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封面

视频封面

视频封面

视频封面

《我不是药神》引起全社会热议。

但《我不是药神》这毕竟是电影,所以有一些脸谱化和情绪化的倾向,因此更需要理性讨论。

可是和往常一样造谣的居多,还行,我做过一阵儿医疗,今天和大家聊聊药品

一、2万块钱的药,卖的到底贵不贵?

投入巨大,而且更耗时

在世界范围内研发投入最多的1000家公司中,排名前10的,有4家是制药企业。

每一个成功上市的新药,平均需要大约需要10年时间和30亿美元的投入,这其中包括14亿美元的直接资金投入,以及同期因研发失败而导致的12亿美元的间接投入。

并且在一个药物成功上市之后,仍会有平均4亿美元的投入,用于进一步的评估研究。

比如验证新的适应症、剂型以及剂量等等。

千万别怀疑药品上市的必要性07年威尔·史密斯的电影《我是传奇》中

人类以为自己可以治愈癌症了,药品上市3年后,人类机会被这种药给灭了。

而药品研发成功之后会获得10——12年的专利保护期

还有5——12年「数据保护期」就会生效

实际上,「数据保护」是指仿制药在国家药监局申报的时候,必须提交的试验数据,来解释药品的功效和说明,因为药监局需要备案啊。

你可能会想,药都能模仿了,数据还能有多难,自己研究呗,不是有逆向工程么

不行啊,就算你会做药,但是你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做这个药啊,

而政府需要知道啊,你在申请药字型大小的时候,必须告诉政府药物工作的基础原理,你是抑制了身体机能,还是刺激了身体机能等等吧。想把这些需要解释清楚的数据交代清楚同样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所以很多时候药厂选择等待你数据保护期,政府把数据公开以后,在来模仿你的药品。

就算你知道结果,可以逆向工程

所以数据保护期能禁止仿制药借用原研药的临床试验数据申请上市,等于变相延长了专利保护期。

专利保护期是法律保护

数据保护期是行政保护

这加在一起叫做绝对保护

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计算一下了成本了

成本是30亿美金,按照风险投资5年一个周期,每个周期十倍回报率来计算,30亿美金??20是600亿美金,这已经保证了一个产品的正常回报了

然后假设这个病,在全球有100万人会来买药

全球100万,这个数字应该是很保守的

那么

600亿美金/100万人/12年/12月

416.6美元

汇率6.62

2758人民币

在病患人数远远不止100万人的情况下,一个药,吃一个月的药量如果是2万的话,就是预期收益的10倍了,卖的真的是有些贵。尤其是那些已经过了专利保护期但还是不降价的药,真的是有点黑心啊。

但是补充一下啊,现在有人说格列卫这个药的研发成本是100亿,这个说法我不敢说没有,但是一定只是一个特例

而且就算是一百亿我们也可以算一下

100亿??20=2000亿,这是腾讯或者万科的市值

2000亿/100万人/12年/12月

售价应该是1388美元

9194人民币

你卖2万,仍然是很贵

二、仿制药品带来的好处

是高品质的仿制药可以倒逼原研药降价

万艾可在韩国的专利于2012年5月17日到期,到期之后,马上就有28个比为万艾可便宜3分只2的仿制药上市,当月,原研药的万艾可就降低了一半儿的价格。

2013年-2020年全球每年专利到期品种平均超过200个,因为存在仿制药的存在,这些药一旦过了保护期,马上就会有其他药厂模仿,然后被迫降价。这种现象国际有个专门的词儿,叫做「专利断崖」。

如果没有仿制药,每年过保护期的原研药,肯定不会降价。

不过也有例外,在中国就是例外,比如很多抗癌药在中国专利期已满,可是国内仿制药价仍达4千元

中国的抗癌等原研药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而且高于周边国家。

为了解决用药贵用药难的问题,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

比如进口药全面零关税,增值税也降到3%,可以说力度很大。

怎么说呢!药这个事儿很复杂,我们还需要党和国家做出更多的努力。

三、仿制药带来的坏处

仿制药的存在抑制了新型原研药的研发

由于只要过了专利期,大家都允许仿制,很多药厂会第一时间仿制生产。

比如:格列卫的原研药专利10月份到期,各路人马5月份就已经做好准备,就等专利保护期一过,开动生产线,谁快谁就能获得更多的市场利润。

但是时间久了,竞争会越来越激烈,这个时候往往就会出现价格战。

但是价格下来了,品质也下来了,利润也没了

没有了利润也就没有了活力,就更别说研发新药了

所以说,无序的价格战,让药品行业进入了一个非常尴尬的恶性循环,长此以往根本无法追赶世界顶尖的医药公司。

从结果来看也是如此

2009 年,中国药品进入世界卫生组织采购目录的品种仅 6个,而同为仿制药制造大国的印度有194 个。是咱们的32倍,差距非常大

更重要的是,咱们国家近17万个药品批文中95%以上是仿制药,也许,我是说也许这就意味著有95%的药品在恶性循环著。

四、在中国,西医不行,那咱们的中医呢?

中医也不是很争气,中药现代化战略实施20多年来,中药工业总产值从不到300亿元增长到9000余亿元,中药大健康产业规模达2.5 万亿元。

但很多中国人都到国外去买中药,我们是中医药的发祥地,而我们的老百姓却要去买国外的中药,其实,80%-90%的国外中药材都来自于中国,他们的设备不如我们的新,厂房不如我们的大,而做出来的药却比我们的好,值得去思考。

五、截止目前诺华的格列卫的销售状况是什么情况

格列卫2013年4月份在中国的专利保护到期。目前,原研药格列卫在我国已经有了国产版。

据说便宜的已经达到了185元/12粒,一年的销售额能在1亿人民币以上,而诺华的格列卫价格仍在2万元以上。

六、为何世界药房是印度而不是中国?

中国有著7000多家的制药企业,数量全球第一,制剂生产能力全球第一,原料药生产能力全球第二,却在原创药研发生产上远逊于他国。

而中国之所以不是世界药房是因为中国与美国欧盟等国都遵守通用的国际专利法。

比如在药品方面,中国承认、化合物专利、处方专利、工艺专利还有其他工艺

但是印度指承认工艺专利

对诺华的格列卫,就是因为印度只承认药物的工艺专利,不承认其化合物专利。

所以,印度的药厂,只要药品的合成工艺和你不一样,就可以了。

而最终得到的药品分子式是否相同,印度人不管。

并且他们的专利法中还有一条规则,叫做强制专利许可。

什么意思呢?

以格列卫为例,我承认你的合成线路与产物都要受到保护,对所有的药都适用。

但是,当会引起人道主义灾难的,涉及到社会民生的重大疾病,不管你授权不授权,我都允许我们的药厂生产。

癌症是重大疾病吧,我就让我家的药厂生产。这是符合人道主义。

于是印度的药厂就生产了格列卫,省掉了专利许可费。

其实咱们中国也有类似的法律,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改革完善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见》

中首次提出了「明确药品专利实施强制许可路径」。「当公众健康受到整体威胁时,需要启动『紧急状态』。

「例如有一个肆虐的传染病在中国蔓延,而原研药的专利在美国手里,我们能不能等它专利过期再通过仿制大量生产呢?

显然不行。这个时候公众健康是第一位的。」这时具备条件的单位或者个人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强制许可请求,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会同相关部门进行评估论证,提出建议,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作出决定。

七、印度仿制药品的能力到底有多强?

在印度,拥有FDA认证的药厂共有119家,可向美国出口约900种获得FDA批准的药物和制药原料,拥有英国药品管理局认证的药厂也有80多家。此外,通过美国FDA认可的印度药厂生产成本比美国低65%,比欧洲低50%。

只要美国的FDA,也就是美国的药品质量监督总局批准上市的药品,在印度无需再做临床实验就可以上市;

只要印度制药厂能做出和在美国上市的药品同样的产品,经印度药物管理局测试认定两种产品成分一致后,药品就能在印度合法上市。

所以一种新药在美国上市9个月后,印度的同类仿制药就可以生产并进入印度市场。而且同一种药可能会有多家印度制药厂生产。

当然,因为利益关系,印度许多制药厂因质量管理问题频频遭遇美欧国家的红牌警告

所以印度很多的药厂上了美国的黑名单,禁止在美国国内流通他们的药品

八:为什么药品的价格降不下来?

为了降药价,政府一次次调整价格、开展新的药品招标采购,但收效甚微。过去二十年的公立医院用药数据清晰地显示,每一次政府用行政命令试图降药价之后,公立医院都会在一个季度左右迅速调整用药结构:剔除降价药,替换为高价药。可能有人会说,现在都已经取消药品加成了,医院还能靠卖药赚钱?

道理很简单,如果卖药亏钱,理性的院长肯定想把门诊药房剥离出去,况且医院不设门诊药房既是国际通行做法,又是近20年的医药分业政策要求。可现在,所有公立医院都拒绝剥离门诊药房,你还会相信公立医院卖药不赚钱?

事实上,医院卖药是有15%左右的利润的,医生还有30%左右的回扣。

医院卖药利润主要是通过拖欠药款形式实现的,还有强迫医药公司缴纳保证金。

有意思吧,医药公司不仅仅要把药送到医院一年拿不到货款,还要给医院缴纳保证金,债权人给债务人缴纳保证金,听说过吗?

保证金规模高达药品年销售额的一半左右,也就是说一个年卖药10个亿的医院,不但长达一年不给医药企业货款,还要医药企业压下五个亿左右的保证金,牛不牛?

看出其中的奥秘来了吗?

原研药和仿制药疗效相似,价格却高达三倍甚至十倍以上,公立医院实现相同疗效,使用原研药的销售收入是使用仿制药销售收入的三倍甚至更高,通过销售收入利息获得暗利的公立医院会使用仿制药吗?

而在这样畸形的购销结构下,你觉得医药企业还有能力和积极性搞研发和提高质量吗?

目前公立医院获得药品返利的主要方式是拖欠药品采购款形成的利息收益。医院拖欠药企货款的平均时间恐怕超过12个月,如果考虑到一个大医院一年药品采购七、八亿,甚至一、二十亿,业内通行利息是10-12%。通过一年欠款+部分保证金的方式,医院获取20%的利润并不夸张。况且,我曾在调研中拿到了某家公立医院致各药企的告知书,强制药企捐赠,捐赠比例如下:「在用抗菌药物捐赠28%(抗真菌等除外)、其他药品21%、其他药品中基药(含原研药品和合资药品)16%……捐赠基数为销售5000元/季度以上,一季度一次,逾期视为放弃。」按照这个捐赠比例也能推算出卖药收益在20%左右。

很简单,如果取消药品加成后,公立医院真的没有了卖药收益,但是仓储、物耗、人工等成本不减,卖药必然亏损。那为什么所有医院都不同意剥离门诊药房?医院不设门诊药房本来就是国际通行做法,也是我们推行了近20年的医药分业政策的要求,拒不放弃的业务肯定有利益,这点社会常识恐怕都该懂得。、

这是为了迎合医院偏好刻意抬高出厂价的结果。医院要想做大药品销售额从而做大利息收益,就必然会在采购中偏爱高价药。对于中标的低价药,医院不采购,药企卖不动。业内说法,低价中标,中标即「死标」。取消药品加成和实施两票制后,药企改变销售策略,将此前底价(中标价的20-30%)销售给代理商的药品直接提高到中标价销售,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毛利率高达400%;然后通过自己支付医生回扣、返利、临床推广团队等费用来实现销售,药企实际拿到的药品款只会是中标价的2-3成,净利润率仅在13%左右。400%和13%的断崖式差距,大部分消耗在营销费用上。具体细节可以参考下图。

九:廉价特效药都去哪里了

近几年廉价药,「特效药」短缺现象频频发生。500多种国家基本药物已有340余种出现短缺或消失。

国家很重视,多部门下发通知,允许廉价药可以卖的贵点,但是没什么作用。

廉价「特效药」仍然以每年至少十几种的速度在消失。

其中理由其实很简单

药品一旦有效果,国家认可,就会被列入国家用药基本目录,可能你觉得这是好事儿

可是药厂可不这么想,因为被国家列入基本药物目录的药品,是不允许有药品加成的。这意味著利润被管制,被压缩,也就没钱可挣了,药企唯恐避之不及,所以干脆不做这个药了。

十:中国药企研发新药的投入都去哪儿了?

国内制药企业有两个普遍存在的「非正常」现象。首先,从公开的财务报表看,有看起来不算低的研发费用,但是大量「研发」费用并非真正用于研发,而是以研发名义用于回扣。其次,其研发导向也不是提升药品质量或创制新药,而是研制出与其他药企同品种药品在招标中有差异的所谓「新药」。这些「新药」在疗效、质量、安全、经济性等方面没有什么积极意义,但是在政府集中招标中可以单独分组,单独定价。

于是,我们看到一个带有几分黑色幽默的局面:

中国药企研发的实际总指挥不是研发总监,而是营销总监,业内的说法是「营销引导研发」、「研发服务于营销」。

在国内药企的新药推广会议上,他们首先强调的也不是药品的疗效和质量,而是自己在招标时能够单独分组,也即是能够获得高定价,从而能够给医生高额回扣,给医院高额返利。最终的结果是,我国制药企业的平均毛利高达400%以上,但净利润率仅在13%左右,大部分利润都被营销费用消耗了。

十一:为什么加拿大的药品,香港的药品,台湾的药品便宜

美国的药品在加拿大的销售价格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一,为什么?因为美国国内药品谈判时要考虑本土企业的研发能力,他要让价格高到弥补研发成本。而加拿大几乎没有医药企业,他丝毫不考虑研发成本,谈判的时候就可以大幅砍低美国的药价,如果美国药品的生产成本只有10美元,加拿大35美元采购,美国药企的毛利都高达250%呢,加拿大为何不狠狠地砍价?可是纳入研发成本后,美国药品的成本是70元,美国自己的采购价是100美元,药企毛利实际上只有40%。站在美国议会的角度,35美元的国内价格是不能接受的,因为它显然伤害了药企的研发激励和研发能力。这就是医药创新大国和没有发展医药生产的小国之间的利益差别。加拿大这种完全放弃新药研发的国家,就搭便车,你研发我占便宜。所以,有时候学者、官员讲香港药价低、台湾药价低,就属于占了别人的便宜还卖乖的行为。当然,他们能砍价的前提是这些药品有替代品种,欧美不只一家药企提供有相同适应症疗效类似的药品。

对决策者来说,这是个难题。老百姓对医保的要求是,把药价降得越低越好;制药企业对医保的要求是,给我留的利润空间越大越好。两者的要求都是合理的。患者要的是当期利益,要求肿瘤药价降低,要求进口印度的廉价肿瘤药,这些要求是合理的。但是制药企业要求药价保留合理利润,决不能学印度,也是合理的。因为印度那个做法其实是破坏创新的。就比如,我辛辛苦苦一星期,把这个难题解出来了,你10分钟抄完我的答案,两人都得100分,这不公平嘛。医保部门类似,一方面我们要节约医保资金,让更多老百姓享受到好药、新药;一方面我们还要扶持本国的医药创新。所以说众口难调。

另外,药价下降再多,受益的往往是收入较好的阶层,对一些穷人来说,降多少,还是花不起。对于一些贫困家庭来说,即便一年几万也是个负担,这个家庭就可能从此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或者因病致贫。所以我们要认识到,这种价格谈判最终得利者一般还是中产及以上阶层,这个阶层的负担会降低,也降低了医保的负担,但是真正的穷人往往很难享受到这种价格谈判的好处。这就是为什么会需要精准扶贫。对这些真正的穷人的帮扶,需要更为精准有效的方法,前面所提的价格谈判很难直接帮到他们。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