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電公司和電力用戶之間,在電價方面有5種代理模式,為了更直觀的體現這些模式,這裡將通過模擬以下場景來對其進行解釋:假設某地電網供電的價格為1元/度,為了降低電價水平,電力用戶找到了某電公司,希望通過售電公司代理購電來降低電價,在這樣的情況下,雙方的選擇包括:

模式1:固定降價

第一種:

1、售電公司先和電力用戶約定未來的成交價格。比如說0.7元/度

2、售電公司前往市場集中競價,或是和電廠進行雙邊交易。

3、如果售電公司買到的電能比和電力用戶約定的價格低,比如0.5元/度,就可以賺錢,如果比約定的價格高,比如0.9元/度,就只能賠錢。

模式2:按中標價提成

1、售電公司先和電力用戶約定未來的價差分成比例,比如說,電力用戶拿2/3,售電公司拿1/3。

2、售電公司前往市場集中競價,或是和電廠進行雙邊交易。拿到的電價比電網每度電便宜0.3元,也就是0.7元/度。

3、售電公司開始和電力用戶按照1:2的比例分成這部分降價,在0.3元的降價幅度中,售電公司自己留下0.1元/度,電力用戶享受0.2元/度的降價幅度。

4、最終交易結果:售電公司從市場按照0.7元/度從電力市場買入電力,再以0.8元/度的價格賣給電力用戶。

模式3:按照市場均價比例提成

1、售電公司先和電力用戶約定未來的價差分成比例,比如說,電力用戶拿2/3,售電公司拿1/3。

2、售電公司前往市場集中競價,競價結果顯示,市場平均降價幅度為每度電0.3元,也就說,成交價是0.7元/度。按照售電公司和電力用戶1:2的分成約定,用戶應該享受0.2元/度的降價幅度,也就說0.8元/度的成交價。

3、如果售電公司競到的電價比0.8元/度低,就可以盈利,例如0.75/度,雖然比0.7元/度的平均價高,但售電公司還是能賺0.05元/度。

4、如果售電公司競到的電價比0.8元/度高,就將要賠錢,例如0.9/度,比0.8元/度高0.1元/度,也就說賠了0.1元/度。

模式4:保底+按中標價提成

1、售電公司先和電力用戶約定兩件事,一是給電力用戶的保底降價,這裡假設是0.1元/度。二是未來的價差分成比例,比如說,電力用戶拿2/3,售電公司拿1/3。

2、售電公司前往市場集中競價,或是和電廠進行雙邊交易。拿到的電價比電網每度電便宜0.4元,也就是0.6元/度。

3、售電公司首先要給用戶0.1元/度的保底降價幅度,這樣的話,剩下的降價幅度就變成了0.4-0.1=0.3元/度。然後,售電公司開始和電力用戶按照1:2的比例分成這部分降價,在0.3元的降價幅度中,售電公司自己留下0.1元/度,電力用戶享受0.2元/度的降價幅度。

4、最終交易結果:售電公司從市場按照0.6元/度從電力市場買入電力,再以0.7元/度的價格賣給電力用戶。

模式5:保底+按照市場均價比例提成

售電公司先和電力用戶約定兩件事,一是給電力用戶的保底降價,這裡假設是0.05元/度。二是未來的價差分成比例,比如說,電力用戶拿2/3,售電公司拿1/3。

2、售電公司前往市場集中競價,競價結果顯示,市場平均降價幅度為每度電0.3元,也就說,成交價是0.7元/度。按照售電公司和電力用戶0.05元固定降價,以及1:2的分成約定,用戶應該享受0.25元/度的降價幅度,也就說0.75元/度的成交價。

3、如果售電公司競到的電價比0.75元/度低,就可以盈利,例如0.72/度,雖然比0.7元/度的平均價高,但售電公司還是能賺0.75-0.72=0.03元/度。

4、如果售電公司競到的電價比0.75元/度高,就將要賠錢,例如0.8度,比0.75元/度高0.1元/度,也就說賠了0.05元/度。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