雖然發動機很給力但是颱風的氣動外形太垃圾了,尤其是那個散熱器簡直是存心增加阻力,所以一開始作為截擊機設計的颱風,在截擊方面的表現並不佳,真正表現不錯的地方反而是對地方面(當然我的颱風/暴風簡史里會講到具體措施)

RP-3火箭彈現實中對坦克摧毀效果幾乎100%,雖然實戰命中率也感人就是了,平均命中率5%,對單個坦克甚至只有0.5%

當然了這種掛載缺點就是要掛多少火箭彈就得在機翼下方增加多少電打火裝置,P-38L就簡化了操作,改成聖誕樹掛架,每個聖誕樹可以掛載10枚4.5英寸火箭彈,這樣就只需要兩個電打火裝置,不過這種做法的缺點就是飛行阻力增加了不少。

至於發動機出力,那肯定重要啊,你看看軍刀和R-3350都是大馬力液冷或氣冷,同時雙野馬也有小型聖誕樹外掛配置

最後當然要吹爆我AD系列攻擊機啦,從朝鮮戰爭殺到越南戰爭,A-7出現以前都沒人能真正替代AD系列的地位,不論海空軍


能問出這種問題,說明你還沒有意識到飛行器(乃至一切工業產品)的設計是一件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的過程——只要不是太離譜的需求,航空工程師都能給你滿足。飛機太重飛不起來?不存在的。一模一樣的發動機再加一個沖後的,大不了再弄倆火箭發動機起飛時候用。機翼底下空間不夠?不存在的。掛載到機翼上面去。所以問題的關鍵不是什麼東西制約了飛行器的設計,而是該不該提出這麼蠢的需求……你攻擊機帶這麼大炸彈,用戰略轟炸機去幹啥?德三沉迷於大炸彈也是戰場支援學說的鍋,簡單地說就是提出了比較蠢的需求。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