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大陸按照提供保理業務的機構一般分為銀行保理與商業保理,單從提供保理業務的功能來看沒有本質的區別,基本上都是以受讓應收賬款的融資服務為主。單從這個角度看在中國大陸銀行保理與商業保理就是競爭對手,企業要想更好的發展必須實行差異化經營才能立足。因為現在大多數商業保理企業的從業人員都具有銀行從業經驗,從而導致很多商業保理公司在客戶准入、風險管理、業務操作等方面與銀行保理無異,使商業保理處於不利地位,因此有必要對銀行保理與商業保理的差異化進行一下必要的研究。

首先監管和組織部門看。銀行保理屬於人民銀行和銀監會監管;商業保理在國家層面實質是沒有監管,在地方有的屬於商務委管,有的沒人管;從監管機構看商業保理比銀行保理在客戶准入、操作流程、風險管理、機構管理等很多方面比銀行保理寬鬆很多。銀行保理採取管理與操作分離的管理方式。統一管理在總部,具體營銷與操作在分支行層面,產品歸屬在信貸業務部或貿易金融部進行總分管理。商業保理公司的主營業務為保理,根據業務操作需要設置相應的部門及崗位,管理、操作保理業務。商業保理比銀行保理人員更充足。

其次從業務角度看。保理業務只是銀行眾多產品的一個,而商業保理只是單一做保理業務的機構。銀行保理客戶群體基於自身資金量龐大及業績考核的而要求一般以大中型客戶為主。銀行在辦理業務時嚴格考察賣家的資信情況,及足夠的抵押支持,還要佔用其在銀行的授信額度,所以銀行保理更適用於有足夠抵押和風險承受能力的大中型企業,中小商貿企業通常達不到銀行的標準。商業保理雖然也是以提供融資為主,但是他們更專註於某個行業或領域,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服務;更看重應收賬款質量、買家信譽、貨物質量等,而非賣家資質。因此更多以中小型客戶為主。商業保理善於歸集小而雜的交易,積少成多,合理調整結構,並與銀行開展合作,分享銀行金融資源及授信資源。

再次從資金來源看。作為社會最重要的融資中介,銀行保理擁有無可比擬的優勢,資金充裕,來源渠道廣泛,且資金成本較低。商業保理的資金需通過向銀行融資、互聯網金融、交易所、資產證券化、再保理、股東資金等渠道融資,資金成本高。相對銀行保理,缺少公眾吸收存款、同業借款等來源渠道。

在風險管理方面看。銀行一般都是具有雄厚的資金實力,具有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而且夠承受很大的風險。業務方面銀行保理主要參考客戶的背景、授信及抗風險能力,具體應收賬款風險僅作為輔助參考。商業保理公司一般規模較小,自身承擔風險能力差。業務方面商業保理專註細分領域,嚴格把控應收賬款的質量及風險,應收賬款的風險程度對融資額度起到決定性作用。在很多時候銀行只把保理業務當成一個產品來看待,更多的是滿足客戶的貸款需求來設定的,而商業保理公司有從產品、風險、產品和風險不同的角度看。

在從業人員的看。銀行都有完善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大多數都具備金融的從業經驗。但是因為保理業務與銀行之前的抵押風險文化相背離,在這點上銀行可能會是弱勢。商業保理公司因為規模不大,商業保理起步也晚,很多企業還沒有建立完善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雖說有很多銀行等金融機構進入,但是為了滿足商業保理的發展仍然面臨人才匱乏,經驗欠缺,正處於人才積累與儲備階段。關鍵是銀行保理沒有給商業保理留下什麼遺產。

仔細研究銀行保理與商業保理其實差異性還是很大的,有些差異是目前我們正在進行的,有的差異是我們未來要面對的,很多的不同就不一一列舉了。總的來說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提醒在商業保理公司的銀行從業人認清銀行保理與商業保理的差異性,改變思路適應商業保理的發展!

作者:魯順 五道口供應鏈研究院院長 五道口保理學院院長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