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2年電力體制改革實施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領導下,電力行業破除了獨家辦電的體制束縛,從根本上改變了指令性計劃體制和政企不分、廠網不分等問題,初步形成了電力市場主體多元化競爭格局。

伴隨著電力市場改革的呼聲,在2015年3月15日9號文件的發布,也徹底的改變了中國現有的供電制度,隨之一個新型公司也橫空出世——售電公司。

從電力用戶的角度看,電改意味著以後在用電和電費交易中,將慢慢地擁有更多的主動權了。在這個過程中,為實現電力交易的市場化,售電公司應運而生。

那售電公司到底是什麼?它真的只是一個賣電的嗎?那麼下面我們來看看售電公司到底是什麼,看一看它是不是大家認為的賣電的!

售電公司是什麼?

傳統的電力系統分為發、輸、變、配、用五個環節,雖然也是一方產電,一方用電,並達成交易,但這並不是市場化的交易行為。想把交易市場化,就需要在用戶與發電企業之間引入一個「商人」——售電公司。

售電公司是電力用戶與發電企業之間的聯結點,所以其作用也是雙向的。對於用戶,要進行電力營銷,達成更多的售電交易;對於發電企業,要集合其用戶(中小企業及個人用戶)的用電量,以其為籌碼和發電企業進行議價。即使走在相同的路上,不同的背景也會讓售電公司之間所異巨大。通常來講,售電公司分成三類:

第一類:電網企業的售電公司。

第二類:社會資本投資增量配電網,擁有配電網運營權的售電公司。第三類:獨立的售電公司,不擁有配電網運營權,不承擔保底供電服務。

那麼,售電公司成立的意義呢?從政策層面上來講,售電公司是電力市場化改革的重要環節,用以打通發電側和用電側,實現電力的市場化交易。但真正驅動的內因在於,藉以售電公司實現的電力市場行為,可以創造實打實的效益和利益。

從微觀層面看,售電公司需要在同業競爭中,吸引更多的用戶以集中更大的電量,才能更好地發揮規模效應。這個過程於用戶而言,一定能夠降低用戶電力費用支出。

從宏觀層面看,市場化的行為也能夠充分發揮價格在市場中的引導作用,可以有目的的引導用戶用電行為。進而減少不合理、效率低的用電行為,實現整體能效的提高。能效的提高對於發電企業而言,可以大量節省投資,而這部分空間恰恰就是售電公司的議價空間。

同一售電公司可在多個供電營業區內售電。同一供電營業區內也可以有多個售電公司,但是只能有一家公司擁有該配電網經營權。此公司需提供保底供電服務,就是為不參與電力市場競價的用戶提供保底供電。由於電力本身的無差別性,所以售電公司還會提供一些增值服務來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既然是公司,都是以利益驅動的。那售電公司的業務和盈利模式呢?售電公司的業務包括以下幾種:

1.售電業務。這是售電公司的標誌性業務,即從發電企業買電,向用戶賣電,完成電力交易,從中賺取價差利益。其中,如何集中電量優勢與發電企業進行議價談判,將成為影響利潤的重要因素之一。

2.配電業務。對於擁有配網經營權的售電公司來說,完全可以發揮其配網優勢,賺取配電業務的利潤。具體來講,又可以細分為配網經營管理業務、分散式能源經營管理業務、儲能業務、電動汽車充電樁業務等等。總之,不可否認,配網本身就是一棵搖錢樹。3.用戶業務。售電公司是面向用戶的,做好服務服務業務,一是增大市場份額,二是可以集中更多的電量,擁有更大的議價權。針對用戶的業務,一般來講,主要是用戶用能相關的技術、人力、設備、金融等增值服務。包括需求側響應差異化合同,節能增效改造,設備租賃、智能用電等等。4.綜合能源業務。社會生產和生活需要的能源是多樣的,各自的屬性特性也各不相同。可以打通供電、供氣、供暖等,將各種形式的能源有效整合,發揮各自的優勢,互相協同,發揮整體的能源效益。

5.發電業務。國外有先例,售電公司擁有自己的發電廠,同時進行發電和售電業務。有學者將其稱為「合作社」模式。將電力直接發售給用戶,最終達到雙贏的局面。

6.其他。這是一個變革的時代,隨著更項技術的不斷橫空出世以及更新換代,未來新的售電模式也可終會迎來新的發展模式。比如互聯網、大數據、虛擬電廠等等,都隨時可能成為售電領域新的風口。 所以售電公司不只是賣電的,要想在售電行業生存下去,就要做到多元化的發展!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