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屆中國航展將於11月6日至11日,在珠海國際航展中心舉行,先已確定參加的國家和地區有43個,國內外參展商高達770家,展覽規模再創歷史新高。

儘管並未明確告示殲-20將參展,但10月30日早間,4架空軍的殲-20以兩個雙機編隊的方式飛臨航展上空,讓國內軍迷對另外一個第4代機綽號「鶻鷹」,也即沈飛研發的殲-31戰鬥機充滿了期待。

據悉,有國內媒體報道稱,沈飛的「鶻鷹」極有可能獲得了「殲-35」的編號。倘若信息屬實,意味著先前網上所謂的「海四」艦載戰鬥機,很快將塵埃落定,而被國內軍迷稱作殲-31的,將極有可能成為殲-35。

在成飛的殲-10和殲-20,成為國內空軍主力戰鬥機的同時,沈飛的殲-31項目,卻一直是磕磕絆絆,出口也是雷聲大雨點小,倘若能真正成為海軍新型艦載戰鬥機,必將一吐心中塊壘,揚眉吐氣。

沈飛確實需要一款具備自身知識產權的新型戰鬥機,來證明自身的價值,否則,真的會被成飛壓得抬不起頭來,這些年來,神飛真的不容易,沒被軍迷少罵。

網上已有本屆航展「鶻鷹」布展的現場照片流出,銀灰色的「鶻鷹」機體修長,不似同為艦載艦F-35那般肥胖,顯得更為苗條清秀,這就是戰鬥力,毫無疑問,空中格鬥能力當在肥婆F-35之上。

當然,在對海攻擊能力上,「鶻鷹」還是和F-35有很大的差距,事實上,對海打擊應該是殲-15重型艦載戰鬥機的強項,「鶻鷹」也即未來的殲-35是以奪取海戰場的制空權為主。

從現場流出的照片上看,「鶻鷹」的編號依然是FC-31,這是一款出口型的隱身戰鬥機,FC-31前幾年,就已經實現了首飛,已經有了數架原型加。

因此,本屆航展FC-31除了精緻的模型展出外,不排除「鶻鷹」飛臨珠海,作地面靜態展示,甚至不排除一飛衝天,給現場觀眾做飛行表演。

因為2014年珠海航展上,「鶻鷹」就已進行過飛行表演,改進後的2.0版「鶻鷹」,將比原型機的表演更為精彩,軍迷們就拭目以待吧。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布。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