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最新消息:为实现2017年对Thunderbolt 3免版税的承诺,英特尔为USB实施者论坛(USB-IF)(开发USB规范的行业组织)提供了高速互连规范。

目前, USB-IF已经确定采用这个规范,并将其作为构成USB 4的基础,而USB 4是继USB 3.2之后的下一代USB。

Thunderbolt 3不仅可以将USB 3.2 Gen 2×2的带宽提高一倍,即从20 Gb / s提高到40 Gb / s,还可以同时使用多种数据和显示协议。而USB 4规范基本上是Thunderbolt 3和USB 3.2规范的超集,将传统USB系列协议(包括USB 3.2 Gen 2×2)和Thunderbolt 3协议整合在一起,从而彻底转化为支持整个速度范围的USB 4控制器。

亮点是双通道操作,40 Gb / s的有效速度以及向后兼容Thunderbolt 3和早期版本的USB(早在USB 2.0)。物理连接器将与用于Thunderbolt 3的USB-C相同,这意味著所有现有的Thunderbolt 3电缆都应该可以工作。

英特尔此前曾宣布将于今年晚些时候推出Ice Lake平台,这个平台将整合Thunderbolt 3和USB 3.1 Gen 2(又名USB 3.2 Gen 2)控制器。目前,提供的Thunderbolt 3需要使用额外的晶元,即Intel的Alpine Ridge或Titan Ridge Thunderbolt 3控制器之一。如果集成到一个平台就意味著:系统构建者不再需要选择是否包含额外的晶元,让我们期待这种情况的逐渐普及吧!

不过,今天的公告只是一个草案版本,最终的规格将会在2019年年中得到确认。据相关消息,在USB 4方面,预计今年下半年发布的最终规格与第一批进入市场的设备之间至少需要18个月的时间。

诚然,Thunderbolt将多项行业规范统一到一套行业领先的产品标准中,并提供了世界级的卓越性能、易用性和品质。截止目前,Thunderbolt 3已经成为我们常用的最强的介面,并且没有之一。但似乎很多人还不清楚Thunderbolt 3和Type-C的区别。

其实很简单:Thunderbolt 3是介面,而Type-C,严格来说只是一个介面规范。Type-C仅仅是雷电3的依附介面类型,它们两者看似外形相同,但Thunderbolt 3完全能够实现Type-C绝大部多数功能,而且传输速率更高,能够实现的内容也就更加丰富。

举个栗子:同样一个池塘,有人可以在这个池塘里养出大草鱼,有人却只能养出小虾米。而Type-C就是那个池塘,Thunderbolt 3则是大草鱼。那小虾米是谁呢?最恰当的解释就是很多手机厂商,用了Type-C规范,却连USB 3.0都上不去,白瞎了那么好的介面规范。(默默吐槽……)

此外,所有支持Thunderbolt 3的介面旁边依旧拥有雷电的「闪电」标志,以方便大家进行区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